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掘金9000亿市场,资费比拼受关注
发布时间:2017-09-07 10:23:15 | 来源:南方日报 | 作者:姚翀 | 责任编辑:胡俊与3G、4G网络运行需要基站设备支持信号覆盖一样,物联网基站设备的采购,也是为窄带物联网络的覆盖和支持打好坚实的基础。中国移动可谓是砸下重金,打好基础。目前,中国电信拥有31万座物联网基站,从数量上在三大运营商中暂时保持领先,网络覆盖较为完善。中国移动的大量投资,正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基站设备数量,优化自身网络覆盖。
而在完成“混改”之后,中国联通也在日前的物联网生态大会上公布其物联网发展战略,其将实现全国300多个城市快速接入物联网的能力。据悉,目前中国联通物联网连接数已突破5000万,其在今年上半年也开始部署物联网基站建设,随着“混改”的落地,联通也将有更多资金和方式,推进窄带物联网络铺设。
应用套餐价格将成为关注点
这一年来,三大运营商均在特定城市展开了窄带物联网商用部署,抢占城市窄带物联网铺设。不过,在网络铺设和测试的另外一头,则是物联网应用价格。
不久之前,中国电信就在全球率先推出窄带物联网业务套餐,其推出的NB-IoT业务套餐是按照“连接次数”计费,采用套餐模式,套餐内规定一定的连接数,超出套餐外的连接次数部分,另行收费。
具体说来,中国电信NB-IoT套餐分为连接服务费和高频功能费,实际上就是连接费用=电信NB-loT连接总数*每个NB-loT连接的连接单价。该计费模式从连接体现价值,摒弃了在NB-loT中价值极低的流量收费模式,该套餐是针对企业不是针对个人用户,但是有大的企业可能还会有集成的额外服务等,打包之后价格上会有优惠。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电信这个NB-IoT套餐,比德国电信推出的套餐要早,故是全球首个,且在计算方式上,相对于德国电信套餐要简单。
目前,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暂未公布相关消息。有业内人士指出,窄带物联应用计费与网络支持设备模组成本等多个因素有关,目前电信的套餐仍是一种尝试,并不能确定为以后的计费模式,普遍意义上的计费标准出台仍需时日。(记者 姚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