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滇池一湖清水还复来——中国二冶官渡项目部滇池污水处理工程纪实

发布时间:2021-07-28 13:43:2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王琛 | 责任编辑:李媛

滇池,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是西南第一大湖,也称“昆明湖”。滇池水域,群山怀抱,河流纵横,良田万顷,人称“高原江南”。滇池流域城镇化迅速发展,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以及含有农药化肥的农业污水不断注入,污染日益严重,建立污水处理厂,投入精良的污水处理设备,成为水处理中的重头戏。昆明市开启滇池保护治理“三年攻坚战”行动,全面深化滇池水环境治理。中国二冶官渡区南部片区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部,自2018年进场施工至今,精心组织安排,为官渡区南部片区建设污水处理场站贡献央企力量,全力以赴实施滇池保护治理行动,2020年,实现滇池水质达到Ⅳ类标准。

工期紧张全员高速起跑

污水处理站建设的工期仅为一年,时间相当紧迫。开工伊始,项目部从“人、机、材”等各生产要素出发,努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逐项逐条细化任务,落实到季到月到天,落实到每个工作人员身上,把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善管理的技术、管理骨干放到重点岗位上。

未建设污水处理站之前,江河湖海里的黑水,让居住在普自村的村民望而却步。污水的排放,不仅让附近的村民苦不堪言,住在周围城区的百姓也有同样的感受:广福路桥附近两岸绿意葱茏,但放眼望去河道内水体却呈现黑色,并一直有污水溢流进入河道,沉渣泛起。黑臭水体严重影响周边环境,成为附近居民投诉的焦点。

广普大沟是官渡区重要的入滇河道之一,作为项目南部片区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子项目的普自村污水处理站,建设完成后,每天可处理污水7500吨,主要收集普自村及周边区域的生活污水。降低水体的总磷浓度是控制水体富氧化及蓝藻爆发的关键性措施,只有进入受纳水体的总磷量不超过0.05 mg/L,受纳水体中的总磷量不超过0.025 mg/L,才能控制水体的富营养化,才不会引起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迅速繁殖而导致的水体溶氧量下降,鱼类及其它生物大量死亡的恶性循环现象才能得到控制。

技术先行推进施工提质增效

开工后的第一个难题摆在眼前,施工区域是由围湖造地形成,地质条件差,土体遇水后丧失承载能力,复合地基成桩困难,容易发生地基滑移、隆起。要在上面盖房子、做工程,大型机械、打桩机如何进场?奔赴2000多公里来到云南的二冶建设者,出师不利,倍感焦虑。经过大家认真研究,本着花费少、废物再利用的原则,项目人员决定用附近工地废弃的砖渣作为施作层,加大地基承载力,为桩基进场施工提供了先决条件。然而地上施工的问题解决了,地下如何施工又成为困扰大家的另一道难题。污水处理的第一道工序沉淀的粗格栅提升泵房是地下建筑物,为避免大开挖,只能采用沉井施工,沉井施工中如何均匀平稳的下沉?官渡项目的技术人员立即组建起QC小组,专门负责粗格栅沉井施工。沉井下沉施工安全风险特别高,项目部专职安全员全程督促施工人员规范作业,加强管控各个施工环节的执行到位,确保人、机、物的安全。

新技术应用滇池清水还复来

据了解,污水处理站采用速分生物处理与胞子转移除磷技术,先经过粗格栅进行第一次沉淀,通过水泵到细格栅进行除渣排泥及二次沉淀,再经由平流沉砂池进行第三次沉淀,然后到最核心的速分池进行速分生物处理。速分池分为配水池、速分好氧生物池、速分脱氮生物池、速分好氧生物池及清水池,在池中加入碳源改善微生物生长繁殖情况,提供细胞的碳架,提供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为微生物分裂提供物质基础。

速分池内水体均为漫流,除照明外均不使用电力等能源。经过速分生物技术处理过的污水变清澈,速分生物处理具有抗水量水质冲击负荷能力强、系统运行稳定、脱氮效果好、启动速度快、速分生物球使用寿命长等优势,且污水处理模块化运行费用较低。

经过速分生物处理的污水进入孢子一体机,进行孢子转移处理除磷,主要依靠细微纳米级孢子与废水中的疏水基悬浮物,形成水、气体、固体三相混合物,这种三相混合物具有表观密度小于水密度的特性,依靠物理特性上浮到水面,最终通过刮渣机自动刮除,从而实现水体净化的目的。实现水体双效处理,水体净化的同时,迅速提升水体溶解氧至饱和污染物去除率高,水体绿叶素A去除率>85%)占地面积小,全自动运行,操作管理方便,无需专业运行人员,运行费用低。最后流经滤布滤池中旋转大型纤维转盘进行最的过滤、紫外线消毒池与计量池排到广普大沟后流入滇池。通过不断的有效改善水体质量,最终,流入滇池的水质可达到普通农业用水或者灌溉使用。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中国二冶官渡项目部的铁军队伍用实际行动积极践行昆明市滇池保护治理“三年攻坚战”,用一年时间建站,撸起袖子加油干,将彰显中国二冶施工能力的大旗,插在云南这块美丽的土地上,如今,滇池水犹如一条丝带,缠绕着昆明潺潺而过,透出几分灵动与秀美。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这里更是流光溢彩,游人如织,成为本地人的宜居地和外地游客的观光地。(王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