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培业态 创品牌 乡村产业成助力乡村振兴新引擎
发布时间:2021-01-18 14:18:2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杨闲冬、秦荣洲、晓嘉 | 责任编辑:李媛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近年来,南昌市紧扣乡村产业振兴目标,以都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为抓手,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围绕乡村重点产业发展、新型业态培育和新型模式探索,谋布局、搭平台、抓龙头、培业态、创品牌、强招商,聚集资源要素,强化创新引领,扎实推进了各项措施落地落实,乡村产业取得积极成效,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围绕“一环两谷四区”推进都市现代农业优化布局
走进现代科技化农业综合体——南昌县塘南镇工控陌上园,欧洲进口玻璃温室大棚内暖意融融。
工控陌上园工作人员正在剪枝 (摄影:晓嘉)
不同于普通的温室大棚,这里的每一株番茄都种在名叫“岩棉块”的培养基中。岩棉块里通着一根黑色滴管,精准提供养料和水分。温室专用加热系统、高压喷雾系统、智能化施肥系统、潮汐苗盘系统、二氧化碳施肥系统等温室配套设施,都为番茄生长提供了智能化保障。普通大棚种植番茄,一般每年种两茬,每茬植株能长到三四米,而用岩棉栽培模式种植的番茄几乎可以无限生长,在植株的寿命周期内,植株能长到10米多高,这样就减少一个种植培育期,产量就大大提升了,每平米年产量可达50公斤左右。
园区还种植了白草莓 (摄影:晓嘉)
据介绍,园区还种植了草莓、彩椒、黄瓜、甜瓜等蔬菜瓜果,年产量均在50吨,是普通大棚的3倍。
员工查看鱼苗生长情况 (摄影:晓嘉)
此外,产业园内还有鱼菜共生立体养殖工厂。鱼菜共生立体生态养殖技术,把水产养殖与蔬菜生产这两种原本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科学的协同共生,从而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能正常成长的生态共生效应。
清理水培蔬菜 (摄影:晓嘉)
据悉,该产业园围绕农业绿谷、科创智谷、生态悠谷三大版块,以“三谷发散式”圈层结构对应一、二、三产,按照一产二产三产“三产融合”,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总体要求,遵循“农田田园化、产业融合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路径,以高科技绿色蔬菜培育技术为立足点、以休闲体验式观光农业为助推器,全面打造南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田园综合体。
数字智慧农业是南昌市“农业+”多业态发展态势中的其中之一,智慧农业在赋能农业现代化发展中起到了显著作用。
进贤城投智慧农业园番茄种植 (摄影:晓嘉)
在位于进贤县罗溪镇辖区内的进贤城投智慧农业园内,这里所有软硬件设施都围绕番茄植株的生长需求而设计,为植物营造最佳生长环境,单平方番茄产量达到75公斤,是传统日光温室的5倍。
园区刘子安经理展示通过手机远程操控温室里的设备 (摄影:晓嘉)
“温室里面的加热、滴灌系统、硫磺熏蒸等设备都可以随时随地在我的手机上操控。”进贤城投智慧农业园基地经理刘子安正在展示如何通过手机远程操控温室里的设备。”这套系统在万物互联的基础上,嵌套了温室里的种植技术,在种植技术上又综合了江西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种植的品种、现阶段植物的性状等因素来调整。
园区员工正在包装西红柿 (摄影:晓嘉)
据了解,该项目于2020年10月建成投产。达产后,年产番茄约4900吨,亩产约十万斤,产品全部通过阿里巴巴旗下、盒马鲜生品牌进行线上销售,年产值4500余万元,实现利润1600余万元。
进贤城投智慧农业园项目 (摄影:晓嘉)
从南昌市农业农村局获悉,南昌市大力发展都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掘乡村新功能新价值,催生新产业新业态,呈现中央厨房、基地直供、网络直销、电商、会员农业、休闲康养、创意农业、数字智慧农业等“农业+”多业态发展态势。数据显示,2020年南昌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营业收入超过36亿元,吸引1300万人次到乡村休闲度假,带动农户1.27万户,吸纳就业2.23万人。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乡村产业的领头羊
近年来,南昌市已成为江西省的种子集散中心,全省用种量60%的水稻和70%的蔬菜种子都由南昌发出。江西科源种业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翘楚。该公司2个品种已通过国家审定,占江西国审品种数量的50%。
科源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左科生介绍公司情况 (摄影:晓嘉)
“由公司供应稻种的江西水稻种植大户全部种植两季水稻,而且所产水稻每百斤增收100元。”江西科源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左科生说。公司持续不断的高额投入是研发体系建设和育种创新的保障。近年来,公司研发投入逐年增加,,2019年研发投入达到1535万元,占营业收入的9.81%。从2015年开始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在8~10%。2018-2020年,公司参加江西省早稻早中熟组预(区)试,连续三年品质达部优2级,,终结了江西早稻无优质稻的记录。左科生表示,在新的一年,公司将致力于铸造南昌种业“芯片”,成为中国高品质原粮种子供应商。
公司生产车间场景(摄影:晓嘉)
据悉,江西科源种业有限公司是集水稻、玉米等农作物新品种选育、生产、推广为一体的现代农业高科技企业,创建于2006年,是“华智水稻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股东单位,中国种子协会会员及水稻产业分会理事单位,江西省种子协会副会长单位,江西省作物学会和遗传学会理事单位。
工作人员查看优良水稻育种情况 (摄影:晓嘉)
从南昌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截至目前,南昌市共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85家,其中国家级13家,占全省1/4,省级以上131家,占全省近1/7,逐步构建起国家、省、市三级梯队。
江西煌上煌集团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摄影:晓嘉)
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国绿色食品示范企业、江西省高新技术企业,,江西煌上煌集团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煌上煌”)始创于1999年,是一家以畜禽肉制品加工为主的食品加工企业,2012年9月5日成功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成为酱卤肉制品行业第一股。
煌上煌酱卤博物馆 (摄影:晓嘉)
“煌上煌”被列为第三批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是全国绿色食品示范企业,在全国拥有占地1000多亩的食品工业园和家禽屠宰深加工厂区,年屠宰肉禽能力3000万羽,肉制品加工能力4.2万吨。
煌上煌酱卤博物馆 (摄影:晓嘉)
“煌上煌”通过“公司+农户+合作社”模式在江西省连接培育了27个肉鸭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3万余户;通过加盟连锁店模式带动3000户老百姓从事终端零售,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为全国社会扶贫先进集体。江西煌上煌公司总经办主任廖宇舟表示,公司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是“千城万店,百亿销售”。
从南昌市农业农村局提供的资料显示,2020年省级以上龙头企业销售收入2463.3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带动51.91万农户进入大市场。4家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煌上煌首次破百亿)。8家龙头企业入选全国农业企业500强,占全省1/3以上,产值占全省超8成。
下一步,南昌市农业农村局将继续优化乡村产业布局,高标准抓好乡村产业“一二三四五”工程落实(即紧扣一条主线、抓住两个关键、搭建三组平台、突出四项重点、力求“五大进展”),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农业价值,做大乡村特色产业拓宽产业门类,做精休闲农业拓展农业功能,做优乡村新型服务业丰富业态类型,做实乡村产业链提升产业价值,聚力做好园区提质、加工增效、特色提质、平台打造、融合提速、业态创新、招商扩面等重点工作推进,努力将乡村产业打造成为南昌市发展乡村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杨闲冬、秦荣洲、晓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