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雷:将老百姓放进心坎里
发布时间:2020-12-09 16:43:5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郝天泽、张祥熙 | 责任编辑:张青“老哥,羊羔长多大了?”“都挺大了,临时寄养在邻居羊圈呢,杨队长,跟我去看看吧!”老哥叫王凤志,是阿鲁科尔沁旗双胜镇龙头山村的脱贫户,驻村工作队长杨雪雷刚进院儿,王凤志就热情的迎了出来,简单打过招呼后就直奔“发展”主题。王凤志患有脑梗死后遗症,妻子乳腺切除,夫妻二人因病几乎花光了所有积蓄。杨雪雷见夫妻俩愁容满面,经常到他家聊天谈心,宣传扶贫政策,制定发展规划,鼓励他们自主发展产业,帮助王凤志申请了民政部门临时救助和低保,并协调他申请了公益性岗位,当了一名保洁员,有了稳定的收入。7月,老两口拿出了所有积蓄买了10只母羊,经过夫妻二人精心饲养和产业指导员指导技术,很快就产下了9只羊羔,今年预计增收一万元以上。现在夫妻二人把羊寄养在邻居家,开始着手改造羊圈,准备再买十只母羊逐步扩大养殖规模,一家人斗志满满,日子也渐渐红火了起来。
驻村后,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巩固脱贫成果成为杨雪雷心里的头等大事,为摸清村情民意,他吃住在村,走村串户,跟群众拉家常、交朋友,向群众讲政策、为致富找路子。大到谋划全村产业发展,小到解决一家一户的实际困难,杨雪雷早已把自己当成了村里人,用实际行动和真心付出真正“驻”到了群众心里。
脱贫户侯国林因病需要经常住院治疗,老伴既要照顾侯国林又要喂养50只肉兔,进入冬季后肉兔销售成了老两口的一块心病,杨雪雷得知情况后,和工作队队员及村“两委”积极帮助宣传、销售,入冬前帮助侯国林家售出肉兔30只,实际增加收入1000多元,使老两口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经过逐一入户摸底后,杨雪雷了解到龙头山村绝大多数贫困户都是年龄大,无劳动能力,少数有劳动能力或弱劳动能力户也普遍存在思想观念落后、文化程度不高、缺少脱贫致富思路等问题,这也导致了部分贫困户存在不同程度的“等靠要”思想。“扶贫更要扶志,一定要激发有劳动能力贫困户脱贫的内生动力,变‘输血’为‘造血’,通过入户谈心、解读政策等多种方式逐渐改变他们的思想。只有思想转变,才能促使他们主动改变生活现状,让他们自身有动力脱贫,这就是我当时的想法和工作方向。”杨雪雷说到。
龙头山村共有正常脱贫户35户,依托旗政府联建光伏电站收益资金,杨雪雷认真研究收益分配机制,为无劳动能力和弱劳动能力户安排兜底保障和奖励积分,每年每户实际增收2800元,鼓励有劳动能力、符合条件的贫困户申请保洁员公益性岗位,每年每户增收6000元。为发展自主养殖和大棚种植的贫困户积极协调产业指导员教授种、养殖技术,帮助贫困户及时解决各种技术难题。
脱贫是第一步,实现小康才是目标,为提高龙头山村群众的生活质量,改善人居环境,杨雪雷协助村“两委”积极推行“网格长带动、包片治理”环境整治模式,全村划为5个网格,实行周检查、月评比、年考核的评比奖惩机制,有力地推动了龙头山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规范化、常态化。
在杨雪雷的“扶贫路”上,务实、为民是核心。杨雪雷有每晚写工作日记的习惯,研究新的扶贫政策、制定新的帮扶计划等,厚厚的“民情日记”里记录着龙头山村的大事小情,日记里写满了对群众关怀牵挂,情怀中真正把村民当成了亲人,工作上将老百姓放进了心坎里……(郝天泽、张祥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