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礼齐鲁看党建丨泰安高铁社区:推行“家门口”服务,构筑城市基层治理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1-02-07 11:10:5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张大可 | 责任编辑:李星

编者按:城市治理,重心在基层,关键在党组织。城市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城市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2020年6月,山东省委组织部印发《山东省城市基层党建全域提升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得到创新发展。“巡礼齐鲁看党建”专题报道聚焦抓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创新突破和先进做法,提炼城市基层党建的“山东经验”,展现作为东部地区城市基层党建全域推进试点省份的责任担当。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近年来,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建设进入快车道,城区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建小区越来越多,人口聚集越来越快,各类组织不断涌现,群众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如何以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城市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成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课题。泰安市岱岳区把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坚持“党建+服务”理念,按照“街道联合体实体化服务运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辐射带动、小区党群服务驿站支撑”的工作思路,探索打造“家门口”服务体系,推动全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实现版块突破、融合推进、共建共享、全域提升。

华新新干线小区隶属于泰安市岱岳区粥店街道高铁社区,位于中心城区西部,北依五岳之首泰山,距离泰安高铁站仅有500米,现建成居民楼9栋,已入住1500余户、5600余人。“这里是泰安新近崛起的西部新城,前几年还是建筑散乱、环境较差的城中村,如今周围栋栋高楼拔地而起,发展迅速,人口不断积聚。”说起近几年翻天覆地的变化,华新新干线小区党支部书记、党群服务驿站站长和峰略显兴奋,“华新新干线小区的业主以年轻人居多,25-35岁年龄段的占90%以上,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公共服务匮乏的问题日渐显露。年轻人面临着学习、就业、子女教育等问题,需求多样、强烈,但距离最近的高铁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有2公里以上,办事非常不方便。”

“在服务城市居民群众的工作中,新建居民小区存在着一系列的薄弱环节,概括起来就是远、散、虚。虽然每个街道、社区都设立了党群服务中心,但由于区域大、居民小区分散,很多小区居民享受不到便捷的服务;各街道、社区都有一些服务功能和资源,但分散在各个条线,缺乏统一的服务平台,难以形成合力;有的社区牌子挂了二三十块,但很多是‘有牌子无服务’,服务不落地,群众对此有意见、有抱怨。” 如何在新建居民小区加强党的领导,开展党的工作,传播党的声音,让社区党组织的“根系”延伸到每个小区、每栋楼层?如何整合各方面资源,把服务送到群众身边,破解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的难题?

小区居民在粥店街道高铁社区党群服务站前进行文艺表演

党建引领,把组织根系扎在“家门口”

华新新干线小区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人口普查工作,按照“社区建立党委—网格建党总支—小区建立党支部—党员家庭确立中心户和示范户”的工作思路,开展“敲门”行动,摸排登记党员232名。小区成立党支部,并由社区党委成员兼任小区党支部书记,5名社区网格员下沉到小区为居民提供服务。小区内9栋楼共计16个单元全部建立“双楼长”制,区直机关党员向小区党支部报到并担任党员楼长,从小区居民中遴选退休党员、热心群众,担任所在楼栋居民楼长,并主动亮出身份,引导“红色力量”主动服务居民。

区街统筹,把服务平台建在“家门口”

华新新干线小区“家门口”服务站位于小区正门口,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共有三层,划分有便民服务、乐享书香、互动休闲、专业教育四大主题功能区域,设置文化阅读空间、早教中心、健身房、“家门口”影院等12个功能室、服务区,空间宽敞明亮、设施先进。

在文化阅读空间,孩子们跟家长进行“乐享书香”阅读活动

“这个服务站所在的三层小楼是我们社区党委向开发商积极争取的,起先他们一直以各种理由搪塞,迟迟不肯交付,我们与开发商多次协商会谈,既‘礼’又‘兵’,双管齐下,终于得到开发商的理解和配合。”提升服务水平,基础在于构建零距离、嵌入式、接地气的服务平台。2018年,泰安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中明确规定,新规划建设的城市住宅小区、旧城改造居民区开发项目,由开发建设单位无偿建设提供社区工作服务用房,产权属县(市、区)政府,由街道统一管理,社区无偿使用。但华新新干线小区开发商一直以各种理由拒绝交付办公服务用房,怎么办?岱岳区粥店街道、高铁社区、华新新干线小区党组织会同住建、规划、房管等部门,与开发商协商会谈,讲法、讲理、讲感情,让其清楚违规失信的严重后果,以及区、街依法争取社区服务用房的决心。与此同时,工作人员了解到,在该小区一期入住的12名适龄儿童没有落实小学学区,粥店街道积极与岱岳区教体局协调,将问题圆满解决,让开发商颇为感动,便主动与街道、社区联系,向小区交付了上下三层、1500多平方米的办公服务用房。2019年9月,华新新干线小区“家门口”服务站开门迎客,成为周边最接地气、最有人气的“新地标”。

有鉴于此,2020年,泰安市委组织部联合相关部门制定了《泰城城区新建住宅区配建移交城市社区工作服务用房实施办法》,要求项目落地后,开发商需要同街道办事处签订办公用房移交协议,协议里详细的明确了办公用房的面积、位置和移交时间,有力地约束了地产开发商按时按规划交付,由原来的街道办事处和社区追着开发商要服务用房,转变为开发商主动找街道提供用房。

用心用力,把优质服务送到“家门口”

针对小区距离社区服务中心远、居民办事不方便的难题,华新新干线小区在“家门口”服务站专门安装了“泰好办”,设立了一站式“代办点”,将原先需要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办理的党建、卫生、民政等基本公共服务,全部下沉到小区服务站办理。为社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公共服务。服务站每天安排2名工作人员坐班,延时办公,为群众提供7大类20项基本服务,安全开锁、卫生保洁等12个项生活咨询服务。

高标准打造的“家门口”红色电影院成为孩子们举行主题活动的乐园

为了真正实现“送服务到家”,华新新干线小区服务站工作人员每人包保1栋居民楼,轮流入户走访,为群众开展代办服务。“我们工作人员甚至可以利用中午休息、晚上下班的时间,拿着他们的材料去社区服务中心,为居民跑腿代办各项业务,提供最便捷的服务。比如为退伍军人代办拥军卡,只需要提供身份证、照片、转业证明复印件,就可以由服务站的工作人员为其代办。”

“小区内年轻业主占大多数,手机等智能设备使用率高,我们充分利用这一特点,专门建立两个‘家门口’服务微信群,实现了服务站和群众的零距离、零时差的互动交流。”不仅如此,还在小区显眼位置公布“家门口”服务热线,安排专人接听,登记转办群众需求。据统计,自服务站运行以来,已累计为群众提供服务600余次,登记转办群众诉求400多个,收集意见建议120多条。“小区居民原先需要跑到社区办理的事项,现在家门口就能办了;原先需要到社区去反映的问题,现在家门口就能解决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大大增强。”

服务站邀请市级医院的医生为小区居民免费查体

泰安市岱岳区以“共赢”的理念撬动社会资源,以市场化服务为导向,吸引各类社会资源向居民“家门口”汇聚,群众享受到了高质量服务,投资单位也宣传了企业形象,拓宽了营销渠道,实现了合作双赢。

针对新建商业小区年轻业主多、子女教育需求大的实际,岱岳区实施街道社区“文化铸魂”工程,建成一批个性化、自助式图书阅览室。高铁社区属于泰安西部新城区,没有一家成规模的书店,距离市中心最近的新华书店约6公里,“去一趟书店来回就要半天时间,非常不方便。”华新新干线小区党支部多次与新华书店进行沟通,在“家门口”服务站共建“文化阅读空间”,把服务站一层楼约600平方米的空间全部让给新华书店,由书店派专人过来运营,社区免收租金,书店让利于民,向小区居民提供赠书、打折等优惠。“不同于其他地方搞个读书角,摆几本书的老套路,我们坚持走市场化的路子,引进大型正规书店,让规模更大,图书更新,服务更专业。”如今走进阅读空间,只见各种书籍琳琅满目、排列整齐,种类齐全,多达上千册。除了正常的图书销售区,阅读空间还设有舒适的儿童阅读专区、成人阅读专区,每逢假期、周末,每天放学后,孩子们涌进来阅读空间,一下子就把这里坐满了,或捧书阅读,或做作业,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不亦乐乎。“我们的目的就是把精神食粮送到家门口,把最新颖的读书方式、最高层次的文化项目送到居民身边,暑假期间,阅读空间的人流量能达到200-300人次。”

家长带着孩子们在早教中心参加“亲子活动”

华新新干线小区刚建成时,周围没有一所幼儿园,许多业主面临着孩子入园难的问题,怎么办?“家门口”服务站与新爱婴早教中心共联共建,在服务站二楼专门开设了儿童早教中心,每个周末定期邀请早教中心的老师来这里,为适龄孩子提供免费的公开课、体验课。不仅如此,服务站还与泰安市电影公司开展合作,设立了“家门口”红色影院,高标准建设了能容纳70多人的放映厅,每周末都会免费为社区居民放映《闪闪的红星》、《小兵张嘎》、《鸡毛信》等红色电影,还有最新上映的部分影片,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我们这个放映厅是一厅多用,除了放映电影外,我们还邀请市立医院、960医院的专家到这里为社区群众做健康知识讲座,深受大家欢迎。”

服务站邀请派出所民警为居民讲解防诈骗信息

小区居民是最宝贵的资源。泰安市岱岳区以“共享”的办法挖掘内生资源,在各个社区“家门口”服务站广泛开展“达人”招募活动,引导各类“能人”脱颖而出,积极参与小区建设管理,真正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在服务站三楼,就是专门开设的“家门口”讲堂,联合社区专业工作者,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华新新干线小区业主高辉是退休的国画老师,平日赋闲在家,小区党支部书记和峰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主动伸出橄榄枝,邀请她到服务站担任国画老师,每周末为孩子们教授两个小时的课程,让小区的孩子们从小就能得到传统艺术的熏陶。“我们邀请瑜伽老师做教练,邀请司法人员、专业律师为群众提供纠纷化解、矛盾调解、法律援助等服务,推动自治、法治、德治在小区落地生根。引进泰安市救助站、慈善联盟、红十字会等社会公益机构和‘老园丁’、专业社工等社会力量,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有力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居民在服务站三楼进行书画创作

泰安市岱岳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大力推行“家门口”服务,始终将基本服务融入到群众日常生活与休闲之中,将日常管理体现在就近、便利的基本服务之中,增强了居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带动了基层干部职能作风转变,提升了城市基层治理水平,构建起需求更加多样、服务更加完备,融合共治、精准精细的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张大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