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幼教人才培养全科教育赋能乡村振兴战略

发布时间:2021-03-16 08:59:0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孙英俊 | 责任编辑:李媛

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点工作,是新时代乡村现代化的新起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教育。农村学前教育是农村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农村学前教育在乡村人才振兴、文化振兴和产业振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学前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根基,有质量的农村学前教育有助于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优质后备力量。目前农村优质幼教师资严重匮乏,制约着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中职幼教人才培养在加大农村优质幼儿教师的培养和输送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职幼教人才培养的征程中,浙江省杭州市闲林职业高级中学的“全科教育”实践初现光芒。

杭州市闲林职业高级中学(以下简称“闲林职高”)位于余杭区闲林街道,作为西溪湿地之畔的一颗明珠,办学50余年来依然散发着熠熠光辉。校园里随处可体味到“湿地文化”底蕴。通过微缩景观模拟湿地,更通过细微之处的匠心独运,将湿地基因根植在每一面墙壁、每一株花草里。这里既有“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趣味,又有“几转曲桥忽现”的惊喜,更有“容膝茆堂好读书”的自在……五十余载栉风沐雨,半世纪风雨兼程。

在湿地文化的统领下,闲林职高建立了融合自然与人文、学校与社会的湿地文化课程体系,建立了自然即课程、生活及课程、自我及课程的现代课程生态观。基于课程体系,学校还进一步深化课堂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结合教学大纲和学校课程,改善学生的学习面貌,提高学习效率。而在湿地文化引领下,学校教职工也以“包容、润泽”教风为导向,立足课堂、紧跟形势、敢于创新,积极探索适合学生及专业发展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全面提升教学教育质量。

以“正其行、清其心、和其性、雅其形”为德育工作创新式践行模式,以“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为己任,从课堂育人、活动育人、文化育人等方面构建学校绿色德育体系,培养品清、行正、志雅、心善的学生。可以说,闲林职高为学生“中职梦”披荆斩棘,不断创新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践行着让每一位学生“升学有望,就业有路”的承诺,走出了一条特色治学之路,让学生成就最好的自己。

50余年征程,一代代闲林职高教职工将这句教学理念一以贯之。50余年,风霜雪雨,辉煌灿烂。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是用信念和智慧写就的篇章。近年来,闲林职高以浙江省高水平专业学校契机,着力打造学校办学特色,让核心素养教育回归教育本质,伴随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如今,以全新的面貌蓄势待发,秉承“循自然,尽其才”的办学理念,积极探索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乡村振兴关键在于振兴农村教育,农村教育更以学前儿童教育为始点。考虑到城市改造、农村城镇化建设、移民搬迁、新开发区建设、园所升级换代等因素,未来可能新增八万到十万所左右幼儿园。闲林职高基于30余年学教育专业办学历程,以“乡村振兴战略”供给侧办学视角对乡村幼教人才培养加以聚焦,以“全科教育”打造适应未来岗位能力需求下的新型幼教才,着力解决现有中职幼教人才培养的不全面、不聚焦、不适应等缺陷。作为学校的“金牌”专业,学前教育开设35年来,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幼儿园教师和保教人员,被誉为“余杭区幼儿教师的摇篮”。2016年,闲林职高成立了以“学前教育青年教师”为班底的“蒙学团”,积极探索“全科教育”中职幼教人才培养。

全科教育不是在一节课中进行多学科知识碎片式的叠加,也不是一种包班制,授课者更不是一种全能型教师。全科教育是针对分科教育而提出的,是一种理念上的关照,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全”是一种价值判断,“科”是学科适应学生。全科教育过程是从学生、学科和岗位三个维度,通过学科跨界、学科关照、学科融合,实现知识与技能的连续性、完整性、复合性以及可持续性,最终让学生适应未来岗位能力要求。全科教育通过学科跨界、学科融合,实现知识与技能的连续性、完整性、复合性,最终让学生养成“将来应用于工作的能力和习惯”。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软实力,具备全科教育理念的教师是全科教育有效推进的中坚力量。全科教育引领下的教师专业化成长要求教师要通过自主学习和专业培训,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努力成为专家型或学者型教师。国家对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新要求,新时代下学前教育发展的新特点,为学前专业改革提供了新思路,为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提供了新方向。全科教育理念下幼儿教师是按照综合性人才培养理念培养出来的具有能够从事学前教育研究与管理的学前教育人才。这种人才具有素质高、现代教育理念强和富有创新精神等特点。其要求熟练掌握与幼儿教育保育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在学科领域具有较强的学科教育教学能力,能够按照学前阶段的教育要求完成各项教育目标。基于学前教育和岗位职责的特点,全科教育理念下的幼儿教师不仅要掌握跨专业知识,还要具备渊博的知识理论、成熟的教育实践能力,在实际教育过程中能够不断反思以促进自主专业发展,促进自身各方面均衡发展。

开展中职幼教人才全科教育的意义有三,其一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其二符合教师成长需要,其三匹配中职幼教专业学生学情。具体表现如下:

全科教育能够缓解知识碎片化问题。现如今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学生可以轻而易举在互联网平台上找到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料,只需将手机、平板电脑捧在手里轻轻点播,海量信息就跃然于屏幕之上。网络在方便快捷地为网民提供资讯的同时,带来的知识碎片化问题不容小觑,尤其是对于知识架构尚未完善的中职学生而言,情况复杂。全科教育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知识的广度和及时性,将生活中零散知识切入教学,通过全科教育加以知识串联,构建完整知识体系。

全科教育能够优化幼儿园一线教师。随着社会对幼儿教育的重视,幼儿园一线教师的能力提升面临极大挑战,具有全科教育理念及教育能力的幼儿教师需求量大幅度提升。因此,中职幼教人才培养要为一线幼儿教育把好培养关。开展中职幼教人才全科培养有利于优化幼儿园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打通专业壁垒,实现科目融合。同时,也有利于幼儿教师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间接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全科教育助力教师丰富自身专业知识。在中职幼教人才培养过程中,现行的课程设置存在知识断层现象。如将物理与数学分开授课,但是二者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物理的学习是以数学运算、函数代入为基础,数学的题目中不排除有物理学的身影,追及问题就是典型的物理运动现象。全科教育要求教师提升知识储备,打破原有科目壁垒,实现相互融合渗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全科教育有助于教师实现更大的价值。中职幼教人才培养的责任和使命是为社会培养一线幼儿教师或从业人员。为此,中职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身修养,才能堪当重任。学前教育专业教材不同于其他技工类,学前教育专业教材的学习内容变化较小,中职教育三年循环的往复工作性质,容易导致教师出现职业倦怠和发展停滞的现象。而基于全科教育引领下的教育教学改革要求执教教师要不断完善已有的知识架构,在变化中求发展,在革新中求超越。

全科教育能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中职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有所欠缺,全科教育凭借其与中职教育尤其是学前专业的适切性,将原本各自相互独立的知识融合在一起,以一个微小的话题导入,通过激发学生思考,在探究中不断牵引出与之相关的教学内容,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全员参与课堂活动,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将已有现象和其背后的知识性原理相结合,充分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交融,真正做到了用以学致。

全科教育关注中职学生成长中的叛逆期。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但其情绪波动的幅度也逐渐增大。面对这样的教育受众群体,在加强全员德育和心理辅导的同时,可借助全科教育理念进行全面且多角度地辅助加以推进,从而有效安抚学生的不良情绪。全科教育理念强调执教教师要不断加强心理学上的研修,尤其是儿童心理学领域的研修,在教学过程中要多观察、多倾听、多疏导,从而助力中职学生顺利度过叛逆期。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历经半个世纪的闲林职高将继续坚持“立德树人”,凸显核心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和创新能力,积极打造特色品牌,加速现代化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我们相信,当学生走出校门,闲林职高的‘烙印’将伴随他们的人生路。(孙英俊,吉林师范大学客座教授,杭州市闲林职业高级中学办公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