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乡村话振兴丨洪范池镇:实施全域旅游 打造五福之地
发布时间:2021-01-07 11:38:2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夏忆 | 责任编辑:李星在济南市、泰安市交界处,洪范池镇群山叠翠、清泉遍地涌流,形成了一幅“水秀、山险、景奇、境幽”的幽美秘境。这里泉水遍布,36处泉水汩汩流出,被誉为“齐鲁泉乡”;这里有全国四大道观云翠山南天观,北魏时期的佛教摩崖石刻,明朝三代帝王师于慎行的墓地,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为充分利用自然文化优势资源,从2017年开始,洪范池镇就提出了“全域旅游”带动乡村振兴的概念,通过整体谋划布局,以建设建设“生态、文化、产业、智慧、康养”五个洪范为中心,努力构建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
如今三年过去,洪范池镇党委书记凌丽心目中的洪范池镇山水大花园正初具雏形。在乡村振兴这一命题上,洪范池镇积极探索出了一条偏远乡镇发展全域旅游、带动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党委书记凌丽一语概之,“在乡村这条路上,我们可能走的就是旅游+,全域旅游是核心,最终目的是通过旅游让老百姓致富,让老百姓的土地值钱、房子值钱”。
生态优先,引领全域旅游绿色发展
洪范池镇在发展旅游过程中,一直坚持生态优先,引领全域旅游绿色发展。
已是深冬,白雁泉村仍是一排繁忙的工作场景,村民热火朝天地种植着绿化苗木。这已经是他们村今年第三次栽树了。近2000棵的绿化苗木栽上以后,待到明年春天,整个村大街小巷将变成一片绿色的海洋。
白雁泉村的栽植景象并不是个例,近年以来,洪范池镇投资100多万元,在全镇34个村发放冬青、红叶、石南、国槐等各类绿化苗木3.5万多株,绿化面积达到近10万平方米。
与此同时,洪范池镇积极围绕山东省美丽河湖创建工作,为进一步保护浪溪河水系,打造干净整齐亮丽的水域环境,营造河清岸绿浪溪河生态旅游观光带。
近年以来,洪范池镇科学规划制定了全镇美化绿化方案,在重要路段村居打造绿化微景观,提升全镇绿化品质和整体形象。同时持续对镇村裸露土地,村内道路、黄山路进行绿化提升,见缝插绿立体布绿,实现零星地块全绿化。房前屋后种花草,进而实现全域三季有花,四季常绿,五彩斑斓的小镇绿色景观,擦亮生态底色,建设生态洪范。
“我们做好基础工作,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让山是山,水是水,给未来投资的企业搭建平台”,党委书记凌丽说。
文化为根,挖掘弘扬地域历史文脉
洪范池镇有着众多儒释道传统文化古迹,石刻石碑比比皆是,也是抗日英雄秦培伦的故乡,作为全域旅游的重要一环,文化资源的挖掘尤为重要。
在丁泉村,为共产党地下组织送信而牺牲的抗战小英雄——秦培伦成为洪范池镇挖掘文化资源发展红色旅游的切入点。通过修缮秦培伦故居,建成了两个烈士事迹展厅,两个故居展示厅,红色文化广场,更为立体地展示秦培伦的红色故事。秦培伦故居的修缮将红色文化融入全域旅游,有助于传承红色文化,助力推动红色旅游和乡村振兴发展。
除了秦培伦故居外,南崖古村、文昌阁、关帝庙、祠堂等古建筑修复及于林墓地修缮工程也基本完工。今年洪范池镇累计投资700余万元,对南崖古村、于林、秦培伦故居三个重点项目进行了打造。
洪范池镇党委书记凌丽说,“下一步我们着重深入挖掘红色文化,打造红色旅游基地,修缮于林,建设于慎行展览馆,深挖于慎行文化,打造于林儒家文化观光园,不断做好文旅结合文章,打造文化风范”。
搭建旅游综合体,整合资源特色发展
尽管旅游资源丰富,但过去,洪范池镇旅游资源分散,游客接待能力不足、旅游特色错位、单一景点吸引力不足,存在着多方面的短板。为推动34个行政村资源优势深度融合,抱团推动全域旅游和乡村振兴。在2020年年初,洪范池镇将34个村划分成立了浪溪河、大寨山、云翠山、黄石崖、洪范池5个旅游综合体党委,分别管辖5个片区,使各村连点成线、凝聚优势、协同发展。
联合党委的成立是该镇发展“全域旅游”的破题之举,通过统筹全镇发展规划,以环线盘活各片区优势,找准定位共谋出路。
浪溪河旅游综合体打造环湖路、环山路“最美路线”;黄石崖旅游综合体打造古村落、三同教育基地,大寨山旅游综合体打造樱桃园、大寨山……洪范池镇联合党委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核心优势、纽带作用,相互补充,抱团发展,深入做好土地流转文章、盘活宅基地,集聚资源、对接政策,促进发展。
“过去靠一个村搞旅游确实势单力薄,旅游综合体的成立是大势所趋,我对旅游综合体发展的明天充满了信心,也看到了我们几个村发展的奔头和希望。”黄石崖旅游综合体党委书记许士刚说。
借力扶贫东风,创旅游项目样板
借助上级扶贫项目资金建设,洪范池镇先是建设了白雁泉村、丁泉村旅游项目,为其他项目的开展提供了示范性作用。
在丁泉村,洪范池镇结合丁泉村现有的自然资源、乡土环境和文化历史传说,建立成丁泉村的民宿旅游度假景区,整个民宿景区以丁泉泉水古迹为核心,突出了“泉”文化和“孝”文化特色,将自然景观和绿化造景有机融合,形成了动静结合,高低错落的泉水休闲文化景观。
目前,民宿已经建设完成,其他项目正在规划建设中。民宿建筑群由5处民宿特色四合院组成,设计有标准间、亲子间及家庭套间等不同形式的房间共15套,床位20个,能满足40人同时入住。特色民俗院落依山布置,结合地势设计前后景观庭院,每个院落相对独立,将为游客提供乡村特色住宿体验。在旅游旺季,村庄依山而建的特色民宿甚至出现了一屋难求的好局面。
招商“选”资,政府做好“把关人”
青山绿水,白墙黛瓦,亭、台、楼、阁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优美佳境。如果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来到了江南水乡,这里就是正在冉冉升起的素有江北小江南之称的全福农庄。
这是企业带头打造的旅游项目,全福农场位于洪范池镇纸坊村南,占地1500余亩,总投资8000万元,自2013年投资建设以来,依本地自然之特色、集山水风景之灵气、融人文历史之精华、拥风格独特之徽派古建筑,充分体现自然美、生态美、文化美、人文美的江北“小江南”。经过几年的发展,这里已经初步形成了集山水园林景区,生态种植养殖、农业观光采摘、休闲旅游餐饮为一体的乡村生态旅游度假地。
在全福农庄可以体验农家乡情,孩子们在儿童乐园尽情玩乐,家长们撑起棚子,垒好地锅,架上木材,自己动手做饭。如今,全福农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旅游,已经成为洪范旅游的一张新“名片”。
全福农庄是一次成功的招商引资项目,在保护洪范池镇生态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建设。但其实在背后,洪范池镇还推掉了很多想来投资的污染企业,曾经有养猪企业找上门来,被党委书记凌丽一口拒绝了。凌丽说,“污染的产业,坚决不要,我们在招商引资的时候,其实是招商选资,我们把所有一切不符合的企业都排除在外。要做好乡村振兴工作,首先我们做好把关人”。就是这样的“把关”心态,让洪范池镇一步步朝着“五福”之地前行。
新蓝图已经绘就,新征程即将开启。洪范池镇党委书记凌丽说,下一步洪范池镇将以建设全国森林康养示范乡镇为契机,通过举办泉水节,采摘节,各类体育赛事活动,不断提升洪范旅游的知名度、宣传度、美誉度,打造辐射济南和鲁西南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在全市叫响“五福之地”、“康养洪范”的旅游品牌。(夏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