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多网”融合建设 提升顺义区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

发布时间:2020-04-17 11:46:19 | 来源:北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李媛

编者按:“多网”融合工作是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工作的重要改革任务,也是以“信息化、网格化”驱动来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典型智慧应用,对创新社会治理机制,提升社会治理手段和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018年顺义区印发《推进网格化体系建设“多网”融合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开启了多网融合建设的新征程。聚焦城市执法网、社会服务网、城市管理网和社会治安网,围绕指挥体系、信息系统、办理流程、基础数据等方面,依托现代化信息技术和大数据运用,建设区、镇街、村居三级网格化信息系统和全区统一的一张网格底图,组建覆盖全域的网格员队伍,打造问题发现上报、立案派遣、处置反馈、核查结案的闭环管理模式,建设区级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和各镇街、功能区网格化指挥中心,用改革的办法、创新的手段、科技的助力,实现部门、人员、系统、技术、平台和数据的深度协同,凝聚起加强城市治理的强大合力。

一是做优指挥机关。

将“多网”融合工作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启动性工程,把与城市治理密切相关的公安、综治、城管、环保、安监、食药等单位纳入网格化体系建设联席推进机构,整合城市运行指标、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以及智慧应用等内容,打造具有城市级别特点的“全面覆盖、多网融合、一体化运行”的三级网格化城市管理指挥平台,实现对城市的全面感知、态势监测、事件预警。

城市管理指挥中心

二是做实信息系统。

网格化平台与区城市管理网、区社会服务管理网、区社会治安网、区城管综合执法网全面融合对接,实现了基础数据、事件管理流程、基础网格划分三项内容“统一”。将采集的近10万条企业、个体工商户数据信息,原有的42万余件城市管理部件以及2019年新采集的1077件部件信息一同导入“多网”融合平台中,完善平台基础数据信息。

多网融合综合信息平台

三是做细网格划分。

推进镇街、经济功能区开展边界确认、网格划分工作,系统形成了全区一级网格1个、二级网格30个、三级网格592个、四级网格1779个,形成了边界清晰、属地权责明确的全区“一张网”,对格内“人、地、事、物、组织”实施全覆盖管理,以此来梳理群众需求,研判社区热点,提供民生服务,精准解决问题,实现“责任不出格、管理无缝隙”。推动原有工作机制和流程嵌入网格化管理,网格图层已推广应用于商业服务网点落图、政务服务局12345案件派遣、防汛等领域。

全区网格底图

四是做强基层支撑。

初步形成了“两级指挥体系、三级管理机制”的工作模式。区级依托区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对上级交办任务、市民发现反馈、网格监督员上报信息、媒体舆情动态及各镇街需区级层面协调解决的问题,统一立案、统一派单,通过网格事件闭环管理工作机制推动解决。镇街网格化中心,对辖区内网格员发现的、群众反映的问题,调动部门力量、行政管理资源,进行快捷、有效的处置。

五是做大网格队伍。

探索一长三员(网格长、专业网格员、专职网格员和兼职网格员)网格队伍建设,在试点采取购买社会服务形式组建专职网格员的基础上,积极发动镇街包片工作人员下沉网格,发动小巷管家、治安巡防员、物业管理员等充实兼职网格员队伍。目前已组建网格员3833人,其中专职网格员468人、兼职网格员3365人。实行“采办分离”原则,网格员将采集事件上报并跟进事件处置过程,核查处置结果,具体处置由指挥中心分拨给相关部门进行办理。

马坡镇网格员 

马坡镇网格员

天竺镇网格员 

赵全营镇网格员

六是做顺业务流程。

按照“小事不出社区(村),大事不出街道(镇),重大事项区级统筹协调解决”的原则,明确了“信息采集、立案派遣、任务处置、结果反馈、核实结案、综合评价”六步闭环流程,“区-镇街-村居”每个层级独立设计闭环流程,做到“环环有人负责、事事落实责任”,保障城市管理问题更及时地发现、更迅速地处置、更有效地解决。自从“多网”综合信息平台使用以来,共受理城市管理类案件139503件,结案率99.59%,自处置结案129177件,占比94.25%。

区、镇街、村居三级受理三级闭环处置流程

七是做活功能拓展。

“多网”融合具有智慧城市的早期雏形,有很强的功能拓展性。区、镇级两级平台,借助“雪亮工程”、物联网等技术,以技术手段及时、全面感知社会面运行动态,为各部门、各单位实时分析研判、指挥调度、精细管理提供支撑。

顺义区接诉即办信息平台

开发了顺义区“接诉即办”平台,并作为第五网融入“多网”融合综合平台,实现计时提醒、逐级催办、持续跟踪、电话回访、统计分析和绩效考核等功能。依托网格化管理快速发现、处置、解决问题的优势,提升“接诉即办”整体水平。将区长信箱、舆情监控系统、民政互动系统、人民网地方留言板等渠道反映的群众诉求作为“哨源”纳入“多网”融合综合信息平台的“循环管理”。

仁和镇创新热线吹哨闪速报到成为接诉即办新模式

天竺镇依托“智慧天竺”,创新“两吹两不吹”工作模式

石园街道将鳏寡孤独家庭烟感报警器接入多网平台

赵全营将辖区1.2万台煤改清洁能源接入多网平台,主动感知、控制和维修设备,确保群众温暖过冬

下一步,顺义区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深入落实《顺义区推进“多网”融合发展若干措施》,以落实“七有”“五性”监测评价指标体系为主线,发挥12345市民服务热线和网格化城市管理平台作用,深化“热线+网格”为民服务模式,推动主动治理、未诉先办。全面开展城市部件普查工作,明确产权、厘清责任,确保案件精确识别、快速派遣;结合协管员整合改革,申请调配部分人员组建区级网格监督员;引入“雪亮工程”视频资源,嵌入图像分析软件,结合遥感技术,实现城市面运转的显性问题自动识别;接入业务部门数据和水、电、气、热、垃圾处理等城市运转数据,动态掌握城市运行总体状况;强化数据分析,对平台内的各类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为各个业务部门提供数据服务。不断深化“多网”融合工作理念,推动“多网”融合的网络互通、信息共享,让更多游离在外的系统融入进来,以不断丰富的“人、地、事、物、组织”数据,构建“数据决策、循数治理”的决策机制,打造具有“顺义特色”的城市指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