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船来船往民俗展览馆”扬帆向阳 梦想起航
发布时间:2021-04-20 12:40:1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书培、余波 | 责任编辑:李星红军军旗、我国第一部宪法、土地法等,你知道吗?阜阳一村民建了个民俗馆,留住红色记忆。
日前,位于阜阳颍泉区闻集镇的“船来船往民俗展览馆”,扬帆向阳,梦想起航,正式免费对外开放。
与常见的民俗馆不同,这个展览馆不但有石器、陶器、农耕用具等早些年的生产生活用品,还专门设置红色历史文化展厅,展出的有中国工农红军红十军军旗、大刀长矛、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代表合影,还有我国第一部宪法、土地法和婚姻法等。一批红色历史文物资料,一件件珍贵红色历史文物实物,成为开展爱国、爱党教育的生动教材。
据了解,这是阜阳首家上万件展品的村民自建民俗展览馆。
痴心收藏老物件,村民自建民俗馆
阜阳市颍泉“船来船往民俗展览馆”主楼四层,每层分两个展厅,共约1000余平方米,占地0.5亩,院落占地1.5亩。去年9月,经颍泉区文旅体局审批备案,馆藏展品万余件,主要以本地民俗物品、民俗资料和红色历史文化实物资料为主。第二层专门展出有红军遗物、大刀长矛等。
“我从小就喜欢老物件,从18岁开始,就留意收藏老物件,这一爱好坚持几十年了。”民俗馆负责人桑勇说,从收藏烟标开始,然后收藏火柴盒、酒瓶、邮票,到现在收藏农耕用具、旧时生活用具、红色历史文化实物资料等,只要看到老物件就想收。
在民俗馆内看到,大刀长矛摆满了两个展柜,印有“为人民服务”的碗碟成摞,石磨、各种酒坛满院子都是,红军军旗,还有我国第一部宪法、土地法和婚姻法……
进入红色文化展厅,仿佛走进时光隧道,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藏品背后都有故事
在展厅有件特别珍贵的红军遗物——中国工农红军红十军军旗,旗的左边镶白布
写有“中国工农红军红十军”字样,旗帜的中央缝着一个金黄色的大五角星,五角星内绘有镰刀和斧头图案,这面军旗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在军旗的旗裤处,用黑色笔手写有“中国工农红军红十军”,“一九三0年”字样,这面军旗,历经岁月的洗礼,旗帜略显褪色,但却依然清晰夺目。
“这面军旗是10多年前在太和清浅镇收的。”桑勇说,在清浅一农户家,看到这面旗被用来遮盖物品,仔细看是红十军军旗,他知道这是比较珍贵的红军遗物。
据主人说这面军旗是祖辈传下来的。另外,该厅还展有 《红岩》、《铁道游击队》等经典红色连环画,阜阳“四九”起义图书资料等。类似的“淘宝”经历,桑勇还有很多。桑勇说:“白天做点生意,晚上去各地淘点老物件,晚饭有时都顾不上吃。”
免费向社会开放老物件将捐献给国家
“我办这个展览馆,免费向社会开放,就是想向大家进行思想道德,乡土知识和爱国主义教育。”桑勇说,这些承载历史文化的老物件,是他十分珍视的藏品,也是为国家尽一点保护义务。“等我老了,我将这些藏品全部捐献给国家,让藏品得到最好的保护,发挥更大社会价值。”
颍泉区文广新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船来船往民俗展览馆内,有个展厅是红色历史文化主题,展出的实物资料多是建国初期,至建国后五六十年代期间的,这些展品承载着红色文化基因,是开展爱国爱党教育活动的生动课堂,除与爱国爱党有关的红色文化展品外,展览馆内还有很多价值很高的老物件,如锁类文化展区,有一把宋代的城门锁,长达96厘米,重达5公斤;明代的军用战鼓,鼓高1米,直径1.1米,此鼓虽有几百年的历史,但保存较好,敲击鼓面,仍会发出“咚咚”响声……
安徽省武术协会副主席、阜阳市武术协会名誉会长彭超华希望桑勇馆长在今后的办馆历程中,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努力提高办馆水平,为市,区,镇民俗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乡村振兴做出积极的贡献!
“展览馆里有纺花车、犁子、耙斗、升等过去使用的东西,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认识了。”村民王克军说,这些老物件在这里集中展览,年轻人参观后,可了解过去的艰苦生活,更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一张张光影斑驳的照片,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一段段传奇的红色故事,这些珍贵的红色记忆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村民自建民俗馆,免费对市民开放,这波操作,值得点赞。(图片及供稿:书培、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