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苍溪:现代公共文化服务驶入“快车道”

发布时间:2021-09-15 09:35:0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冯金虎 侯岚 | 责任编辑:李星

近年来,四川苍溪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建设省级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作为目标任务,对标“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标准化、服务权利均等化、服务供给多元化、服务模式社会化、服务手段数字化”,创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该县自2009年开始,先后获得“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县”“中华诗词之乡”“中国雪梨之乡”“中国文学之乡”“中国楹联文化县”“四川省‘书香之城’”“四川民间文化艺术(苍溪灯戏)之乡”等多项荣誉称号。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部门联动,共建共享。”创建之初,该县就明确了工作基本思路,聘请专家学者组织课题研究,建立完善了“1+8”制度保障体系,为寻找资源匮乏、投入不足、服务水平低的突破口,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撑。

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苍溪县位于秦巴山区南麓,嘉陵江中上游,清澈秀丽的嘉陵江水穿城而过。2019年,为营造高质量绿色公共活动空间,提升人民群众休闲生活品质,该县打造了老鸱山药博园、梨仙湖湿地公园、全长20公里的滨江亲水绿道等,滨江亲水绿道与梨仙湖湿地公园连为一体,将传统地域特色文化与健康休闲相结合,为广大当地居民和游客提供了休闲放松的好去处。

“自从亲水绿道建好后,我们家就成了这儿的常客,孩子在这儿跑步锻炼,我和爱人每天饭后过来散步,家门口就有一个天然氧吧,真是太方便了!”提起嘉陵江亲水绿道,家住附近的回水社区居民汪杰赞不绝口。

除梨仙湖湿地公园、老鸱山药博园、滨江亲水绿道外,该县还先后整合投入3亿余元建设了寻乐书岩、黄猫垭文旅融合园等一批城市公园和文化园区,提升了全县31个乡镇500余个村级文化活动室设施设备,建设了10个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乡镇综合文化站以及2个城市书房,结合县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和苍溪文化云平台数字文化建设,全方位提升了县域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自从镇文化站与我们社区在剪纸广场联办了一个公共文化服务点后,我们社区的姐妹们每天都可以来看书读报、看电视节目、学剪纸、跳广场舞,精神生活可丰富了”。唤马镇金华社区居民刘沛琼高兴地说。

据了解,该县近三年已累计投入专项资金近1.2亿元,县图书馆、县文化馆建成国家一级馆,3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454个多功能村(社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3万余户农村生态庭院文化户全面达标,城乡文化服务阵地面积达30多万平方米,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在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31个乡镇都有一名党委委员具体分管文化工作,综合文化站均配有3人以上工作人员,村(社区)都明确了1名村(社区)干部兼职文化宣传员。

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丰富多彩

作为中国雪梨之乡、中国红心猕猴桃第一县,苍溪县结合当地传统节庆,打造以“苍溪梨花节”“苍溪红心猕猴桃采摘节”为龙头的品牌节会活动,常年开展“梨乡大讲堂”“梨花大舞台”“春节七天乐”“龙腾狮舞闹元宵”“书香苍溪系列读书活动”等地方特色群众文化活动和“送戏曲(文化)下乡”活动,为群众提供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文化服务。

“全县有150多家演艺企业、5000余演艺人员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每年开展群众文化活动800余场次,覆盖全县90%以上的群众。”该县文化旅游和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政府采购、项目补助等方式,创作灯戏小品《红桃熟了》、歌舞《妹是麦子遍山黄》、唤马剪纸《抗疫》等文艺作品,获得四川群星奖、优秀展演奖等各类奖项10余个。

“想看看啥,想听听啥,在这个触摸屏上点击一下就可以了,方便的很。”陵江镇解放社区居民莫华志指着便民服务中心的文化视听设备,一边熟练地演示一边给笔者描述着。据悉,该县文化馆、县图书馆、县总工会、县文联等部门及音协、摄协等社团组织共建共享,互通有无,推进“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数字文化建设,全县设置视听设备700多个,全面提升了免费开放服务的深度和广度。

“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邀请专家和主管部门领导到县调研指导、专题讲座、现场传授等方式,把先进的理念、工作方式和实操办法,广泛吸纳,积极运用,强化内功。同时,我们每年选派相关从业人员100余人次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县和专门院校参加培训学习、实地考察、亲身体验,让从事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县文化旅游和体育局负责人肖光健如是说。

文旅融合活力四射

“我们的真丝地挂毯主要销往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各大中城市,现在又搭上了国家一带一路的‘快速列车’,产品倍受市场青睐,年销售额增长到150万元左右,本地在厂务工群众有100余人,人均月工资在3000元左右。”走进苍溪县御楼兰真丝地(挂)毯生产基地,苍溪秀艺毯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华介绍到,每年很多国内外游客到厂里参观和体验。

该县还十分重视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开发了唤马剪纸非遗传习所、手工真丝地挂毯非遗工坊等文创产品20余种,扩大了销售门类,让游客有了更多选择。同时,该县依托黄猫垭、红军渡等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大力开发红色旅游。依托烟丛寺、云台山、涧溪口等遗址遗迹保护利用,积极推进少屏书院、紫阳山康养旅游区、鳌鱼山度假旅游区等一批文旅项目,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的体量。

“坚持优化公共服务与促进产业发展相结合,依托特色文化遗址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积极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并通过公共文化服务进景区,提升了寻乐书岩、红军渡、梨博园等景区以及一批农旅园区的服务质量,实现了地方收入增加、企业销售盈利、群众增收致富的良好局面。”该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谢龙飞介绍说。 (冯金虎   侯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