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消费安全,畅通消费渠道
发布时间:2021-03-18 09:47:5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蒋茶琼 | 责任编辑:李媛“3•15”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今年全国消协组织消费维权年的主题是“守护安全,畅通消费”。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营造安全便利的消费环境,畅通消费渠道,让消费者能消费、愿消费、敢消费,才能进而激发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增长。
在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一项重点工作就是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紧紧围绕改善民生拓展需求,促进消费与投资有效结合,实现供需更高水平动态平衡。稳定和扩大消费,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健全城乡流通体系,加快电商、快递进农村,扩大县乡消费。稳定增加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取消对二手车交易不合理限制,增加停车场、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加快建设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发展健康、文化、旅游、体育等服务消费。鼓励企业创新产品和服务,便利新产品市场准入,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保障小店商铺等便民服务业有序运营。运用好“互联网+”,推进线上线下更广更深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便捷舒心的服务和产品。引导平台企业合理降低商户服务费。稳步提高消费能力,改善消费环境,让居民能消费、愿消费,以促进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
消费安全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也是消费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根基和保障。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消费升级加速,以及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的出现,消费安全也暴露出新风险问题。根据中消协发布的报告:(1)夸大其词、虚假宣传、直播带货问题多;(2)未成年人大额充值打赏纠纷多;(3)大数据“杀熟”这三项成为消费投诉热点。一些领域的消费安全问题反映集中,扰乱了正常市场秩序,挫伤了群众的消费信心,成为阻碍消费持续增长的堵点。
守护消费安全防线,消费增长才有坚实基础。消费安全无小事,监管责任重如山。治理消费安全问题,要坚持问题导向,重点围绕预付式消费、个人信息保护、汽车消费维权等诉求急迫的难点,切实抓住共享式消费、虚假宣传、直播带货、未成年人大额充值打赏、大数据“杀熟”等热点问题,做好消费维权舆情监测分析,建立健全高效便捷的投诉举报处理和反馈机制,不断推进消费规则完善,构建规范的消费环境。与此同时,广大消费者也需加强对消费安全知识的学习,提升消费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积极推动消费安全协同共治。
诚信是立身之本。要想取得长足发展,广大经营者要自觉落实好主体责任,自主增强守法意识、文明诚信意识和优质服务意识,自发积极履行“放心消费承诺践诺”行动,守好底线,守正保质、守信营销、守法从商,优化服务,让广大消费者吃得安心、买得放心、用得舒心。守护消费安全永远在路上,畅通消费渠道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当消费在安全轨道上实现高质量增长,就能为更高水平经济循环提供强劲动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蒋茶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