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业态 “社区工坊”标准化形象发布会在上海举行

发布时间:2021-07-16 09:47:3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朱虹 | 责任编辑:李星

为贯彻国家相关部门文件指示精神,加快社区商业提质扩容、创新发展模式和服务民生,由中国社区商业工作委员会联合予舍予筑共同研发的创新业态“社区工坊”标准化形象发布会于7月15日在上海朵云轩艺术中心召开。会议详细介绍了“社区工坊”业态模式及全国项目发展情况,正式对外发布了“社区工坊”标准化模块,并于现场举行签约仪式。

近年来,各地便民生活圈快速发展,但也存在商业网点分布不均、设施老旧、新业态技术新模式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亟待加以解决。5月31日,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2部门发布《关于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指导意见》(下简称《意见》),要求以城市为试点实施主体,围绕科学优化布局、补齐设施短板、丰富商业业态、壮大市场主体、创新服务能力、引导规范经营等开展试点;要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逐步展开的思路,建立部、省、市、区街道联动机制,以城市为实施主体,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将便民生活圈打造成为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服务保障民生、推动便利消费及扩大就业的重要平台和载体。

《意见》强调,加强统筹设计,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围绕便利消费、便民服务,明确便民生活圈商业网点规模、布局、业态结构和服务功能,与居民数量、消费习惯、经济水平等要素相适应;合理优化网点,重点对城镇老旧小区、新建居住区、城乡结合部小区加强商业网点布局,满足居民便利生活和日常消费需求;发挥商协会作用,鼓励制定相关标准,开展技能培训,规范商业用户经营和服务行为;结合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开展广泛调研和排查,摸清底数,指定方案,明确新建和改造提升项目,推动便民商业设施进社区,打通“最后一公里”,努力建设一批布局合理、业态齐全、功能完善、智慧便捷、规范有序、服务优质、商居和谐的便民生活圈。

作为全国社区商业便民工程示范项目,“社区工坊”为创新型小店经济,经营面积为30-50平方米不等。“社区工坊”以城市为试点实施主体,第一阶段的适用场景主要为一级标准(1000㎡~3000㎡),即1公里范围内的小型社区商业中心。秉持“便民、利民”的基本原则,设计前期进行了一定的采样、抽样调查,将社区服务功能细分为洗衣改衣、综合修理、家政保洁、快递服务这四个基本模块,各模块尺寸固定在2.4m×2.4m×2.8m(长×宽×高)的标准,并可根据不同社区场景使用需求进行“岛式”、“散点式”、“街巷式”等不同形式的空间变化。设计同时对标准模块的色彩范畴、标识系统、材质选择、灯具选型等具体装饰细节进行了规范,用以指导和规范不同地区的标准化设计。

中国社区商业工作委员会主任董利表示,为贯彻商务部、财政部等7部委联合发布了《开展小店经济推进行动的通知》指示精神,推动社区商业创新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会牵头组织会员企业研发了以社区服务为核心内容的创新业态“社区工坊”。“社区工坊”为创新型小店经济,经营面积为30至50平方米不等,容纳了洗衣改衣、综合修理、皮具护理、美发快剪、家政保洁、快递服务、代收代缴、配钥匙等服务业态。作为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专项研发,具有适用性广、成本较低、便于复制推广的特点,其所涵盖的服务内容是便民服务中较为基本的需求,如在全国范围的社区商业中得到应用,能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升民生服务的满意度。

上海予舍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许异表示,由于大多数社区商业都是自由发展的状态,无论是从功能上还是视觉上都缺乏统一的管理与规划,且社区商业的多种业态业种都是微利,对成本控制要求较高;另一方面,多数开发商又往往容易将重心放在销售,以扩大有效的经营商业面积为根本出发点,不仅导致招商困难,也容易让便民、利民的服务被商业利益所取代。“社区工坊”的研发和置入将有利于原本较为散乱的便民服务,如洗衣改衣、综合修理等纳入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拉近商业与居民的具体,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能够保证社区居民在1公里范围内的基本生活需求,让城市越来越便捷、越来越有温度。该公司将继续围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目标,打通“最后一公里”,努力发挥建筑设计的力量赋能社区商业的各项设计和研发,发挥设计师的角色,帮助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目前,“社区工坊”已在南京、上海、合肥、西安等多个城市开业,深受周边居民欢迎。(图文:朱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