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在深闺人未识:美丽德昌

发布时间:2021-04-21 14:02:3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卢泽明 | 责任编辑:李媛

(安宁河谷)

有些名字被压到了记忆的深处,上面是无尽的时间之沙。没有机缘,终会遗忘,化作虚无。整整36年,偶尔想起,从未谈起,这个与一段往事相关的名字忽然来到我的眼前。原本仅仅是个名字,现在,这个名字将充实、鲜活起来!这个名字叫做:德昌。

2021年3月中旬的一个早晨,成都,后半夜下起来的雨停了。我走出家门,咂摸着杜甫的诗句“蜀天常夜雨”依旧是今天的现实,只是没有“江槛已朝晴”,路上积水未干,天还阴着,颇有些寒意。一直犹豫,要不要把双肩包里的防风外套拿出来穿上。

一个小时左右的飞行后,走出西昌青山机场,这是另一个世界:蓝天,万里无云,阳光夺目。德昌来的女士张念接我,当地冷气十足,瞬间,从寒天到暑天的我,又回到清凉世界。

(山谷中的枇杷园)

1985年的夏天,我陪女友和她母亲去成都北边的一座小县城看望女友的大姨妈和二姨妈,这是她们三姐妹几十年来难得的一次聚会。女友的母亲是1960年代初的川师大校花,优雅有书卷气,她的两个姐姐都是六十开外的人,看得出来,年轻时美丽非凡。她们是德昌人,青年时离开德昌,再也没有回去。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德昌”这个名字。过了10年,和女友分手。生活中再也没有听到过“德昌”这个词。在车上,我把这段往事讲给张念听,不禁慨叹,德昌啊!你孕育的女子都如此漂亮优雅么?

攀西高速西昌到德昌段距离50公里左右,一路向南,风情异样。路的右侧是丰饶的安宁河平原,左侧是连绵的螺髻山。不到一个小时车程便到德昌。 

德昌位于四川省凉山自治州安宁河谷腹地,地处四川省西南角,没有去过的人,会以为那是很偏僻的一个小地方,其实,德昌全县的面积是香港的两倍。当然,你也可以说它小,就县城城市建设规模而言,确乎不大。然而,大城市包含生活的便利性,舒适性却在下降,十多年前,成都就渴望变成“田园城市”,试图追求诗意般的小境界。现如今,许许多多久居大城市的人,忽然向往小城市的生活,特别是那种充满阳光的小城生活。德昌无疑是中国西南最阳光的小城,它被列为四川省都市群发展规划中攀西地区唯一小城,令人刮目相看。

德昌神奇,芒果在这里生长成熟,向北走出界域,进入西昌,芒果就不结果了;桂圆也是如此。这里是芒果、桂圆纬度最高的产地。德昌东面是高耸的螺髻山,西面翻过群山就是雅砻江。德昌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年平均日照总时数2360小时,无霜期300天以上,年均气温18.1°C,年平均相对湿度64.7%,年均降水1074.4毫米。阳光下的德昌,树荫下就是清凉。加之相对湿度小,可谓清清爽爽过夏天,那份安逸,成都人要羡慕死啦!

许多人认为西昌是花果世界,过冬胜地,殊不知,再往南行50公里的德昌,更胜一筹。芒果、桂圆不说,有一样东西,非但西昌不能比,就是中国其它地方,也没有第二个地方可以与之相比,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德昌桑椹!2015年,德昌被中国蚕桑学会评定为“中国果桑之乡”,成为了第一个“中国果桑之乡”。德昌桑椹全国第一,因为这里的气候如同温室,无菌核病虫害,全年不施农药,确实称得上绿色天然无公害,味甜多汁,甘美醇厚。每年4月中旬前后,在成都水果摊市,可见紫黑成熟的桑椹果售卖。我曾经买来泡酒一坛。一年后开坛小酌,味微甜,桑椹味犹香。现在我才知道,这桑椹果,竟来自德昌。小小的桑椹果是水果中的王者,其花青素的含量为苹果的5倍以上、葡萄的4倍,与黑枸杞相当。花青素有延缓衰老、抗晒、预防心血管疾病和近视等功效。走出德昌城,向南行,安宁河两岸,路边,山坡上,满是桑树,丰沛的桑叶之绿,令人心醉。进入永郎镇可郎村,在桑树林间穿行,被绿色包围,桑椹果挂满枝头,尚未成熟,忍不住摘一粒来尝,爽脆多汁,只是甜味还不够。倘若你带着孩子在4月间来此,桑椹果熟了,摘下即食,孩子的小手早就染成了紫色。那该是多么欢乐的时刻?

德昌一年四季都产出水果。十一月到第二年五月有草莓、到二月有黄果,九月到十二月有杨桃,八月到十月有芒果,六月到八月有早熟梨、晚蜜桃,七八两月中还有桂圆,整个夏季都有葡萄,三月到八月有蓝莓,二月到五月有枇杷,十月到第二年的一月有香芭蕉;还有椪柑、西瓜、甜瓜、桑椹、樱桃、桃子、李子、杨梅、百香果、脆皮金桔、牛油果和荸荠在各自的季节中饱满成熟。

德昌水果迷人,不仅仅是因为种类繁多,这里的物候得天独厚,光照,无霜期,以及安宁河充沛的水源等等自不必说,还有一个条件是这里早晚与白天的温差非常之大,常常在17°C以上,非常利于糖分的积累。以专业论,水果的风味品质要好,必须是可溶性糖含量高,酸度适中。苹果的可溶性糖含量在0.5%左右,德昌桑椹果的可溶性糖含量高达12.04%。所以,德昌的桑椹果品质全国第一,枇杷、樱桃出类拔萃。我在德昌高峰村的山谷中,摘下尚未成熟的枇杷,剥皮而食,虽不很甜,但果味满满,我能想象这枇杷的美味,到了成熟季,一定令我欲罢不能!

青印青提葡萄有一股淡淡的玫瑰香,可溶性糖含量高达17%以上,我参观果园,青提葡萄尚未挂果,可惜无缘一尝这水果。德昌水果品质概念是国际性的,怎么说好都不为过。如果你是爱水果的人,你将在德昌幸福一整年。

安宁河谷土地肥沃,安宁河平原是四川第二大平原,仅次于成都平原。历史上,这里出贡米,也盛产烤烟,现在,产值更大的桑椹桑蚕养植逐渐取代它们。乡村收入大增,走向富裕,这为德昌的平安和美打下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德昌老街)

农业是德昌经济的支柱,但不意味着德昌城就是一个农耕时代的简陋小城,相反,德昌的历史感、文化感出乎我的意料。德昌建置两千余年,历史久远。因为它是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有“北达京畿,南通蒙昭”之说。不乏经济文化的交流,使地处偏远的德昌眼界不凡。这是一个重文修德的地方,古称凤凰城,因为位于安宁河西岸的街道建筑组成像一只凤凰,其“头部”伸向安宁河,宛若凤凰饮水,民国《德昌县志》写道: “德昌凤凰嘴,以形似得名,而喙向河流,饶有赴浴之神。”

(德昌杉树)

德昌人有雅趣不止于凤凰之说。他们还是“始制文字,以代结绳之政”的仓颉的崇拜者,清代,德昌先后兴建了仓圣宫、字库塔、魁星阁等文化性祭祀场所。突出地诠释了德昌崇文厚德、敬天惜字的文化传统。纪念仓颉的仓圣宫是全国仅有的两座供奉仓颉的庙宇;中国文化中“惜字”之习始于宋代,有惜字宫、惜字塔等建筑形式,现今各地宫与塔已不多见,徒有其名,譬如成都就有惜字宫南街;但德昌竟存在六座字库塔组成的“德昌字库塔群”分别位于茨达、巴洞、德州、六所、小高、麻栗六个乡镇,先后建造于清道光至光绪年间。令人惊异。2012年,“德昌字库塔群”经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视觉上,最具标志性的建筑是魁星阁。德昌魁星阁原有三座,分为上、中、下魁阁,现仅有中魁阁保留下来。中魁阁习称钟鼓楼,位于县城上翔街与下翔街交界处。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现存建筑是清宣统二年至民国元年(1910-1912)重建的。“整个建筑古朴庄重,牢固壮观。建此楼之意在于祈求魁神降笔相助,以利培植本地文风。”2005年5月,中魁阁(钟鼓楼)经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德昌历代官家都重视文风之养护,除去上述仓圣宫、字库塔、魁星阁等文化建筑外,还建有书院。据《凤凰鸣矣》一书载:凤池书院是德昌历史上第一所书院,清道光十四年(1834),由德昌所巡检王仕馨倡议,功德局、茨达虫会等及王本人捐资筹建,有讲堂三,学舍十四,王自任山长。

这里需要稍加说明的是“虫会”。民国时期,中国所产蜡烛之蜡被称为白蜡、也称为虫蜡,由白蜡虫分泌而成。“四川白蜡产量占全国的90%,是传统的出口林产品”,所谓虫会就是白蜡虫之交易,那时,盛况空前的白蜡虫交易会就发生在德昌,被誉为建昌(即西昌)第一大会。“每年谷雨前后,嘉、雅、眉各属商民,齐于德昌贸易。所之男、妇、大、小入虫园摘捡。市满山盈,络绎不绝,为建昌之第一大会。”

我到了德昌,身处成都500公里之外,却少有陌生感。非常奇特的是,这里的人们的口音像极了成都话,比距成都近在咫尺的崇州更像,也比西昌更像。一些方言完全一样,比如,喜得好(幸亏这样)、展劲(使劲)、打平伙(AA制)等等,我想,1960年代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中,有一批热血的成都青年下到了德昌,这语言上的相似一定抚慰了他们的乡愁。

官家和商家都崇文修德,至今,德昌人有温文尔雅之象。深夜我在德昌街头漫步,风一阵阵吹过,我感到怡然。德昌的这份安闲不仅来自骨子里的文化历史感和富饶,也来自当下的平安。五年前,德昌县的党风廉政建设社会满意度测评在全川的排名为176位(全川共183个县),现在,这个由社会给出的满意度测评令人吃惊地上升到全川第七位、全凉山州第一位!子夜,我从宾馆的窗口望着十字路口红绿灯有序闪耀,我均匀地呼吸在这有平安的寂静中。

德昌做自己的城改规划,目标是让这个凤凰小城变得更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更有空间感、幸福感和获得感。张念有一天早晨来接我,一改往日安排司机驾车载我,而是为我租了一辆共享电瓶车,她骑的那一辆是自己买的,警报器坏了三年未修,还不上锁。有一次参加农民丰收节,车子就放在活动场地附近,她忙了三天后去取车,车子依然在那里。高大上的口号喊起来容易,但一辆不锁的电瓶车,甩在路边,三天不丢失,可不容易。这是德昌。

德昌以汉族为主,多民族杂居,包括彝族、傈僳族、白族、回族、蒙古族等十二个少数民族。明清以来,闵、粤、赣、湘、卾、滇、黔及川内汉族大批迁入,“五方杂处,好尚不齐”,经数百年演绎,民情风俗渐趋融合。德昌的吃食还是以川菜为大宗,但风味别致。比如早餐,这里有牛肉米粉、有羊肉米粉、肥肠米粉和其他米粉。米粉较闻名遐迩的德阳米粉更粗,更劲道,配料中独特的是自制豆瓣酱、糊辣椒粉;薄荷当绿叶小菜用,随便抓取。至于羊肉汤、牛肉汤,味美无比。德昌人喜食羊肉,羊肉馆子特多。羊肉汤不像成都小关庙的羊肉汤那么奶白,而是略清,有淡淡的当归味儿,很棒!羊肉取自是当地麻栗镇山羊,带皮而煮,香糯适口。让我这个贪吃之徒大快朵颐。德昌最著名的餐馆叫“茂源长童耳朵酒楼”,一般人呼之“童耳朵”,我去吃了一回,凉拌耳片又大又薄,料汁香,不负“童耳朵”美名。德昌以出产建昌板鸭为名,“童耳朵”的板鸭更是建昌板鸭的代表,曾经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荣获金奖。我非常喜爱这板鸭,因为它以肥为美,吃起来油爽香润。

德昌水果棒,蔬菜当然也不差。这里的小葱出名,畅销省内外。我到小葱种植基地去,捡了几根丢弃的老叶掐断,看到饱满的汁水,一闻,葱香四溢。晚上闲逛一个近一公里长的马路夜市,各种吃的、生熟都有,我买了三小把完全自然无水的椿芽,花了5块钱。而成都的市场上,椿芽一把要8元而且喷了水。这个夜市人声鼎沸,充满活力。蔬菜新鲜诱人。德昌还是出产野生山菌的地方,松茸、鸡枞、牛肝菌等,不一而足。更神奇的是,在这里还有“食中钻石”之称的黑松露!如果来德昌度假小住,自己做饭吃,不是很有口福么?!

(半山印象度假小屋)

除了攀西高速,108国道、老成昆铁路都经过德昌。到达德昌的高铁线路正在修建中。说实话,我来时的交通选择已经很方便,但我很盼望高铁快快修成,以便可以更快到达德昌。张念发微信给我,说欢迎到德昌来参加德昌桑椹樱桃节的邀请帖子已经寄出。

我带回成都的椿芽放了十天,炒制成椿芽炒蛋,依然新鲜味香。我是个不可救药的馋嘴之人,不能不想念德昌、不惦记那些美食和花样繁多的高品质水果。有了吃食的美,有了文化的滋养,有了风景的陪伴和充足阳光的照耀,德昌的女子就和我记忆中的那一代人一样靓丽雅致。记忆中抽象的“德昌”二字已经被丰满精彩的现实覆盖。(图片及供稿:卢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