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芦淞区深化产业链党建 迸发产业发展“红色动能”
发布时间:2020-10-16 16:48:3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肖可、万里 | 责任编辑:李星今年以来,株洲市芦淞区创新推进产业链党建工作,将党组织建在链上、人才聚在链上、示范岗设在链上,不断推进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把党建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工作成效明显。
强化两个覆盖,打造“红色引擎”。在区委的统一安排下,对全区产业链上所有企业进行了两轮摸底,全面摸清链上企业底数。依托行业协会党组织,组建产业链党组织,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动力,实现党建与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深度融合。一是加强组织建设。召开芦淞区产业链企业“两个覆盖”工作推进会,启动“9月党群组织组建月”活动,突出抓好党组织和群团组织组建工作,在链上新建5家党组织、10家群团组织,派出党建指导员127名,以党建带群建,抓群建促党建,在链上企业党组织中深入开展“双培”活动,从政治强、善管理、懂经营的链上企业出资人、业务骨干中发展党员32名,将21名普通党员培养成党组织书记、中层管理人员。在产业链党组织建立党员志愿服务队12个、党员红旗手示范岗38个,开展党员设岗定责,将产业链党员的先锋作用与企业生产活动有机相融,实现党的组织优势向企业管理优势的转化。二是理顺三方关系。联合党委、链长制、产业协会作为推动产业链发展的“三驾马车”,各司其职、三方联动,产业链企业联合党委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链长制为抓手发挥政府推动关键作用,产业协会发挥协调联动作用,通过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党建引领、政府推动、企业主体”的工作格局,实现三方发力、协同作战,共同推进产业链发展壮大。三是做实四个结对。分别制定株洲服饰产业链、株洲航空航天产业链“四个结对”(企业结对、党组织结对、研发人员结对、购销人员结对)工作方案,共组织20对企业、20对党组织、15对人才、35对购销进行结对,按照“优势互补,共联共建,互惠互利,共谋发展”的原则,积极探索实践组织联建、党员互动、活动互联、工作互助、资源共享、经验共鉴、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实现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共同发展。
创新体制机制,筑牢“人才高地”。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完善成果转化和激励机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人才是推动产业链发展的“第一资源”,创新是引领产业链发展的“第一动力”。新时代下,要发挥产业链人才作用,更要注重创新思维。一是建立产业人才“智库”。株洲市服饰产业联合会依托省内外知名行业专家学者、企业家,共同组建服饰产业链专家委员会,首期聘用服饰产业链“智库”专家共15人,全部“智库”专家均为企业管理、服装设计、市场运营、服装材料、造等12个领域的领军人才,实现了产业链全覆盖、各环节全指导。株洲市航空航天产业协会依托尹泽勇院士为首的本地航空企业领军人才,组建航空航天产业链专家委员会,15名专家涵盖中小航空发动机、通用航空、整机制造及航空零部件配套等领域,为打造航空产业集群、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奠定了坚实人才基础。二是创新就业实践活动。连续开展4期“启航·芦淞”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为在校大学生和应届毕业生搭建实践和就业平台,共吸引了来自33所院校300余名优秀大学生的踊跃参与,持续为产业链发展注入人才新动能。三制定人才引进机制。航空航天产业链企业联合党委专题研究出台了608所若干引才政策,与北航、西工大、南航、上海交大等高校签订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协议;制定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专项计划,完善配套政策,构建校企联合引进机制。
发挥平台作用,释放“红色效益”。在产业链上开展“内行带外行、同行帮同行”“向上级问政策、向市场问需求、向专家问对策”等主题活动,重点就“品牌推广、产业发展、人才培训”等开展调研,出台了服饰行业经济发展“十一条”、《株洲市芦淞区促进服饰产业发展扶持若干政策》、《促进航空配套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等政策。通过多措并举,搭建了四大服务平台,有力推动了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一是做亮直播服务平台。打造株洲服饰直播产业带,举办全国服装专业市场夏季清仓大促暨芦淞服饰消费节、“春风计划”株洲服饰产业带学员培训活动,招募和培育500多家株洲本土服饰电商,开通“西瓜直播”平台线上销售,采取“培训+实操”方式,成功培育20多名单场销售过万元的带货主播。二是做强融资服务平台。立足产业发展所需、链企发展所忧,指导服饰企业联合会成立融创公司,全力打造服饰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平台,助力服饰产业重大项目建设,目前已筹集资金5亿元。召开产业链银企对接暨金融服务平台建设论坛,由中国农业银行株洲分行与航空航天产业链相关企业就产业链银企对接暨金融服务平台建设进行了讨论与座谈,进一步加大了金融业对航空航天产业链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拓宽了相关企业的融资渠道。三是做大节会服务平台。湖南省服博会作为本土品牌开拓周边地区市场首选的行业盛会,是中部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服饰行业盛会。服博会开展以来,共迎来国内外1万余名专业观众、50万名现场观众,参展商意向成交额近10亿元,38家市场交易额超20亿元,签约项目21个,合同金额达125亿元。四是做优信息服务平台。打通产业链信息互通渠道,促进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之间信息交流、资源共享、产品互补、平台共用。白关丝瓜产业链通过“党建引领+互助五兴”模式,举办“协会+农户”“电商+农户”等产业帮扶活动,先进带后进,党员助农户,电商促销路,形成“党群抱团”合力。目前,白关镇丝瓜播种面积达8000亩,预计年产量5万余吨,年产值近4亿元,惠及1200余家农户3000人,解决劳动就业人数约1000余人。(肖可、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