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丹阳市: “眼镜之都”有了团体标准,提档升级靓了“城市名片”
发布时间:2021-04-01 16:05:1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袁红锦 | 责任编辑:李星“戴丹阳眼镜,看美丽中国”。作为“中国眼镜之都”的江苏省丹阳市,近几年来围绕产业提档升级,通过丹阳市眼镜商会团体标准建设的引领,着力打造“丹阳眼镜”区域品牌,不断提升丹阳眼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叫响了这一特色产业的金字招牌,让丹阳这个齐梁帝王故里成为享誉海内外的“眼镜之都”。
眼镜产业,成为丹阳最靓丽的“城市名片”
经过近五十年的发展,眼镜产业已成为丹阳支柱产业之一,也是该市最靓丽的一张城市名片。其较完善的产业链及社会化分工、规模化配套、上下衔接的产业体系,已形成突出的行业优势、鲜明的产业特色,产业及相关配套的工贸企业1600多家,行业从业人员近5万人,产品涵盖眼镜产业各个领域,在世界眼镜行业内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截至目前,全市有76家企业通过ISO国际质量认证,丹阳眼镜行业拥有注册商标3800多个,中国驰名商标7个、省市著名商标36个。镜架年产量1亿多副,镜片年产量4亿多副,是世界最大的镜片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眼镜产品集散地和中国眼镜生产基地、国家眼镜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据统计,2020年,丹阳市眼镜工业产值超150亿元。当地海关统计,2020年丹阳眼镜进出口总值 4.64亿美元,同比增长 4.6%,占丹阳市外贸进出口总值14.95%。其中眼镜出口 4.29亿美元,同比增长4.2%,占该市出口总值15.29%。显而易见,丹阳眼镜产业的社会贡献份额持续扩大,已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眼镜商会,围绕“四好商会”创建标准倾力服务
丹阳眼镜产业能有如此辉煌业绩,与当地眼镜商会的悉心引导和热诚服务是分不开的。
丹阳市眼镜商会会长、万新集团董事长汤龙保介绍,丹阳市眼镜商会成立于1999年,目前拥有会员企业近300家。商会根据行业性质分类,依次成立了镜片委员会、镜架委员会、青年委员会三个专业委员会和司徒眼镜分会、电商分会两个分委会。
按照全国工商联“四好商会”创建标准,近年来,丹阳市眼镜商会认真开展“政治引领好、队伍建设好、服务发展好,自律规范好”为主要内容的商会建设,不断加强党建引领作用,推进商会规范化建设,发挥商会职能作用。在助推经济发展、承接政府职能转移、提供行业服务、创新社会治理、加强行业自律、扩大对外交流等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商会在大力服务会员及会员企业持续、有序、健康发展的同时,也秉承高度社会责任,积极开展和支持各项公益活动。汤龙保表示:今年眼镜商会将继续围绕“唱响品牌、开辟市场、拓展培训、扩大合作、高效服务、创新发展”上有所作为。
团体标准,助力丹阳眼镜产业提档升级叫响品牌
2015年国务院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鼓励团体标准的制定。为了帮助行业规范发展,丹阳市眼镜商会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经过严格筛选于同年12月成立了团体标准工作小组,根据国家对团体标准的有关要求,组织本领域权威专家成立起草。2016年3月15日,丹阳市眼镜商会被授予“江苏省首批团体标准试点承担单位”,成为全省地级市仅有5个试点项目之一。
2016年,近视太阳镜已成为眼镜行业的一个新的品类在市场上流通,消费者的需求趋势逐年上升,而近视太阳镜这一小品类产品一直未有标准出台,市场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证。针对这一情况,丹阳市眼镜商会决定制订首个《近视太阳镜》团体标准,委托国家眼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技术支持,历经一年多的调研、检测和意见征求后,于2017年3月底《近视太阳镜团体标准》发布实施,(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等多个部分。其中,对近视太阳镜镜片的透射比、颜色均匀性、抗冲击性能等均提出了明确要求。)通过团体标准的实施,更好地规范行业,企业按照此标准执行,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的最大权益,提升行业专业水平,加强行业整体素质。
为进一步推动行业标准的制定,丹阳市眼镜商会同步在全国标准信息平台官网上同步申请注册团体信息用户,于2017年4月28日通过审核公示期,正式成为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团体用户。获得相应团体账号,借助网络平台进一步加强团体标准管理与宣传工作。这样,团体标准工作在眼镜领域抢先拿到了“身份证”,有组织的开展起来。继江苏省团体标准试点单位之后,2018年1月,丹阳市眼镜商会通过评审又获得“国标委第二批团体标准试点单位”的称号。
根据商会持续调研,丹阳的镜片生产企业所生产的镜片中“非球面镜片”占比约60%-70%,市场暂时也没有非球面镜片的相关标准发布,生产企业所定义的“非球面镜片”质量鱼龙混杂。2018年1月,丹阳市眼镜商会通过对苏州大学、苏州明世光学以及丹阳本地的非球面镜片生产模具工厂及万新、明月等镜片规模生产公司的调研,决定推动《非球面镜片》的团体标准的编制,历经两年的调研、产品试验、论证,于2019年12月底通过并发布此项团体标准标准。此标准的制定填补了行业空缺,为将来制定《非球面镜片》国家标准提供技术依据。标准在制定调研过程中,生产企业通过专家的宣贯、产品的测试、企业之间的对比交流,无论从产品的模具开发、表面设计、质量等都有了升级的意识和调整,同时也保障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2020年11月,江苏省市监管局授予丹阳市眼镜商会发起的《非球面团体标准》为“江苏省优秀的团体标准”。
“为助推行业发展,促进眼镜企业提档升级,我们在一边试行工作中汲取经验并加以完善,譬如,请政府协调和有关职能部门联合试行等。”丹阳市眼镜商会负责人表示,团体标准是一项持续的使命,他们将继续承担引领眼镜行业标准化迈入更高水平的探路者,以标准强企,以质量强市,在产业创新升级和追求高质量发展上奋力贡献商会力量。(图片及供稿:袁红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