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型”作业模式助推“生命体”班组建设
发布时间:2021-03-23 13:17:1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王和斌 | 责任编辑:李星近年来,国网丰县供电公司遵循“人本、开放、智慧、创造”的理念,将“以人为本”思想贯穿到班组建设的各个环节,充分依靠职工,将班组职工作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力量。变电二次检修班作为试点,在5G、大数据、云平台等新技术的支撑下,在实践中进行价值创造、自我驱动、创新创效,打造“智慧型”作业模式,不断缩短变电站设备故障抢修时限,完成了由卓越执行的“细胞”向充满活力“生命体”的转变。
智慧型设备信息管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电网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运行维护人员的工作量与工作难度。目前,运维班组面临人员减少、管理维护站点增多、设备信息量成倍增长、设备状态、评价等动态化信息无法及时掌控等难点,国网丰县供电公司变电二次检修班利用二维码在大信息量储存与移动终端的良好互动等方面的优异性能,将变电站设备台账、一次设备机构及电气图纸、二次操作回路及信号回路图纸和可能发生的故障类型以二维码的方式进行信息储存及动态更新,合理有效地缓解可靠性要求提升及设备增加带来的运维人员工作量大的问题。二维码在变电设备管理中可实现查询基本信息、定位设备、查阅详细台账信息、安装图、巡视指导书、操作要点等信息、调阅维护要求和说明、设备操作提示、登记复查缺陷等功能,可以让运行人员在第一时间到达事故现场后,即按照索引进行故障原因分析判断,对简易的缺陷进行快速处理,对相对复杂的故障进行初期判断,从而丰富检修人员获取到的事故信息,有效缩短故障处理时限
智慧型远程运检模式
丰县公司变电二次检修班所辖110千伏变电站14座(包含5所智能站)、35千伏变电站10座,24所变电站距离工区平均距离为16.5公里,单程平均时间为27.6分钟,往返平均时间为55.2分钟。在处理简易缺陷时,往往会出现路程时间大于检修时间的情况。另外,因事前对现场现状不了解,检修所需仪器、设备、元件等工具未携带,致使检修人员返程再前往目标变电站,或是从工区派送,大大增加了故障缺陷的持续时间。二次检修班由“5G远程技术”展开联想,构建出“智慧型”运检模式,利用头戴式、胸戴式摄像设备,开发线上协同工作平台,将画面影像落实在移动设备和电子屏幕上,做到实时、高清、多方、音频的交融。缺陷处理时在线的技术指导作为“大脑”,新开发的设备平台作为“眼睛”和“耳朵”,现场工作人员作为操作的“手”,实现“一个班组出工,两个员工在场”,即可在后方技术支持的条件下快速完成缺陷消除或事故处理工作。同时,班组将抢修车辆配备多个专业所需的设备、工具、元器件,打造成多功能工程车,避免因工具缺失造成故障抢修时间的延迟。
通过设备二维码智慧信息管理和5G大数据智慧运检模式的应用,不仅可以减少事故处理的时间,提高抢修效率,还可以实现多方协同、多方联动,运维人员在发现缺陷后可在后方检修人员的指导下提前介入简单的检修工作,在跨班组、跨专业的学习和实践中,切实提高专业素养和实操能力,练就“一专多能”本领,为推进“运检一体化”工作进程打下坚实基础。(王和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