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吉县:“智慧果园”带动苹果产业升级
发布时间:2020-05-20 09:33:10 | 来源:农民日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李媛“还是那片山,还是那样旱,但发展有机旱作农业和智慧农业,这块投多产少的黄土地,像施了魔法,成了郁郁葱葱的果园”。初夏时节,山西省吉县文城乡祖庄村村民白云福对记者说。
祖庄村干旱少雨,地理条件差。从2014年起,村里仅有的几户人家陆续搬迁到临近的大疙瘩村谋求生计,村子在人口外流后渐渐凋敝。
村民向外走,有人却逆行。2017年,山西壶口有机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朝辉来到这个村,承包下1000余亩地开始种苹果。
对此,他解释说,选中这个村就是因为村民心里的那处痛点:干旱少雨。而让他就此迎难而上的信心,一方面源于公司一直致力于有机旱作农业的研究和开发,一方面基于对当地苹果产业提档升级发展趋势的把握。
吉县适宜苹果种植,被农业农村部果树专家评为全国苹果最佳优生区之一。当地人种植苹果的历史也很久远,目前苹果栽植面积达28万亩,“壶口苹果”名声在外。而在农业现代化的大潮中,果园生产技术更新速度加快,产业升级势在必行。
打造“智慧果园”,并作为带动吉县苹果产业升级的一块试验田。2017年,占地面积1059亩的祖庄果园应运而生。
立“智”从有机旱作开始
目睹过苹果价格过山车式的涨落,了解了消费市场筛选出的有机理念,结合少雨缺水的种植条件,杨朝辉瞄准了有机旱作农业。
从果园选址时起,杨朝辉就谋划着将有机种植一以贯之。“祖庄村区域相对封闭,周边生态环境好,适合有机旱作农业。”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在苹果种植中,祖庄果园推行减密间伐、有机化生产,推广使用生物有机肥,杜绝使用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养分依靠沼液、沼渣,病虫害防治借助物理防治、生物防治。
在种植模式上,祖庄果园采取生态立体种植。“树下种植油菜花,可以吸引瓢虫抑制蚜虫减少危害果树。通过除草机粉碎回田,花草为土壤提供了天然有机肥料。”公司技术总监王秀军娓娓道来。
2020年,在地力质量提升技术、农水集约增效利用技术、绿色清洁生产循环技术、新品种新产品引进适用技术的配套使用下,三年生的乔化稀植果园建成。
有机旱作农业,节水是关键。少雨缺水决定了果园必须在节水技术上动脑筋。
在通往果园的路上,杨朝辉专门设计了中间低两边高、便于雨水收集的路面。并在拐弯或坡路较长的路段设有旱水池、软体水窖等集雨蓄水设施,有效解决了山区果园的缺水难题。
“果树密度小了,数量降了,但品质和价格上去了,有机品牌的价值彰显。”杨朝辉说。
智能技术升级智慧农业
行走在群山环绕的果园里,四周植被丰茂,蜂飞蝶舞,花香扑鼻。
细看下,自然景致深处流露着现代化农业的新气象。
在蓄水池、地块、有机肥堆沤处铺设的数据信息采集传感器,将酸碱值、水分、温度等数据自动传入信息采集平台。然后,结合生长环境数据分析,制定精准的生产计划。
“5G+智慧农业”科技信息化系统通过对气象、水、土壤、病虫害等监测,实现了周期性果树生长管理数据采集,适时大数据分析、会诊,及时预防自然灾害和病虫灾害。
通过全天候田间管理影像监测,可以看到果树栽植、生长到开花结果的全程管理细节。
智能化管理设备让果园管护面面俱到、及时高效。不仅如此,随时随地果园互联网视频会议,远程网络连线教学,区块链微商营销平台,产品质量溯源追溯……一项项提升农业现代化的智能技术投入到祖庄果园的建设中。
从生产到管护的技术升级,祖庄果园逐步成为有机旱作标准化示范果园。试验田的示范效应也慢慢显现。
“我们主要是来学技术的。”谈到务工收入时,从别的村返回来的陈贵荣和张彩玲异口同声说。祖庄果园的先进技术吸引了他们,每年像她们一样在果园务工的同时学习种植技术的果农有千余人。
如今,祖庄果园支撑起果农对果园技术更新、苹果产业升级的信心。
在“智慧果园”的基础上,向集苹果有机旱作研学、黄土高原文化创作、农业休闲旅游、自然生态康养为一体的智慧田园综合体正在形成。杨朝辉的试验继续突破向前。(王彦章 本报记者 马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