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树美家园 一点一滴显真情
发布时间:2021-08-23 10:51:1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周文新、陈媛 | 责任编辑:李媛“这两年,我家的牧家乐依托芍药基地,每年能多挣3万多元,这都要感谢工作队。”忙着为游客做酸奶的塔城市恰夏镇科克塔尔村村民哈梅拉·阿哈提满脸笑容。
每年科克塔尔村芍药花竞相绽放时节,也是村民们最忙的时候。这里已经成为当地旅游的网红“打卡地”,途经219国道的游客都会到芍药基地驻足欣赏一番。
科克塔尔村距离塔城市区50公里,多年以来村民以小麦、玉米等传统农作物种植为主,收入渠道窄,增收潜力小。
国家税务总局塔城市税务局驻村工作队结合村情实际,在调整产业结构上下功夫,邀请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对全村土壤进行检测分析,发现科克塔尔村土质疏松、透气性强,非常适合芍药生长,便从博州引进芍药,在科克塔尔村金钥匙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行试种,91户村民入股合作社,种植芍药370亩。
花开时节,芍药淡淡的花香随风飘散,沁人心脾,如“世外桃源”。这么美的风景,却很少有人知道。看准了芍药花的商机后,工作队便组织工作队员、派出单位党员干部齐上阵,通过手机拍美景,邀请媒体和本地网红开展线上线下宣传,帮助村民搭建毡房、布设摊位、购买烤肉架等,为村民免费提供餐饮场地,动员农牧民依托芍药基地开办农家乐、牧家乐发展乡村旅游,当年便吸引数千名游客慕名而来,7户牧家乐年均增收2万元。大家纷纷竖起大拇指夸赞工作队的“金点子”,为他们带来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芍药是一种中草药,根可入药,亩均收益较传统农作物高出许多。正是看准了芍药较好的经济效益,工作队计划帮助金钥匙合作社注册芍药花茶品牌,拓宽芍药销路,提升产品附加值,待品牌做大后,再动员组织村民进行大规模种植,构建“农户+合作社+企业”利益联结机制,让芍药真正成为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村民致富增收的“金钥匙”。
科克塔尔哈萨克语意为“有树的地方”,工作队驻村伊始,全村绿化面积不足10%,春秋季节,大风沙尘天气多发频发。“以前,每到春秋刮风季,村里尘土飞扬,村民出行困难。工作队入驻后与村‘两委’一起下大力气改善人居环境,为村民打造一个绿色家园。”党支部书记沙哈木别克·阿布都拉西说。
三年来,工作队和村“两委”出资6万元购买红叶海棠、紫叶稠李等绿化苗木6000余株,并投入2万元购买园林灌溉设施。每年植树季,在工作队员和村干部带领下,一场场“我的家乡我美化”义务植树、绿化美化家园活动都会在科克塔尔村如期展开。
66岁的老党员别克太·斯尔哈孜听说工作队要组织植树,扛着铁锹就来到植树点,边干边说:“植树造林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好事情,能防风、美化我们的家园。家乡美了,我打心底里高兴。”有了党员干部的率先垂范,村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加入到义务植树造林劳动中。
一棵棵迎风挺立的树苗,为村庄增添了生机和活力。三年来,工作队和村“两委”带领村民累计植绿近百亩,大家的皮肤虽然晒黑了,但心却更亮了。村委会主任切尔扎提说:“工作队带着我们干事有方向、有动力,看着自己亲手打造的绿色家园,大家心里都美滋滋的。”
树栽上了,还要不断改善村庄环境卫生。引导村民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实施无害垃圾集中填埋、筹集资金购买垃圾运输车和垃圾箱、免费给村民发放花种子美化庭院环境……一系列举措,调动了村民投身环境卫生整治的积极性。
“今年工作队带着我们栽了这么多树,村里变得更漂亮了,以后风沙会越来越小,环境也会越来越美。”村民波拉提·达吾肯高兴地说。
“只有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才能拉近距离,走进群众心里。下一步我们还要建设一个健身小广场,村民闲暇之余可以锻炼身体,我们还要将芍药花做成花茶,走上乡村振兴之路……”说起今后的工作,第一书记、工作队长于静信心十足。(周文新、陈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