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逐渐常态化后的公共场所如何防护

发布时间:2020-06-05 11:19:1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李媛

我国疫情防控虽已取得了一定阶段性成果,但常态化疫情防控意识,还需要做好较长时间的外界因素变化防护及工作准备,无论是个人、集体还是企事业单位人员还不能对疫情完全放松警惕,不去做任何防备,这种思想容易造成疫情反复复发,是不可取的。

由于疫情在短期内不会结束,那么在疫情常态化的公共场所我们应该如何防护呢!

一、工作人员防护

工作人员需要进行自我健康监测,不带病上班,在人群相对密集的公共场所工作,都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穿戴工作服并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洗涤、消毒。

工作服装可以使用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三十分钟,或用含氯消毒液浸泡三十分钟,进行清洗,保持整洁。

1、保持手的卫生干净

加强工作人员对手卫生干净措施,工作人员随时都应保持手的卫生。勤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用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

2、上岗工作期间

上岗工作期间若有出现发热、咳嗽等可以症状时,及早去定点医院就医,就医路上尽量避免人多的地方,避免乘坐公交、地铁,全程佩戴医用口罩。

二、流动人员防护

1、来访人员加强管理

学校、办公楼、企事业单位、医院、大型商场、影剧院等公共场所应当加强对来访人员健康监测和登记等工作。

2、减少聚集

疫情还未过去,都应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地方,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公共场所,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如果外出应做好个人防护和手卫生。在人口较为密集的公共场所,建议佩戴医用口罩。

3、勤洗手

在公共场所不去接触公共物品和部位,从公共场所返回家里或者工作场所、咳嗽手捂之后、饭前便后,应第一时间洗手,要用洗手液或香皂在流动水下洗手。

坚持预防为主,保持“一米线”、勤洗手、戴口罩、用公筷、少聚集、不扎堆,保护自己、保护他人、保护世界,让每一个人都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做好个人防护的常态化,不仅能够防控冠状病毒,还能够防范其他的传染性疾病,让我们一起行动,扫码参与抗议打卡,抽取礼品,让这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变成我们生活的常态。

扫码参与

活动链接:https://g.myyqxiu.com/gs2/anUzNqytb(深圳市健康教育与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