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开远市全力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
发布时间:2020-06-01 12:55:1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李立章 | 责任编辑:李媛五月,丽日当空,走进云南省开远市,处处花红柳绿,在风光无限的景色中,一块块“视军队如长城,把军人当亲人”“视驻地为故乡,把人民当父母”的双拥宣传牌格外显眼,彰显出开远这座“全国双拥模范城”开展双拥工作的真心实意。
“开远市委、市政府和驻开部队高度重视双拥工作,连续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后,以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为抓手,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实现了经济发展与国防建设良性互动、同频共振,推动双拥工作取得新发展,开创了新时代双拥工作新局面。”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市双拥办主任王路祎说。
开远市双拥工作之所以能够连续获得殊荣,走在前列,最关键的就是军地领导高度重视。近年来,开远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双拥工作摆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的政治高度,把全国双拥模范城(县)视为全市党政军民共同的政治荣誉。始终把双拥工作摆在“一把手工程”的重要位置,纳入五年发展规划,写入年度政府工作报告,纳入综合目标考核。坚持书记、市长现场办公,出台一系列文件,创新工作方式,丰富工作内涵,拓展工作领域,完善保障机制。坚持“三个纳入”(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部队建设的规划方案,纳入政府年度综合目标考核,纳入党政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政绩考核。),用制度确保双拥工作有效落实。机构改革后,及时调整了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机构和成员单位,实行军地合署办公,市级国家机关和乡镇(街道)双拥工作制度健全,双拥工作联络员履职有力,双拥工作经费保障到位,形成了信息互通、规范有序、落实有效的双拥工作网。
“感谢党的好政策,现在住进宽敞舒适的新房里,心里特别高兴。”78岁的独居烈属李昌莲感激地说。李昌莲的丈夫和儿子都是烈士。她家住房楼层高,老旧开裂,不适宜老人居住,开远市筹资18万余元,为老人购买了一套适宜居住的新房,彻底解决了老人的生活难题。
为改善优抚对象生活条件,让现役官兵解除后顾之忧,开远市率先在全省建立重点优抚对象抚恤标准城乡一体化机制、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自然增长机制等四项机制,实现军转干部和随调家属接收安置、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安置、城乡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就业补助兑现等全覆盖。
开远市坚持把妥善解决好现役官兵的“后院、后路、后代”作为双拥工作的重要抓手,以争创“四个率先”和落实“10个100%”为目标(“四个率先”:率先在全省建立重点优抚对象抚恤标准城乡一体化机制、率先建立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自然增长机制、率先实行城乡老龄退役士兵免费乘坐公交车并享受政府高龄补贴政策、率先落实无军籍退休职工地方性津补贴。“10个100%”:军转干部和随调家属接收安置100%;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安置100%;城乡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就业补助兑现100%;有学力提升愿望的退役士兵推荐报考大专院校100%,有就业愿望的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安排就业技能培训和推荐就业100%;军队退休干部、退休无军籍职工、伤病残军人接收安置率100%;优抚对象各类抚恤补助兑现100%;重点优抚对象参加医疗保险全额资助100%;重点优抚对象住院医疗二次救助兑现100%;现役军人立功受奖奖励兑现100%),全面落实双拥优抚政策,常态化开展“双拥在基层活动”和优抚对象“解三难”工作,切实保障优抚对象的合法权益,切实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充分展现了开远市“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的生动实践。
民拥军,军爱民。2016年以来,驻开部队清运各类垃圾680余吨,2700余名官兵义务献血,结对捐资助学123人,捐赠30余万元,为各族群众免费义诊7350余人次、免费发放40余万元的药品、减免治疗费820余万元,培训地方医务人员779人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50余次。77126部队投入198万元帮扶羊街乡,联勤保障部队第926医院投入290万元帮扶中和营镇,助推脱贫攻坚;2019年“八一”建军节,军民在“双拥红军林”共同种下1万余株湿地松……扎实开展的各项帮扶活动,赢得了驻地群众的广泛赞誉,“爱我人民爱我军”的双拥热潮在开远大地涌动。(李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