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商城县余集高中教师孙娟:“学生的一点点进步我都很欣慰”

发布时间:2020-11-27 11:07:5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张沙沙、曹良刚 | 责任编辑:张青

11月25日,冒着绵绵细雨,大家来到位于豫鄂皖三省结合部,信阳市商城县西南部的余集高中。位于学校教学楼旁古老的水杉树,诉说着这所高中曾经的辉煌和悠久的历史。

“上世纪50年代,余集高中刚成立时,办得十分突出,与县城高中教学质量不相上下,但这样的繁荣并未持续太长时间。随着高校扩招,商城县各所高中也开始扩建、扩招,我们校园面积仅21亩,扩建难度大。2015年,由于校园面积不达标,未被评上市级示范高中。此后,开始逐渐感受到生源危机。”该校校长吕鸿彬介绍说。

“没有好的生源,教学质量很难提高,造成生源进一步流失,教师流失的情况。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学校的老师依旧团结一心,敬业奉献,想方设法把学生教好”,吕鸿彬说,余集高中的教学理念正如每个教室门口的寄语:讲台下坐着的每一个孩子,都是我们的亲生儿女。他时常同家长讲,“我们把每一个孩子当自己的亲生儿女一样爱,一样管,在家里是你的孩子,在学校里是我们自己的孩子”;他时常同老师讲,“真正的教育是弱势教育,余集高中存在的意义就是让孩子们有学上。”

孙娟正是这所高中的一名英语教师,刚刚获得河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个人的她,2007大学毕业后随男友郭泽伟来到这所学校,一呆就是13年。备课、上课、改作业……每一项工作她都尽最大努力做好,每天5点多起床,夜晚十点多才能回家休息,一天到晚总是那样忙碌、忙碌,她陪学生的时间超过了陪家人、陪孩子。该校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花成东评价孙娟是“工作最重、成绩最好”。

“在社会上的人看来,我们学校的学生也考不上清华、北大,甚至本科都考不上,我们整天做的都是无用功,可我不这么认为,我们付出的比其他高中老师付出的更多,虽然他们考不上名校,但他们也有自己的理想,他们也要成人,我们的任务就是让他们成人,懂得感恩,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只要学生有一点点进步我都很欣慰。”刚参加完教研活动的孙娟介绍说。

“我带的139班,有位姓张的女生,刚开始上课连书本都不拿,也从不说话,更不说回答问题了,我就观察她,有意识的多提问她,突然有一天她主动找到我,和我沟通起来,一直到放学了,还在说。从那以后,她也开始读书背单词了,看到她有了这么大的变化,我真的很高兴!”孙娟微笑着说。

近几年,孙老师一直带高三两个班的英语,每一份成绩的取得,都要付出十倍百倍的努力。孙老师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分别制定专门的辅导计划,对“学困生”更是加倍关爱与呵护,家访是家常便饭;对自卑的学生,孙老师就在上课时提最简单的问题,借机大力表扬,逐步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课堂教学气氛越来越好。只要是孙娟的课,每次下课后,学生准会把她团团围住请教问题。她还总是激励学生:“不管结果如何,要让自己高中三年的过程绚烂精彩,不留遗憾、不后悔……”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6年,孙娟的爱人郭老师突然一病不起,从此失去自理能力,孙娟每天除了繁重的教学任务,还要面对病床上的丈夫、年幼的女儿……

在那段最黑暗的日子里,学生们不断的探望和鼓励,让孙老师在痛苦中接受了现实。她和自己较劲,和生活较劲,学校、家里两头奔忙,逐渐习惯了高效利用时间,下班和放假期间照顾丈夫,上班期间争分夺秒搞教学。常言说,女人能顶半边天,但弱女子孙娟却撑起了几重天。

交谈间,女儿放学的时间到了,孙娟匆匆拿起雨伞去接女儿。

让孙老师颇感欣慰的是,她的学生特别懂事,女儿特别懂事。孙老师教的学生和她相处融洽,从来不惹她生气。学生毕业离校,在收拾行李的忙乱中,总不忘再到孙老师家里看看。去年毕业的学生送了两盆花,说他们不能陪在老师身边了,就让鲜花替他们天天守护老师吧:一盆长寿花,祝愿孙老师健康长寿,一盆百合花,祝愿老师的爱人快点好起来。

即使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给生活重重一击,孙娟仍用坚毅和爱心为学生构建心灵港湾,温暖精神世界。她用眼底的温柔,心中的善良点亮了学生前行的道路,撑起了每一个孩子的未来、每一个家庭的寄托。(张沙沙、曹良刚 商城县宣传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