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先试 着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高地
发布时间:2021-05-11 09:18:4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阜寨镇人民政府 | 责任编辑:李星——来自阜寨镇南佐村的乡村振兴试点工作报告
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兴平市阜寨镇坚持把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立足镇情实际,以南佐村为试点,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建设总要求,紧紧围绕“产业发展形成新格局,农民生活得到新提高,乡风民俗展示新风尚,乡村面貌呈现新变化,乡村治理健全新机制”的目标,科学布局、精准发力、以点带面,全力打造全市乃至全省乡村振兴示范高地。
组织引领,助推产业兴旺
紧跟市、镇产业转型跨越发展步伐,抢抓政策机遇,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依托本村历史底蕴和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通过“村支部+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模式,培育出新型具有特色产业板块的阜盛祥千亩草莓基地体验观光示范产业园。
该项目累计投资7000多万元,占地面积2000亩,目前已建成500亩设施大棚,融入各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4家、合作社3家,吸纳3个贫困村及各类扶贫资金210万元,带动贫困户124户306人,拆迁村失地群众200多人,解决镇内闲散劳动力1000多人,园区已经成为全镇乃至全市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共建共管,打造宜居村庄
充分利用《阜寨镇环境卫生“十户联治”制度》,以十户村民为一个单元进行分组,划定卫生责任区,分片清理环境卫生,形成了环境卫生“户户有人抓、家家有人管、上下齐动员、人人齐参战”的格局。
投资1000多万元,全覆盖硬化、亮化、绿化了村内道路,建成休闲健身文化广场2个,搭建群众舞台1个,规范了村级卫生室、文化阅览室、便民服务超市、老年活动室运行模式,进一步提升了公共服务质量。
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新打机井10眼,硬化生产路8公里,建成雨水池子4个,深松土地2000亩,路旁植绿10公里,村民改厕700余户,有效方便了村民群众住行,村民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以村容村貌整治为基础,对农户庭院、住宅进行全面亮化升级,在全村范围内开展了“党员+净美庭院”、“五好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党员示范户、环境卫生示范户”等评选活动,先后创建文明家庭480户,净美庭院360户,提高了群众扮靓庭院的积极性。
鼓励引导,共树文明乡风
以“诚、孝、勤、美、廉”作为家庭建设的核心,深入开展“平安家庭”、“最美家庭”评选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评选出了一批“五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平安家庭”“最美青少年”和“脱贫光荣户”等优秀典型。通过群众身边的榜样,教育和引导身边人,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的民风,使家庭美德新风吹遍村庄角落,善行义举的榜样感染了每名群众。
结合村情完善了《村规民约》,对村民进行思想引导和行为制约,大力抵制群众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积极倡导文明新风,推动《村规民约》落地见效,切实减轻群众负担。
健全体系,深化综合治理
以推动组织振兴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村级治理体系,夯实基层基础,激发基层活力。
健全完善党员积分制、党员联户和民主评议制度,规范组织开展党员活动日、阳光议事日等党员活动,深入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和远教在线学习,实现党员学习教育全覆盖。
精心策划组织党员政治生日、优秀共产党员表彰等庆“七一”活动,在全村范围内进一步营造党员进位争先的浓厚氛围。持续抓好“四议两公开一监督”“三务公开”等村级制度落实,进一步理顺村级运行管理机制。
定期开展以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法制宣传月”等活动,使各项法律的基本内容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有效营造人人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权威的社会氛围。
多轮驱动,促进群众创收
一方面,把土地流转作为特色产业发展的动力,集中流转出本村农耕用地,把更多劳动力转移到就近务工。同时,采取农户合伙租赁大棚种植,园区统一实行营销的模式,走好了群众土地经营和务工两不误、两增收路子,推动群众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另一方面,依靠该村乡村振兴试点村建设之际,在乡村绿化、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等方面,使农民工就近务工,减少务工成本、增加群众收入,使群众幸福指数不断上升,生活条件大力改善。
下一步,阜寨镇将继续加大乡村振兴力度,继续强基促稳、抓好民生保障、环境美化、产业发展,因地制宜调思路、抓落实、促提升,推动实现“党组织形象更强、发展后劲更足、村容户貌更靓、群众生活更美”的新南佐。(图文:阜寨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