从医院到养猪场,都是什么人在玩区块链?
发布时间:2017-08-04 10:36:24 | 来源:物联网之声 | 作者:吴景琦 | 责任编辑:胡俊陈瑞杰解释,他为什么要做区块链,因为“一个人的健康,基因决定三成,医疗体系决定一成,剩下的六成取决于环境、个人习惯等。但除了医院病历外,个人的健康纪录都没好好记载、串接。”
他认为,未来医疗走向去中心化,要推分级医疗,一定要把病人在院外的资料串起来,所以区块链分布式架构,病患的医疗纪录可在不同节点上传、却能同步更新的技术优势。
医院:即时监控600张病床,降低医疗纠纷
过去一年,DTCO执行官李亚鑫的足迹遍及全台大小医院,陈瑞杰让他印象最深刻。 “其他医院会问,是不是有其他医院在做了?但(北医)院长对新科技不会抗拒,”李亚鑫形容。
另一家对区块链感兴趣的医院是辅大。 幕后推手是投资银行出身,踏入物联网领域的吴昉冀,成立的智慧医疗新创公司美尔敦。
美尔敦原本的业务,是整合呼叫、话务和病患体征信息登录的护理呼叫系统。 大约两年前,吴昉冀赴美参展,一家美国连锁医院信息官向他询问,如何防范患者资料被黑或被伪造。 这才让吴昉冀联想到以区块链为解方。
吴昉冀延揽交大毕业的密码学博士,投入区块链平台建置。 辅大联合诊所兴建中的新大楼,年底前会导入美尔敦的软硬体系统。
“未来全院23个护理站,就是区块链上的各节点,会同步且依时序纪录600床病患的医疗行为,”吴昉冀口气中带着兴奋。 他认为,用区块链的好处是可降低医疗纠纷。
吴昉冀举例,以前病人常抱怨按床头呼叫器多次,没人理睬,未来透过区块链上的纪录,可查证是病患说谎还是医护怠职。
养猪场:确保食品安全,生产纪录不能窜改
镜头转到云林县大埤乡的丰田工业区。 有30年历史的祥圃实业,从动物营养剂贸易起家,如今事业版图垂直整合,不只有养猪场还有肉品分切厂。 营运官吴季衡,弟弟是全球知名的服装设计师吴季刚。
顶着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双学位的名校学历光环,吴季衡接下家族事业,对经营食品业很有想法。 “全球食品业的趋势是,愈吃愈透明,”吴季衡态度认真。
去年底,他成立专案小组,专责猪肉生产的全程溯源,从猪饲料来源、猪只养殖、屠宰到分切,统一资料规格,放上区块链。
吴季衡说,一旦纪录上链,就不能窜改,生产履历更公开透明,代表祥圃坚持食品安全的决心。
为什么养猪场老板,会研究起区块链?
原来是去年底,吴季衡结识电商平台奥丁丁的创办人王俊凯,两人都有幼子,为人父母,深感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王俊凯也是区块链新创公司AMIS帐联网的投资人,因此结合技术、平台、供应商的三方力量,推出区块链食品溯源系统OwlCh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