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三破除”

发布时间:2021-03-31 12:46:0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张沙沙、刘迎辉、丁屹 | 责任编辑:李星

随着一个单位的快速发展,职工自信心会显著提升,获得感和自豪感明显增强,对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的信心越来越足,但越在此时,越要注意破除影响发展的不良思想。

需要破除“小富即满”的思想。每个岗位,都有自身的任务,如期完成主要目标任务,“一俊遮百丑”,其他短板工作会被“遮”住。如果对基础市场是否完全受控,人员思想是否完全稳定,整体管理是否流畅运行,整体发展会不会再大起大落等方面,缺乏精益求精的管理和探索精神,那么企业的发展就谈不上高质量。“高质量”发展,是向市场发展要高质量,是向市场管控要高质量,也是向基础管理要高质量,并不是某一个环节完成任务指标,就认为取得了整体的高质量。这中间,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存在短板,需要的是单位的整体高质量发展。“小富即满”的思想,其实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随着新形势的发展,必将逐渐脱离高质量发展轨道。

需要破除“闭门造车”的观念。纵向比较,目前单位的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横向比较,或者拿到全国全省范围内比较,取得的成果大部分并没有进入先进行列,有一些甚至存在落后的状态。改变这种状态,全体员工需要打开自身的视野,“跳出杞县看杞县”,向着“更高质量”发展。首先需要了解高质量的市场状态、高质量的管理模式、高质量的人员队伍,并探索它们之间是如何相互运转、相互作用的,不能“闭门造车”,闷头打造自己认为的“高质量”。要坚决摈弃老经验、因循守旧的老思想,要学会“新”,用创新思维研究谋划推动工作。

需要破除“不求甚解”的态度。近日学习了一篇文章,名为《离开了单位,你什么都不是》。其中文章中有一句是“你是靠什么赢得社会的尊重?——那就是单位。没有单位你什么都不是。”有人评论指出,“单位不过是与你签订了劳动合同后,你可以依法工作的地方。而要赢得尊重,主要靠能力,靠成果。”我赞同这个说法,因为一个有能力、有成果的职工,即使离开了单位,也能找到其他不错的工作。但从另一方面,离开单位之后的成功,是不是从侧面也说明了这个职工在单位时并不是天天只当“吃瓜群众”,而是积极提升自我,紧跟新形势、新时代需求,靠的是对工作的“精雕细琢”和“精益求精”,靠的是用学习到的知识开阔了自己的眼界,靠的是对工作的高度重视和认真谋划,并用尽全力做好做细做实。无论在任何岗位,都有“在其位,谋某政”的职业要求。那么对上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也需要在理解深、理解透的基础上,人人拓展思路,思考“如何干才能更进一步,如何做才能精益求精,如何走才能越走越顺”,而不是“推一步动一步,甚至推了也不动”,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正所谓业精于勤,不因事小而不为;分清主次,不因事杂而乱为;勇于担当,不因事难而怕为。学习是人生永恒的课题,要坚持从学习入手,提高业务能力,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今年是党史学习教育年,党史学习是一项重要政治学习任务,同时市局也提出了“三种精神”的学习,这“三种精神”分别是“雷锋精神、铁人精神、焦裕禄精神”,我们要在工作中充分开展学习,用学习成果指导工作实践,“学而不止,高而愈下”,才能在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中实现自身价值,才能在行业形势转变的浪潮中站稳脚跟,才能为谱写杞县烟草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出谋划策、贡献力量。(供稿:开封市杞县烟草专卖局  张沙沙、刘迎辉、丁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