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证即就业”!费县“双全双百”改革取得新突破

发布时间:2021-07-12 11:29:5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辛文 | 责任编辑:李媛

近来,费县行政审批服务局接到多家校外培训机构变更办学内容的电话咨询。但与以往不同是,这些咨询都是要减少办学内容而非增加办学内容。针对这一问题,费县行政审批服务局企业回访小组进行了企业实地走访。

走访中,工作人员了解到主要原因还是受缺少师资所致。“我们一直坚持办高质量的民办教育,对于教师招聘也一直都是严格要求,专业对口、有相应的教师资格都是基本的招聘条件,可是受疫情影响,加上学校现有部分老师去外地发展,刚毕业的大学生对民办学校还不是很认可,所以想多招聘一些有教师资格的老师真是怪难!为了办学质量,没办法只能考虑减少办学内容。”费县某培训学校负责人无奈地说。

微信图片_20210709180638_副本.jpg

不断创新持续改革有“力度”

了解了企业的实际困难,根据上批次教师资格认定就业推荐的成功经验,结合全省当前正在实施的政务服务“双全双百”工程,在推进极简办、集成办、全域办的同时,费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决定将企业生命周期的民办教育培训机构事项与个人生命周期的教师资格认定事项进行融合,解决“企业招聘难,有证就业难”的问题。

该局在已取得办学许可和营业执照的培训机构中,结合前期回访情况与企业意向,经过实地查看,选取了12家机构参加“双全双百”拿证即就业活动。在教师资格认定现场设立咨询窗口、洽谈区和休息区,除为申请人提供招聘岗位咨询外,还提供就业、创业咨询指导服务。通过双向选择,有意向的,可当场签订《就业意向书》,待拿证后可签订《劳动合同》,在等待拿证期间还可以先行到培训机构实地参观和进行教学实习,应届毕业生实现毕业到就业不空档。

能快则快业务办理有“速度”

参加本次活动的培训机构在前期办理办学许可证时,最多的花了7个工作日,最少的仅花了2个工作日。

在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办理过程中,费县行政审批服务局不断创新举措,切实解决在办证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堵点”,对于消防安全、师资不达标的严格说“不”,并主动给举办者提出合理化建议,让其少走“冤枉路”、少花“冤枉钱”。对符合条件的,通过“一窗综合受理”、“一次性告知”、审批服务前移、电子化提交材料、“容缺受理”、部门协同合作等方式,在确保每一处校外培训机构合格、达标的前提下,审批时限由法定的90个工作日压缩为承诺的45个工作日,实际办理一般不超过5个工作日,实现了高效便捷审批服务。

根据教师资格认定时间集中、数量较大的特点,该局提前谋划,事先开展网上预审工作,提前与申请人联系沟通,修改各项不当信息,为现场认定节约时间。同时,开通电话预约、微信预约、延时办理、免费邮寄等服务,增设预约办理窗口,力求做到“立等即办”“最多跑一次”,大大缩减申请人的现场等待时间和跑腿次数。

换位思考政务服务有“温度”

自费县行政审批服务局成立以来,每年都要不定期进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回访,从企业和群众的角度出发,实现由“被动审批”向“主动服务”的转变,及时了解企业和群众所需所想,并建立专门台账,将“店小二”精神和“保姆式”服务落到实处,真正为其排忧解难。如从办事群众角度出发,结合实际优化场景集成服务,用“我要办学校”、“我要当老师”等通俗易懂的方式命名划分事项办理类型,材料和时限压缩的同时,让群众办事更顺心。

微信图片_20210709152903_副本.jpg

优质的服务离不开高素质的工作人员队伍,在教师资格认定帮办区域的一角,帮办人员帮助申请人修改照片、修改报名信息、打印照片、填写邮寄信息……秩序井然,帮办人员成了“全能手”,频获“点赞”和好评。其实,在办事大厅,帮代办人员跑前跑后、助人为乐的身影随处可见。“帮办代办”们多跑的腿就是企业和群众少跑的,他们将带着“温度”一直在政务服务提速路上“奔跑”。

在本批次教师资格认定中,12家培训机构共提供就业岗位110余个,3天时间,共与申请人签订《就业意向书》100余份。

“来参加教师资格认定,顺便还找了个工作,真是有意外收获,等待认定的这几分钟没白费,果然是‘费县办事不费事’。”刚签订完《就业意向书》的应届毕业生小李同学非常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