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名中医尹华荣:坚守初心52年 中西医双剑解难题
发布时间:2020-12-25 13:45:3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张渔 | 责任编辑:李星他,医学院校学习西医,家传及师承中医,诊疗经验丰富,融汇贯通中西医两法解决各科疑难杂症。
他,擅长喉源性咳嗽、糖尿病、胃下垂、支气管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月经不调、痛风、高血压病等内科疾病的诊治和穴位封闭治疗肩周炎、颈椎病、腰椎病等痛症。
他,从医52年以来,坚守“仁心、仁术、仁德,尽心、尽力、尽责。”的行医初心,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赢得众多患者的赞誉,名声远播省内外。
他就是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师承指导老师、四川省名中医,首届德阳市十大名中医,来自德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尹华荣医生。
结缘中医 手握“中西两把剑”
尹华荣出生在中医世家,自幼喜读中医典籍,如内经、伤寒论、温病学等。高考后,受父之嘱,选择进入华西医科大学学习。
1968年,尹华荣从华西医科大学医学系毕业,被分配到当时的绵阳地区平武伐木厂当基层医生,接受再教育。上世纪70年代初,调入绵竹伐木厂,绵竹伐木厂的党委书记患病,辗转成都多家大医院,病情仍未见起色,后经打听,前往绵竹县人民医院熊安民老中医处诊治,不想,大病痊愈。于是厂领导安排尹华荣跟着熊安民学习中医,自此,尹华荣走上了学习中医的道路。
学习中医就是跟草木打交道,背汤头是最基本的功夫,也是学习中医的基础。为了打好基础,尹华荣开始每日每夜地背。
尹华荣回忆,当时一心想学好中医,“白天在背、晚上也在背,走路、骑自行车都在背,甚至有次边骑车边背汤头,撞到猪身上去了,撞树的事情更是常有发生。”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刻苦学习,尹华荣在中西医两套理论上都有了较为深刻地认识。
1982年,我国开始振兴中医,尹华荣调入绵竹县人民医院。自此,尹华荣的医学道路开启了新的转折点。在绵竹工作期间,他一边看病,一边研读医术、写论文,完成《名老中医熊安民诊治咳嗽计算机专家系统》,还获得了德阳市科技成果奖。1993年,尹华荣调入德阳市中医研究所工作,后一直在德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工作至退休,退休后尹华荣闲不住,又继续到医院坐诊发挥余热。
中西结合 帮市民解疾病难题
通过多的积累,尹华荣具备了扎实的中西医两套理论和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在坐诊时能做到西医诊断清楚,中医辨证施治准确。
他既注重传统的理、法、方、药,又能融入现代医学和中西医结合的新观点,做到简、便、廉、效、安全,使病人乐于接受治疗。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胃下垂、慢性胃炎、慢性支气管炎、喉源性咳嗽、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均取得满意效果。
一位长期伏案工作的病人,颈椎病很严重,头都不能低。在多家医院做了很多治疗始终不见起色。最后,尹华荣为其做穴位注射,每周一次,仅四次后就解除病痛。
市民李先生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常年咳嗽,每次感冒后症状就加重,到多家医院治疗,效果都不是很理想。经朋友介绍,李先生找到尹华荣医生诊治,根据李先生的情况,尹华荣耐心劝说李先生戒烟,并为其开具了中药和西药,经过近20天的治疗,李先生的咳嗽症状完全消除。
从医的52年里,尹华荣一直保持着随时学习的态度,不断去钻研、创新。他研制的脘腹舒、痒咳康、喘咳康、痰咳康及腰痛舒等散剂,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坚守初心 传承发展中医药
走进德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国家级名中医工作室内,尹华荣耐心细致地给病人看病,他始终带着平和的语言跟每位病人讲解病理、用药情况和注意事项等,时不时起身为病人检查。你很难想象,这是一位76岁高龄的医生。
从医52年以来,尹华荣对这份工作有一番自己的见解。“首先是老有所学、老有所用、老有所乐。”尹华荣坦言,虽然已经70多岁,但他依然坚持学习,不断去学习接收各个领域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跟上发展的步伐,才能跟病人有更多交流的语言,在不断充实学习的过程中,也能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其次就是要有仁心、仁术、仁德。”尹华荣说,医生需要有一颗仁心,医生需要去关心、理解患者,要有亲和力,要能拉近与患者的距离;还需要有好的医术以及良好的医德。尹华荣深知患者的疾苦,特别是一些经济条件不好的患者,病痛和经济负担的双重压力已经让他们身心备受煎熬,因此,他在治疗中总是考虑到患者的经济承受力。所以,简、便、廉、效、安全始终是尹华荣不变的追求。
“最后,还需要尽心、尽责、尽力。”在尹华荣看来,对待患者,医生必须尽心、尽责、尽力。尹华荣有两句喜欢的名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了解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尹华荣把它们写在就诊室里,时时提醒自己。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理念,尹华荣始终坚持“用心治疗”患者,努力做到“会用药、善用药、不滥用药。”也正是因为他恪守行医初心,让他在几十年的行医中,态度始终和蔼,处处为病人着想。
医学的传承是医药事业发展的重点,尹华荣在古稀之际,虽临床接诊繁忙,仍欣然参与到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中,把自己几十年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传给李绍燕和王新等数十位医生。尹华荣说,“作为一名医者,希望为中医事业的传承和发展尽一点微薄之力。”(张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