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与济南高新区共成长 | 齐鲁制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

发布时间:2021-02-02 13:43:0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王颖军 | 责任编辑:李星

当前,决定一家企业能走多远的,是它的科技创新能力,而不是产业规模。高新技术企业一个最显著的特征是以科技求发展,高度重视研发。1月底,济南高新区党群工作部组织多家媒体走进齐鲁制药生物制药产业园,探寻这家老牌药企高质量发展的秘诀。

齐鲁制药展厅里的研发投入柱状图,清晰地标示着企业逐年上升的研发投入,研发费强度由2003年的2.9%上升到2020年的9.6%,2020年研发投入18.4亿元。

这便是主要秘诀。

坚持创新驱动战略,研发实力居国内同行业前三

齐鲁制药是济南市最早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之一,于2003年纳入高新区行政区划。2003年至2020年,齐鲁制药公司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18亿元,平均每年以18.7%的速度递增;累计纳税78.4亿元,平均每年递增12.3%;累计固定资产投资39亿元,平均每年增长12%;研发费投入平均每年增速达25%,研发费强度由2003年的5.99%上升为2020年的14.44%。

在竞争激烈的医药行业,尤其是我国化药、生物药仍处于追赶阶段的今天,齐鲁制药近40年坚持创新驱动战略,研发实力居国内同行业前三,夯实了牢固的发展基石。其30多个药物国内首家或独家上市,已获授权发明专利374项,14项PCT申请在美国、欧洲、加拿大、日本、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获得24项授权。2019年末,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物获批,是国内首家以原研贝伐珠单抗为参照药、按照生物类似药途径研发和申报生产的产品,是国内获批的首个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上市一年即实现单产品销售收入18亿元。同年,齐鲁制药紧跟国际创新药物发展趋势,建立了中美联动五大研发平台,整合全球优质资源,持续开发“全球新”“全球好”药物。在肿瘤、感染、肝病、自身免疫、代谢疾病等未被满足重大疾病领域已布局了完善的创新药物产品线,其中11项在中国、美国申报临床,5个处于一期、二期和三期临床试验,50余个项目加速推进。未来数年,将有多个创新药物推上市场。在2020年,齐鲁制药获批上市了涉及肿瘤和心脑血管领域的19个新产品,为公司后续发展注入了活力。

着力打造“齐鲁”精品,立志做大做强民族医药

秉持企业的百万分之一就是患者的百分之百的管理理念,齐鲁制药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质量管理体系,在国内首家通过美国FDA、欧盟EDQM等认证。产品出口多个国家和地区,继2016年首次实现制剂出口美国市场后,到目前为止多个制剂产品稳定出口北美、日本、澳大利亚等法规国家,注射用头孢吡肟、索利那新片在美市场占有率第一;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头孢他啶英国市场占有率第一;头孢制剂系列澳大利亚市场占有率居首位,部分产品占有率超90%。

开展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可降低患者的用药费用、提高药品质量和疗效、节省医保资金、促进医药行业创新发展,自2016年开展一致性评价以来,齐鲁制药集团就把此项工作放在企业研发工作的重要位置,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开展科研攻关。截至目前,齐鲁制药已有53个产品通过一致性评价,其中28个为国内首家,申报数量、速度、获批数量居同行业前列。

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给企业提供了公平公正的竞争平台,引导企业有序竞争,促进医药行业健康发展。齐鲁制药一直积极参与带量采购工作,自2019年9月24日的集采,到2020年8月20日的第三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齐鲁制药已累计中标13个品种(还有4个品种为海南工厂生产),优质优价,做老百姓用得起的国产好药是齐鲁制药的工作目标之一,公司不断在生产工艺革新、信息化与智能化管理、精细化生产等方面下功夫,在保证质量前提下持续降低成本,凭此优势,齐鲁制药能够在历次投标中报出有竞争力的价格,引领了仿制药价格下降,提高患者用药可及性、降低用药负担的政策落地。齐鲁制药坚守“以患者为亲人,全员全过程守护药品质量”的理念,在仿制药立项之初就以“质量和疗效与原研产品一致”为目标,采用逆向工程,多批次、多层次解析原研药,确定产品开发目标和关键质量属性,在原料、配方、工艺等方面确保质量稳定性,实施严格规范的GMP体系、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制定高于国家标准的内控标准,建立严格规范的质量控制机构和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以“做强做大民族医药,将药瓶子攥在自己手中”为使命,报效国家、造福社会。

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成为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动力源

高新区作为济南市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的生物医药产业主要承载区,叠加综合保税区、自贸试验区的优势,与齐鲁制药致力科技创新和国际化发展的战略极为契合。

位于新泺大街317号、占地面积约100亩的齐鲁制药“高新厂区”于2006年竣工投产,十多年间,陆续建成了10个生产车间,18条生产线,共计生产78个产品,265个规格,享誉欧美等法规市场的注射剂和口服固体制剂产品皆产自这里。

2017年7月,济南千亿生物医药产业“重器”,占地1200亩、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的齐鲁制药生物医药产业园在高新区揭幕投产,此项目一期工程自2015年开始建设,历时两年半、投资30多亿元,项目以“2020年中国医药标杆企业”为目标,符合美国cGMP标准,是齐鲁制药投资金额最大、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最高、自动化程度和工艺水平最先进的复合型项目。此项目的顺利投产,预示着齐鲁制药稳步迈进了国际化发展轨道。

目前,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呈现集群式发展,已经形成由齐鲁制药生物医药产业园、银丰生命科学城、迪亚产业园组成的园区集群,初步建立起龙头企业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中小企业做好细分领域、产业结构快速转型升级的生态布局。

齐鲁制药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济南高新区先后推出了一系列的惠企政策,齐鲁制药是高新区创新改革和高速发展的见证者和受益者。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建立了生物医药工作专班,派专人负责对接企业的生产、经营、销售、建设等各个环节,提供专业化服务。今年第一次联席会就将在齐鲁制药现场召开,高新区各相关部门共同讨论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措施,解决企业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

据介绍,齐鲁制药“十四五”规划继续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制定了到2025年末,实现经济总量在2020年基础上翻一番的总目标,将继续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在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生物药生产线、高端冻干制剂生产线,确保单抗产能全国第一的目标;平均每年将有20余个新产品获批上市,创新药、生物药将加速上市。在“国际、国内经济双循环”战略引领下,重点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跻身国内医药企业前茅,融入世界医药创新发展体系,用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惠及全球病患,用实力践行“造最好的药,用科技表达我们的爱”的历史使命,更将成为高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王颖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