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区块链产业调查:先发优势显著 后续发力空间大

发布时间:2020-08-10 17:05:0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李媛

在湖南、贵州、海南、江苏、河北等地相继推出区块链专项计划之后,前不久北京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北京市区块链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2年)》,北京也成为发布区块链专项计划的少数几个省市之一。

去年10月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区块链后,全国多地加快布局区块链。北京基于多年来互联网产业集聚发展的优势,在技术、产业、人才等关键要素上,北京区块链发展具有较为深厚的积累。

当然,由于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区块链产业目前尚未出现突破性的发展。在疫情后亟需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宏观背景下,北京如何扬长避短并集中优势要素大力发展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在全国范围形成示范引领作用,成为近段时间以来整个行业热议的焦点。

01产业布局显著领先重点环节后续发力空间大

从全国范围来看,北京是较早布局区块链的少数几个城市之一,最早可以追溯到2016年。北京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可以说对区块链技术和产业的布局在时间上有显著的先发优势。

据早前报道显示,2016年8月北京市金融局发布的《北京市金融工作局2016年度绩效任务》中就提到“为推动北京市金融发展环境建设,推动设立了中关村区块链联盟”。同年12月,该局与北京市发改委联合发布《北京市“十三五”时期金融业务发展规划》,文件中写道“区块链技术是互联网金融的一部分”。

在随后的2017年至2020年的中,北京市政府办公厅、西城区政府、中关村管委会、市金融局等多个部门单位又先后发布了多个区块链相关的文件,同时有关领导也曾多次在公开讲话中表示要大力发展区块链。

北京市的政策布局很早,同时市领导也对区块链的发展给予了极高的关注和认可,这是北京独特的优势之一。当然与国外部分国家及国内其他省市进行横向对比来看,北京区块链产业在后续发展过程中部分地方尚有待继续发力。

据中国信通院2019年10月发布的《区块链白皮书》显示,德国于2019年初就明确了区块链在该国5大领域的行动措施,分别包括在金融领域的刺激创新具体举措、技术创新应用试验举措、清晰可靠地投资框架、数字行政服务领域额技术应用以及区块链相关信息知识的传播和培训教育等。类似德国推出多维度具体举措的还有美国、日本、澳大利亚、荷兰等国家,从时间上看早于包括北京在内的国内城市。

今年6月30日,北京市发布了《北京市区块链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2年)》,提出要把北京初步建设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区块链科技创新高地、应用示范高地、产业发展高地、创新人才高地。明确提出了政务服务、金融服务、信用信息等7大重点发展方向及相关配套举措,不过其中尚未出现资金配套的相关政策举措。

目前处于国内第一梯队的上海、广东、浙江、贵州等省份,其区块链相关政策中均有明确的政策资金配套。2018年和2020年上海杨浦区先后发布的区块链政策“1.0版”和“2.0版”中列出,对符合条件的区块链企业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深圳设立的金融科技专项奖则重点奖励在区块链、数字货币、金融大数据应用领域的优秀项目,年度奖励额度最高600万元。

02产业生态初具规模营商环境重要性凸显

北京的区块链产业发展起步较早,前期经历了一个艰难探索的阶段,这个行业也走过一段弯路,但得益于北京在政策面的大力支持,目前总体上看区块链产业链上的各类企业发展状态较好,已初步形成了头部企业带动、创新企业汇聚的产业生态,产业体量也初具规模。

目前总部位于北京的区块链头部企业有欧科云链等,除此之外百度、京东、360等传统互联网巨头也较早布局了区块链产业。公开资料显示,欧科云链的业务涉及区块链公链、区块链大数据等底层技术研发及基础设施建设,其公链产品、区块链浏览器产品的多个技术指标已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百度区块链自主研发的开源技术平台“百度超级链开放网络”近日正式发布,在低成本、低门槛方面具有领先优势。

从区块链创业公司的分布来看,在地域分布上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及湘黔渝四大区块链产业集聚区,北京、青岛则是环渤海地区区块链产业发展的核心城市。

据相关数据显示,在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里,区块链创业企业选择“落户”广深等广东城市的数量占到了全国的50%以上。而从区块链行业人才的流动性来看,从北京向南方“迁移”的趋势较为明显。

据媒体报道,欧科集团于2019年底与三亚市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成为入驻海南(三亚)离岸创新创业试验区的首批企业,当时外界猜测其有迁往海南的计划。

03防范风险效果突出行业发展呼唤监管创新

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监管直接决定着一项新兴技术的发展方向,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整个产业的兴衰。尤其是区块链作为一项仍处在探索阶段的新兴技术,在技术标准不统一、技术路线存争议的情况下,如何通过监管创新有效推动全行业健康持续发展,是目前摆在监管层和整个产业面前的一个关键问题。

由于北京作为首都的特殊定位,监管在及时性和有效性方面较国内其他省市相对突出,强有力的监管措施有效防范了这个新兴行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风险,执行力度、有效程度在国内外均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当然区块链目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如何在监管框架、监管边界、监管主体、监管对象、监管内容等方面推陈出新,实现精细化监管,也是对各地政府的一种考验。

这方面,新加坡或可作为一种参考。2019年1月,新加坡《支付服务法案》正式立法,提出了“指定制度”和“牌照制度”并行的监管框架,而“牌照制度”更加灵活,设有“货币兑换”牌照、“标准支付机构”牌照和“大型支付机构”牌照,同时将“开户服务、境内转账服务、跨境转账服务、商业采购服务、电子支付服务、支付型代币相关服务和货币兑换服务”共7种业务纳入监管范围,有效指导和引领了该国在相关领域的创新发展。

也有行业专家指出,结合此前互联网金融的监管经验看,目前的区块链金融监管与执法均尚未形成体系。随着区块链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创新与发展,无论是监管层还是企业家、从业者均对区块链技术有了全新的认知,行业也呼吁在动态监管上加快创新,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基础上,展现出更多的灵活性和包容度,为北京区块链产业的加速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