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司法救助传递检察温情
发布时间:2020-11-26 16:12:2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陈刚、杨涛 | 责任编辑:李媛“谢谢检察官,让你们费心了。”近日,德江县人民检察院办案检察官再一次来到刑事被害人申某某家中,进行后续回访。“全得你们帮忙,不然这日子没法过了。”
两年前,申某某被罗某砍伤,致使头部重伤,住院治疗不但花费了大笔医疗费,且还需后续治疗。丧失生活能力的申某某,靠丈夫照顾。但因罗某案发时处于精神分裂症发病期,对本次案件无刑事责任能力,与此同时,罗某的监护人是年迈的父母,家庭本就困难,更无力赔偿。
刚刚脱贫的申某某一家,原本靠夫妻俩干些农活能维持一家人生计,如今遭此一劫,没有了生活来源,家庭再次陷入贫困。
主动救助救在当时
检察机关“独唱”到多部门“合唱”
“17万医疗费,哪辈子才能还完?没想到刚刚脱贫,就遇到这么大的事。”正当申某某一家无望时,德江县人民检察院为其申请到了救助金10万元。当送上救助金时,一家人方才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申某某之所以能及时地得到救助,得益于铜仁市检察机关办案、救助“一盘棋”机制,不仅强化检察机关内部信息共享、联动,还协同扶贫、民政等部门,整合力量,合力打造多元化救助体系,注重国家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相结合,急事快办,特事特办,变当事人被动申请到检察机关主动服务,实现救助效果最大化。
在检察机关的协调下,多部门及时开展后续服务,申某某一家过上了正常生活。
不仅仅立足司法救助一时,铜仁检察机关还与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将救助申请人列为脱贫攻坚重点监测对象,为其争取最低生活保障补助,共同发力,全方位、多角度共同关心其后续生活,彻底解决一家人的后顾之忧,重拾生活信心。
盘活资源用好政策
确保每笔救助金用在刀刃上、需要处
申某某能得到高达10万元的司法救助,成为铜仁市最高单笔救助金。
近年来,铜仁市检察机关突出重点,加大对个案特别是对贫困未成年人救助力度,最大程度救助受害申请人,真正让司法救助金成为受害人的救命钱、信心“金”。
“不让受害人既受身体伤害,又添生活贫困。”铜仁市人民检察院第九检察部负责人表示,盘活资源,用好政策,确保每一笔救助金用在刀刃上、用在需要处。
申某某救助案,只是铜仁两级检察机关扎实开展司法救助的一个缩影。众多受害申请人都及时获得了救助,一笔笔司法救助金极大地缓解了受害申请人经济压力,弥补了心灵创伤。
司法救助一头连着百姓疾苦,一头系着司法关爱。及时对受害申请人实施司法救助,缓解燃眉之急,缓和家中困境,重拾生活信心,深刻体现了铜仁检察机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及时送给刑事受害人及其家属,充分传递检察温情,浇筑道德高地。
既救急更救穷
司法救助深度融合脱贫攻坚
“检察官,2万元司法救助金收到了,太谢谢你们了!”2月4日,未成年刑事被害人李某某为碧江区人民检察院送来了“无私救助维权益,热情服务暖人心”锦旗。
李某某一家系建档立卡贫困户,父女俩相依为命,其父患有疾病,不能干重活,没有收入来源,仅靠“低保金”维持生活。李某某受伤害后染上疾病,住院花费近2万元,后续还得治疗,让本就贫困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碧江区人民检察院在办案中了解到李某某家庭情况后,及时启动司法救助,予以优先救治,让小女孩感受到了检察温暖。
李某某救助一案,是铜仁市检察机关将救助工作深度融入精准扶贫工作后取得的成果之一。
同样,申某某一案也因深度融合脱贫攻坚,入选2019年贵州省司法救助助力脱贫攻坚5个典型案例。
近年来,铜仁两级检察机关以国家司法救助工作服务保障脱贫攻坚工作,防止因案致贫、因案返贫,建档立卡户群众优先救助,开通绿色通道,及时发放国家司法救助金,落实后续扶贫项目、帮扶措施,帮助救助对象从困境中走出来,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检察力量。
铜仁市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肖亚谈到,突破就案办案的习惯性思维,变申请人“上门求助”到检察机关主动“上门救助”,变一次性救助金发放到多部门协调“造血”式帮扶,努力保证救助对象后续生活稳定,不让受害群众因案致贫、因案返贫,彰显司法为民情怀,有效地化解了矛盾,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
据悉,近两年来,铜仁两级检察机关共办理国家司法救助案件127件,救助159人,发放救助金204.92万元。其中,救助贫困户53户,未成年刑事受害人42人。(陈刚、杨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