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点中的“胶囊式诊所”:苏州银行探索“健康+金融”新生态

发布时间:2020-11-10 16:10:0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郭婷婷、杨芃 | 责任编辑:李媛

在苏州银行高新区支行网点内,有着一个“胶囊诊所”,体积小却功能全,可将传统医疗场景中诸如路程远、排队长、流程繁等痛点一一击破。该胶囊式诊所由“健康微诊室”及“智慧云药房”两部分共同构成,用户通过“健康微诊室”进行自助体检以及在线问诊,通过“智慧云药房”完成线上下单、现场无接触式取药,全流程仅需五至十分钟。据悉,该胶囊式诊所自2019年11月于该网点落地,在近一年时间里共有五百名用户参与体验使用,用户对此认可度颇高,给与一致好评。

智能化语音提示十分钟内完成体检

近年来互联网医疗已被纳入国家层面,从国家针对互联网医疗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文件来看,互联网医疗始终围绕着“健康”与“服务”两大关键概念。其中“服务”主要体现为诊疗以及在线提供药品资源。苏州银行的胶囊式诊所便是契合了互联网医疗的“服务”核心。

“健康微诊室”是苏州银行胶囊式诊所的组成部分之一,为用户提供了自助体检及在线问诊服务。用户到场后可以通过苏州银行微信公众号扫码开门,进入后刷身份证照即可免费使用站内全部智能化体检设备设施。体检的内容包含了BMI、体温、人体成分、血压、血氧、心电图、骨密度这七大常规项目。自助体检的检测设备是获得国家CFDA、欧盟CE及ISO、ITSS、CMMI等多重体系认证的国家级医疗器械,保障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权威性。设备全程采用智能化语音提示,简单易操作,按照语音提示完成检测后,扫码即可手机查看个人健康报告。即使是老年群体亦可完全应对。银行网点还设立了志愿岗,网点工作人员将根据实际情况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及时引导和帮助。

线上实时问诊三分钟内给予解答

线上问诊在疫情期间被高频提及与使用,是市场加深对互联网医疗认知的一个切入点,使互联网医疗在使用层面上得到一定普及。在“健康微诊室”的问诊环节中,同样采用多重问诊形式叠加的在线问诊模式,用户可自主选择图文消息、语音、音视频等形式实现一对一的线上实时问诊。

互联网医疗要实现规划化应用,提高线上服务水平是前提。线上问诊不是线下问诊的简单转化,医疗平台的对接、坐诊医生的资源都是决定线上问诊质量的关键。苏州银行的问诊系统嫁接的是国内某大型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该平台2016年便全面开放了在线问诊,有着丰富的医师资源与运行经验。“健康微诊室”的坐诊专家,均来自于与该平台合作的全国公立型二级甲等以上医院,坐诊医生三分钟内即可给予问诊用户解答,保障了问诊权威与高效。

针对慢病人群,“健康微诊室”同样为其提供了精细化慢病管理服务。基于对医疗安全的考虑,目前国家暂未放开互联网医疗首诊,慢病人群在线下医院建立了诊断明确的电子就诊记录后,携带自身病例、相关处方等资料即可进行线上问诊。此外,在线问诊对网络的要求较高,考虑到网略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目前该设备仅以有线方式进行连接,但随着5G的全面覆盖,后续可支持5G网络。

现场扫码购药满足购药需求

药品的线上提供是互联网医疗的本质服务内容之一。苏州银行将多场景联合,布局“智慧云药房”,以满足用户在完成“健康微诊室”的体检与问诊项目后的购药需求,实现医疗金融服务覆盖问诊取药全流程。在智慧云药房中,医生开具的非处方药基本可现场购买,常见感冒药、非处方药可直接现场扫码购买。对于处方药,用户需持线下医院开具的有医生签名的处方方可取药。部分药品可通过第三方平台,为居民提供快递送药到家服务。

考虑到就诊用户的群体分布,智慧云药房的药物品种可按实际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投放,以满足包括老年人、慢病人群等特殊人群的需求。目前,智慧云药房为用户体提供常见非处方药及口罩、医用护理等日常用品。未来将打通更多壁垒,扩展常见药物及医疗器械。

苏州银行网点内“智慧云药房”局部图

合作布局场景对接线下医疗资源

随着5G的普及与物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医疗突破了时间空间限制,实现就医的“无处不在”,这与银行在Bank4.0时代,打造“无所不在”生活服务场景的意愿相重合。银行的赋能,为互联网医疗场景提供了更大的流量与增长幅度。各种利好的政策也表明了国家对这一行业的重视。利好政策叠加需求,互联网医疗的价值在不断被释放,银行自然加速进场。

然而互联网医疗始终绕不过区域性的特点,线上医疗要实现医疗服务落实到患者,必须结合特定区域内的线下医疗资源。苏州银行作为苏州本地银行,于2017年就与苏州卫健委合作推出了医疗服务平台“健康苏州掌上行”,使市民实现线上就医。同时开展智慧银医项目,完成对接苏州本地30余加家医疗机构的对接工作。与此同时,苏州银行在做好与医院对接工作的基础上,选择了与第三方互联网医疗平台合作的模式来布局互联网医疗场景,最大化发挥场景价值,确保场景中银行服务的可得性。

流量引入银行经营释放互联网医疗场景价值

医保是影响互联网医疗发展的关键因素,从国家颁布的多项文件来看,已将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范围。未来要落实医保的在线支付离不开银行的助力。目前“健康微诊室”与“智慧云药房”的在线问诊及出药环节均采取在线缴费形式,但苏州银行作为苏州本地医保卡指定代理银行之一,在未来的在线医疗服务中,缴费形式或将加入医保支付。

未来医保在线支付将是医疗场景实现线上化的有力推动因素之一,对银行来说医疗场景的线上化,也意味着银行能将互联网医疗的流量引入自身的线上流量接口。例如在新版本的苏州银行手机银行App内,嵌入了“绿色健康”模块将医疗进行资源整合,为用户提供线上医疗服务的同时,也能利用互联网医疗的流量优势促进存储、信贷等业务,扩大客户规模。

拓展网点获客渠道提供优质医疗金融服务

尽管银行拓宽线上渠道是趋势,然而不管从监管的角度还是从实际的需求来看,银行网点不会消亡,网点仍然是银行不可取代的获客渠道。苏州银行将胶囊式诊所放置于网点内,来现场体验的用户本身也为网点带来极大人流。用户在体验过程中,了解苏州银行的多层次智慧服务模式后,自主转化为苏州银行的忠实客户,一定程度上拓宽了网点的获客模式,增加客户的粘度。

当然,医疗作为全社会的关注的焦点,本身就与民生息息相关,银行布局互联网医疗场景更多的还是为了满足用户更加多元的需求。苏州银行是苏州市首家落地“健康微诊室”与“智慧云药房”的金融机构,苏州银行的智慧银医项目意在打造居民身边的便捷服务场所,利用自身密集的网点与流量优势,扩大互联网+智慧健康服务的影响半径,打造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更便捷化的医疗金融服务场景,努力将互联网医疗的服务落到实处,彰显民生关怀。(郭婷婷、杨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