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感谢信背后的帮扶故事
发布时间:2021-04-20 20:29:2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华延延 | 责任编辑:李星近日,武功县交通局收到了一名建档立卡脱贫户的感谢信。来信人名叫宋武昌,家住武功县苏坊镇铁陈村,信中,他详细叙述了自己患病后,在驻村参扶单位县交通局党委和工作队的帮扶下,从住院到出院的过程,以及脱贫攻坚期间在精准扶贫政策扶持下,生活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改变,并表达了对党和政府的感谢。
宋武昌今年52岁,肢体残疾,孤身一人。今年3月22日,他突感身体不适,因担心住院期间无人照料、合疗报销后还要自主承担部分费用,于是便在家疗养。可不到一周时间,他的病情加重,瘫卧在床。村上第一书记宁宇峰在宋武昌生病期间多次去他家里看望慰问,看到他病情加重后,迅速将他送到了县医院,不仅每天在病床前照看,还提供一日营养三餐。县交通局局长朱枰虎更是在得知宋武昌病情后,立刻送来2000元慰问金,减轻了宋武昌怕看病花钱的焦虑,并在宋武昌住院期间,持续关注关心他的病情。宋武昌住院8天,报销后剩余1040元的医药费、560元的生活费,均用慰问金进行了支付,他在住院期间一分钱都没有花。宋武昌出院后,朱枰虎又委托驻村第一书记转交1000元生活费,解决日常生活困难。“我的身体恢复得很快,病情迅速得到了好转。”宋武昌在信中感激地说道。
这只是宋武昌这些年被帮扶一抹剪影。2013年宋武昌被识别为建档立卡户前,居住的房子是一处建造了22年的旧房子。“我住的几间老房子,因年久失修檩椽腐朽,雨天漏雨,晴天掉土,院子也没有硬化,雨天一脚泥、晴天一身土。”宋武昌回忆道,因为生活拮据,他一直无力翻修,只能在屋顶覆盖塑料布遮雨,院子里垫了几块砖,他家的旧房被住建部门认定为C级危房。在武功县委书记田一泓的关心下,县交通局先后申请和筹集2.8万元资金,为宋武昌进行了住房提升改造,还硬化了院子。
除住房条件得到改善外,宋武昌生活的另一个重要变化,则是于2018年朱枰虎局长担任结对帮扶人后,帮助他再次申请到了最低生活保障金。根据武功县的标准,他的保障金从当初地每月180元,一直提升到了现在的每月360元,又帮助他连续3年申请到了社会救助金9000元。
宋武昌生活的改变,不仅仅如此,在他的帮扶纪实簿中密密麻麻记录着帮扶责任人朱枰虎自2018年10月结对帮扶以来,每年每月为宋武昌解决的系列问题,仅仅翻开2019年,就看到一系列暖心的帮扶活动:“2019年3月,开展春节“三送三帮”活动,送去米面油等慰问品和慰问金。”“2019年4月,宋武昌得到了产业奖补资金6250元,用于发展苹果1.5亩。”“2019年5月,为宋武昌送去化肥、农药等苹果树种植生产物资”……信中,宋武昌十分感激地写到,“我感谢党和政府,感谢交通局结对帮扶人朱局长和驻村工作队,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让我重获新生和希望,感谢你们。”温暖人心的帮扶让他走出了黑暗的岁月,幸福的生活本应这样,向阳而生、逐光而行!
在武功县,像宋武昌这样的建档立卡户有12779户48334人。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以最强战队促帮扶,将最好的干部派驻到一线、让最大的力量汇聚在村户,累计向一线选派结对帮扶干部5200多人,其中全县75个出列贫困村、4个贫困人口基数大和7个软弱涣散的非贫困村,常年有287名驻村干部工作在村、岗位在村。各部门主要负责人、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和队员、结对帮扶干部成为了村上脱贫攻坚工作的“主心骨”,建档立卡群众的“连心人”,大力开展为群众送政策、技术、服务,帮扶发展致富产业、解决实际困难、改善人居环境的“三送三帮”活动,将帮扶工作延展到了田间炕头,打通了精准帮扶、精准施策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了真脱贫、脱真贫。2019年全县75个贫困村实现全部出列,2020年全部建档立卡户实现全部脱贫。
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取得全面胜利后,武功县继续坚持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四个不减”要求,切实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着力推动脱贫攻坚政策举措和工作体系逐步向乡村振兴平稳过渡,坚持常态化驻村帮扶制度,驻村干部协助镇办(社区)和村一手抓巩固脱贫成果,一手谋划乡村振兴,用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脱贫攻坚胜利果实,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返贫,实现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图片及供稿:武功县扶贫开发局 华延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