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亭县治理水土流失成效明显
发布时间:2020-07-24 15:41:3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谭毅 | 责任编辑:李媛四川省盐亭县属于嘉陵江及沱江中下游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根据2011年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水土保持普查数据,盐亭县水土流失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水土流失面积716.18平方千米,占县域面积的43.63%。水土流失严重威胁全县的生态安全、粮食安全、防洪安全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盐亭县水土保持工作积极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环境保护战略,切实落实水土保持民生发展工作。
据了解,为减少水土流失,1998—2020年全县分别实施了水土保持“长治工程”、“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工程”、“中央预算内和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水土保持工程”以及“水利发展资金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共治理水士流失面积362.18平方千米。水土流失面积减少50.57%。
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生态环境逐步改善。项目实施后,年保土量将达到5.44万t,土壤侵蚀模数将从原来的2758t/km·a降低到531t/km·a左右,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同时年保水总量达57.89万m3,年新增蓄水灌溉水量0.25万m3,新增土壤入渗涵水总量57.64万m3,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农业基本条件得到改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助推脱贫攻坚,提高了土地生产力。通过治理使小流域3435贫困人口受益,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减轻了人口、资源、环境间的矛盾,通过治理,使土地承载能力增强,改善了土地利用结构和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小流域经济发展。
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治理后,让“三跑田”变成了“三保田”,加之其它坡面配套工程,切实起到了节节拦蓄,层层设防,水不乱流,土不出沟的群体防护作用。
调整了土地利用结构,促进乡村振兴。以小流域为单元,大力发展经济林果,合理地调整了土地利用结构,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随着土地资源治理与开发,治理区单一粮食生产的传统农业模式已被打破,开始向产、供、销的现代化农业迈进。统一对项目栽植的经果林进行除草、施肥、治虫管理。并大力发展蚕桑养殖,促进乡村振兴。(谭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