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区助力内蒙古突泉县脱贫摘帽 密码“2355”,脱贫攻坚攒“家底”

发布时间:2021-03-19 12:54:0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辛文 | 责任编辑:李媛

房山区与对口帮扶的突泉县共创了“2355”资产运营模式,荣获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并在全国巡回宣讲。截至2020年底,突泉县到村扶贫资产合计5.55亿元,其中由突泉县扶贫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代为管理运营的资产4.08亿元,累计增加村集体收入8716.8万元,推动188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益每村增加17万元以上,每年开发公益性岗位近4000个,帮助贫困户改良牛羊等优质牲畜品种10余万头只。

聚美恒果四季采摘园雇佣贫困户务工增收

“2”:扶贫资金有来源有去处

脱贫密码中的2指的是“双向追踪”,从资产界定和资产轨迹两个方面,解决扶贫资金从哪里来和到哪里去的两个问题:横向厘清资产界定属性,将扶贫专项、县级整合、京蒙协作、社会福利彩票基金、社会帮扶等由当地扶贫部门管理的资金形成的资产纳入管理范围。纵向查找资产轨迹落点,以资金走向为主线,精准定位资金所形成资产的最终位置,在全县范围建立扶贫资产动态管理台帐,实现扶贫资产底数清晰。截至2020年底,已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3亿元,形成各类扶贫资产12.3亿元。

寄养在天兴奶牛公司的奶牛

“3”:明确职责扶贫工作有人管

“三级定责”解决按层级分责的问题:县级统管确定突泉县扶贫办为全县扶贫资产管理牵头部门,其他各相关行业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协同配合、统筹推进,抓好工作落实;乡镇辖管以属地管理为原则,落实各乡镇对确权到辖区内扶贫资产管理责任;村级直管明确村委会对村级资产、到户资产的直管责任,鼓励农户履行扶贫资产监督管理义务,让农户成为扶贫资产管理的参与者、监督者、知情者。

资产收益让贫困户零风险收益

“5”:“五权明置”管理有方法

五权包括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监督权和处置权。在扶贫资产管理中,双方明确了五权的适用对象,保障了每一笔资产用在“刀刃”上。

首先,确定所有权。发放资产确权书、收取遵守资产管理承诺书,确保资产权责明确。其次,规范经营权。坚持“三个必须”,即必须全程防控风险,活体经营资产管理推行保险全覆盖,合作经营资产管理推行担保全覆盖;必须规范决策程序;必须确保绩效达标,原则上资产年收益率不得低于资产总额的8%。再次,保障收益权。扶贫资产收益归资产所有权者所有,由所有权者分配。然后,落实监督权。对扶贫资产移交确权、经营运行、收益分配、后期管护维护等环节进行全程监督。最后,审批处置权。资产所有者处置扶贫资产必须履行上一级审批程序。在确权过程中,所有权者向确权单位递交承诺书,约定资产所有者不得私自处置扶贫资产,确需处置的经上一级审批后方可处置,处置所得仍须用于建设扶贫资产。

贫困户在韩建河山管业突泉分公司务工增收

“5”:“五化运营”展活力、注动力

有了资金,明确了目标,掌握了方法,房山区和突泉县着手攻克下一个难点,让资产流动起来,用财富创造财富。

在突泉县成立扶贫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对部分村级扶贫资产运营管理,实现资产经营专业化、规模化。将助力农牧业产业化作为扶贫资产运营主攻方向,以庭院经济和村集体经济为代表的特色扶贫产业等全县发展主导产业,实现集中力量办大事。公司以合作方式运营的扶贫资产,全部履行“一定一招四查两审一决议”流程,确保扶贫资产运营程序科学规范,决策科学严谨。采取五方协议、他权抵押、财产保险、驻企监管、共管账户、第三方评估等叠加防控措施,实现风险防控全覆盖。收益分配按照村级资产投入比例进行分配,充分保护资产所有权者合法权益,实现收益使用精准、持续惠农。

手记:脱贫,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突泉县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2018年,突泉县和北京市房山区建立结对帮扶关系,正式启动扶贫资产规范化管理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房山区与突泉县共创了“2355”资产运营模式,底数清、用途明、权责实、有后劲,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脱贫密码”,既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又攒下了丰厚的“家底”。(图片及供稿: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