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瀚云科技林江斌:工业物联网将会是下一个投资风口

发布时间:2018-07-19 11:41:3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肖寒 | 责任编辑:肖寒

 中国网·中国物联网频道讯(记者肖寒)“物联网”是近年来媒体报道的高频词。但对大多数企业来说,尽管物联网已经存在了数十年之久,但其应用范围仅限于运营活动,数据的潜能并没有在企业中得到充分释放。2012年,通用电气(GE)首次提出工业物联网(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的概念,使得物联网正式从概念化向工业化迈进,工业物联网如何应用也逐渐成为企业思考的重要问题。近日,瀚云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北京物联网协会高级专家林江斌接受中国物联网频道记者专访,分析、探讨当前工业物联网行业发展中存在的瓶颈与对策以及行业发展经验。


云科技副总经理、北京物联网协会高级专家林江斌接受记者专访(肖寒 摄)

以下为访谈实录:


记者:工业物联网现在成为物联网发展中的热词,它和物联网之间有什么联系,又该如何区分?

林江斌:互联网、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和工业物联网等这样的词汇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人都不清楚他们之间的区别。其实,工业互联网就是互联网的的一部分,工业物联网就是物联网领域的一个分支。更进一步来讲,从国家工信部发布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白皮书(2017)来看,我认为工业互联网相对来讲是一个更为宽泛的概念,它包含了工业领域在物联网和互联网的应用程度。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认识工业物联网呢?其实简单来讲,物联网在工业领域上的应用就叫做工业物联网。工业物联网还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即2C和2B,其中2C叫做CIOT,即消费物联网,另一个叫做产业物联网。

 

记者2013年德国曾提出“工业4.0”的概念,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新一轮的工业转型竞赛。工业“4.0”对中国有何影响?如何认识“工业4.0”和“工业物联网”的关系?

林江斌:所谓的工业物联网其实就是工业领域应用物联网进行的改造,更多的是技术层面上的应用,而“工业4.0”讲的是更大的一个范围,是德国实体经济的一次重大飞跃。从工业1.0一直到现在的工业4.0,信息技术、工业实体的操作技术、大数据的技术和云计算的技术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工业4.0”的核心还是工业本身,工业物联网则侧重关注物联网领域,二者关注的重点不同。

 

记者我国工业物联网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如何?处于什么样的阶段?

林江斌:我国的工业物联网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现在有很多不同的参与者想通过不同的方法参与到工业物联网的应用当中,比如传统的工业企业,它们利用企业资源和内部供给,通过工业物联网平台把相关的应用进行匹配,进而进行设备的支撑;其次是从云端往下切入的企业,它们往往有一定的大数据运营分析的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然后将这些能力向工业垂直行业切入,通过相关领域专家共同制作出行业方案;最后是通信层的企业,最典型的就是华为和中国移动,它们能利用网络资源链接到所有的工业应用场景,从而实现对于数据的管理和应用。


从标准到芯片模组再到智能制造,物联网有一个相当长的产业链,未来的重点还在于如何应用。在工业物联网的发展过程中,技术推动、政策推动和生态推动也会让整个产业链都有不同的发展方向。从技术推动上来看,AI和区块链都会推动工业物联网的发展。从政策推动来看,无论是新旧功能转换还是智能制造等领域,都得到了各级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为工业物联网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方向。未来工业物联网应该更多利用技术实现对企业的转型和改造,这也是工业物联网未来的发展趋势。


记者工业物联网在发展的过程中难点是什么?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林江斌:新鲜的事物本来就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阻碍。工业物联网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最大的问题就是很多中小型企业会对工业物联网心存排斥心理,他们担心工业物联网的应用看不到效果,甚至担心自己会不会被替换掉。其实,工业物联网并不是要替换某一岗位,而是要帮助员工更好的实现自己的岗位价值。我们非常需要很多专家将经验融入到企业的建设中去,只有这样,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会凝聚到产业里来,从而创造更大的价值。其次,目前工业物联网的核心技术大部分还掌握在国外手中,该怎么实现弯道超车,该怎么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也是我们当下面对的问题和挑战。

 

记者未来企业在涉足工业物联网时应该怎么把握切入点?

林江斌:我想引入“微笑曲线”(编者注:“微笑曲线”理论由宏碁集团创办人施振荣先生在1992年提出,指微笑嘴型的一条曲线,两端朝上,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两端,设计和销售,处于中间环节的制造附加值最低。)的概念:从工业物联网的角度出发,处于“微笑曲线”两个端点的分别是标准和芯片模组,智能制造和解决方案被放置在相对比较低的位置。一般在微笑曲线中,处于两端的产品利润率最高,位置偏低的产品利润率则偏低。所以,针对大型企业,如果能力足够可以自己搭建一个物联网平台,让所有数据和资料能够在平台上传递,促进信息流通速度和效率;中型企业可以搭建相关行业的物联网应用平台,转移到云端,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学会真正利用大数据;小型企业则可以直接应用中型企业搭建的物联网应用平台,利用行业云的能力,迅速进行自身能力的提升,占领更为精准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