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新高!山东能源集团化工产品年总产量逾1500万吨
发布时间:2021-01-14 09:57:2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范兴驰、李楠楠、曹士刚 | 责任编辑:李星联合重组后,山东能源集团的发展一直受到社会各界关注。近日,从山东能源集团获悉,截至2020年12月31日,该集团化工产品年总产量超过1500万吨,甲醇协同产销量位居国内第一,在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多种不利影响下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年度总产量创出历史新高。
兖矿鲁南化工公司俯瞰图 贾鹏/摄影
2020年伊始,一场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化工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物流不畅面临涨库风险、下游厂家复工迟缓、产品滞销……
“最困难的时候,涉及化工产品主要运输线路陕蒙地区解柴线限行,本部苏鲁省界通行关闭,山东省内道路交通管制,加之下游企业多数工厂停工,公司液体化工品库存不断升高。如果不扭转局面,就有减负停车的危险,兖矿化工公司的压力可想而知。”兖矿化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任毅对笔者说道。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兖矿化工公司围绕‘战疫情、保安全、稳生产、降成本、拓市场、增效益’工作主线,有效对冲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同行业大面积亏损的情况下,2020年实现盈利过7亿元。
鲁南化工公司作为兖矿化工公司产品最多、当量最大的企业充分发挥系统联通优势,实施“一头多线”柔性多联产运行模式,2020年11月4日,鲁南化工醇醛联产技改项目并入系统运行,在之前生产正、异丁醇的基础上,新增正、异丁醛两种产品,并实现四种产品柔性生产。12月,通过进一步优化挖潜,异丁醛成功提产10%。到当月7日,鲁南化工醋酸年产量胜利突破100万吨大关,成功跻身全国醋酸产量排名前三企业。
“面对一季度下游复工率低的现状,我们及时调整醋酸装置运行负荷运行,提前对年度系统检修项目进行论证,千方百计落实检修物资,为二、三季度装置满负荷生产和四季度决战全年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新冠肺炎疫情稳定后,我们把精力集中在系统增产降耗上,开足马力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产量补回来。”鲁南化工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岭说。
截至2020年12月4日,兖矿国宏公司甲醇产量突破65万吨,比计划提前25天完成年度奋斗目标。2020年,国宏公司深入推行精益管理,全面深化“333”生产管控模式,通过不断优化系统运行、科学安排检修计划,最大限度保障装置有效运行时间。科学安排气化炉烧嘴和换砖时间安排,稳定煤浆浓度,甲醇日产量屡创历史新高,破日产、班产记录14次。
2020年11月8日,突如其来的外部电源故障造成外电网断电,造成兖州煤业榆林甲醇厂有史以来首次全系统停电,榆林甲醇厂全体干部职工通力配合,反应迅速,有序组织了安全停车及工艺处理,仅用时49小时47分,系统就恢复满负荷生产。
新疆煤化工公司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连续两次封厂90余天,加之冬季环境恶劣,完成目标任务极其艰难。他们坚持眼睛向内,向深挖内潜、稳产高产要效益,详细制定了16项硬性降本增效措施,设备满负荷运行,单耗压最低值,醇氨产量达到日均2200吨,硬是在干毛巾里拧出了水。
枣矿集团盛隆公司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和波动不稳的市场环境,聚焦现场管理、节约挖潜、产销协同,坚持以产量任务为目标,不断强化工艺质量管理,优化生产配煤组织,一系列措施得到实效,实现了产品质量稳定可控,全年生产附加值更高的准一级焦的产量96.8万吨,同比增幅达17.55%,生产焦炭167万吨,甲醇17.66万吨。
内蒙古荣信化工在能源集团首家启动“智能工厂”建设,推动传统煤化工生产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挖潜创新创效项目深入开展,全年余热回收发电、副产品外销、税收筹划等渠道累计实现创效约3.6亿元,主要产品产量突破210万吨,完成公司“十年三步走”的第一阶段目标……
亮眼成绩单的取得离不开山东能源集团化工人的忠诚与担当、智慧与汗水,更离不开山东能源集团联合重组后的整合效应和大力实施管理、市场、资源、人员、产业、区域“六大协同”效应。
2020年10月中旬,兖矿鲁南化工高端化工园区内,4万吨聚甲醛装置正在满负荷生产,所用的原料就是枣矿集团滨湖煤矿的高硫煤。因煤炭含硫高,滨湖煤矿一度为市场销路犯愁,现在却成为鲁南化工“营养丰富”的原料。每年20万吨的高硫煤,在鲁南化工转化为被业内称为“赛钢”的高端新材料“聚甲醛”,产品附加值翻了4倍。
兖矿集团和山东能源集团联合重组实现技术与产能的强强联合,形成了生产流程中的协同效应,滨湖煤矿高硫煤从销路难到“不愁嫁”只是该集团板块协同、优势互补的缩影之一。
“下步,山东能源集团将全面优化提升化工产业产品价值链,打造省内高端化工新材料深加工基地,培育壮大省外化工原料生产基地,做到1+1>2的倍数效应、乘数效应、几何效应。”山东能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希勇说。(范兴驰、李楠楠、曹士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