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独运打造精品医院 民生建设促进人民健康

发布时间:2021-08-27 09:16:2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龚菊 | 责任编辑:李星

——贵州建工集团二公司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康复病房楼及地下停车场项目打造精品工程纪实

近期,由贵州建工集团二公司2017年11月09日开工建设的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康复病房楼及地下停车场项目陆续交付业主投入使用。该项目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龙洞堡华兴街,占地面积1333㎡,建筑面积28782㎡,地下2层,地上15层,建筑总高度58.4m;工程基础形式为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主体结构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项目总投资额为16770.86万元。

心系民生,构筑精品。本工程是贵阳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公共医疗建筑,是为了完善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贵阳双龙新区和空港区域的医疗水平,推进贵阳市基层卫生医疗队伍人才的建设,由国家中央补助和地方政府配套资金,以及医院自筹联合投资的项目。分为主楼、裙楼二部分,地下负二层为全埋地下室,作为地下车库及设备用房;负一层为半埋式地下室,作为大楼入口大厅及车库,车库设4个出入口;地上1~3层为全科医师,包括模拟诊室、技能训练室、模拟病房、教室、教学培训室、电子阅览室;4~13层为病房,14~15层为医生休息室,是集办公、培训、住宿为一体的综合性大楼。建成之后将构筑起一个多功能、全方位、有特色的医疗服务体系平台。同时该项目也是贵州省的民生工程之一,为进一步解决贵阳市双龙新区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该项目工程的设计特点及先进性颇有特色,以医疗及教学为主,兼部分门诊功能,坚持功能分区,明确节约用地原则,科学地组织人流和物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朝向、间距、自然通风、采光和绿化达到相关标准,以便提供良好的培训环境。

建筑外装饰立面简洁、规整、清晰,遵从现代建筑设计理念,体现医院的建筑特点。

工程施工中,该项目部面对场地狭小、室内外高差大,通道设计较为困难的难点,利用建筑物前低后高的自然地理环境,通过设置环形车道以及4个出入口,有效解决了室内外的连接以及车辆、人员进出拥堵问题。

吸引板装饰面

外窗隔音玻璃

安装低噪设备

该项目部面对地处医疗环境内,设备运行噪音、环境噪音控制难的难点,主要采用设备噪声控制和室内噪声控制进行设计,选用高效率低噪音的产品结合装饰隔音材料的使用,有效解决噪音控制难的问题。

面对岩质地域、绿化场地少,水土保持难的难点,该项目部合理布置建筑物位置,减少土石方开挖,保持周边环境地形地貌的完整性,同时增加院区内绿化,达到内外环境自然协调。

攻坚克难,大干快上。为使工程早日建成投入使用,该项目部人员充分发挥“白加黑”、“5+2”的拼搏精神,当万家灯火渐次暗淡时,施工现场依旧灯火通明。大家斗酷暑、战寒冷、扛劳累,白天加油干、雨天巧干、夜间挑灯大战。经过项目部全体人员4年多的奋力拼搏,一座暂新的现代化三甲综合医院建筑拔地而起,在耀眼的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

方案先行,样板引路。该项目部切实做到“创优有策划,目标分解到人,抓好抓细过程质量控制,建立质量管理考核制度,及时纠偏,确保实现创优目标”。该工程2020年12月,以总分排名第一的优异成绩荣获贵州省“黄果树杯”优质工程的殊荣。

工程交付业主投入使用后,结构安全可靠,功能满足使用要求,内外装修工艺精良,观感明快、流畅、挺拔大方。设备安装工程各系统运行正常、安全可靠、各项指标均达标,为贵州省医疗人才的培训、缓解贵阳市医疗设施紧缺的压力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并得到了院方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在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日益严峻之际,该工程的顺利投入使用,为贵州省贵阳市积极响应、落实中央、国务院和国家卫健委的指示,利用临床培养基地的多功能分区,设置了疫情防控专项技能培训基地、应急隔离点,扎实筑牢贵州省疫情防控网起到了坚实的保障作用。(图文:龚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