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湖入江连世界 自贸试点创佳绩

发布时间:2021-09-26 09:45:2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佚名 | 责任编辑:李媛

——岳阳自贸片区挂牌一年来,承接湖南省88项改革试点任务,已完成72项

到2021年9月中旬止,位于洞庭湖与长江汇合处的湖南岳阳自贸片区挂牌仅一年,在全省121项改革任务中,岳阳片区承接88项,目前已实施72项,项项进展顺利,可圈可点。

2020年9月24日,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岳阳片区正式挂牌。根据省里方案,岳阳自贸片区的战略任务形象是“123”,对接“一大战略”(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现“两大目标”(打造长江中游综合性航运物流中心、内陆临港经济示范区),发展“三大产业”(航运物流、电子商务、新一代信息技术)。岳阳自贸片区全面对标“十四五”规划,坚决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和“三区一中心”建设任务,努力推进极简审批改革。在湖南自贸区121项改革试点任务中,岳阳片区承接了88项。一年来,岳阳自贸片区围绕省市工作要求,积极探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突出改革任务落地。在全省121项改革试点任务中,岳阳片区承接88项,目前已实施72项。其中:实施”扩大第三方检验结果采信商品和机构范围改革”,每年为汽车进口商节约转场检验运输费用约400万元,缩短检验时间三分之二以上;实施“推进电力改革试点”,华能为园区企业开展直供用电,为企业节约成本520万元;实施“支持区内适用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政策”,跨境电商商品价格比进口零售价节省20%、运营成本比线下业务降低10%。

二是突出制度创新赋能。实行差异化探索,初步形成15项“首提首批首创”成果。其中“进口转关货物内河运费不计入完税价格”创新事项,是全省首个国家级试点案例,将带动外贸量年增300万吨以上;“进口药食同源食品通关便利化”创新事项,是首个省级创新案例,岳阳也是全国唯一实施此创新事项的内河港口,改革后进口通关时间由15天缩至2天;“信息化赋能打造长江黄金水道”创新事项,以5G导航实现智慧调度,目前已形成航道分析研究成果。

三是突出优势产业发展。推行自贸片区与新港区、综保区联动招商,成功引进项目109个,其中50-100亿元项目8个,100亿元以上项目3个。其中新材料产业方面,攀华年产400万吨薄板新材料一期预计年底投产;智能制造产业方面,汇川科技年产1100万台伺服电机生产销售基地开工建设;电子信息产业方面,引进中南智能工业互联生产基地、海铭徳数字化工,“5G+工业互联网”应用加快发展;新经济产业方面,58科创、深圳陨石传媒、云端数字经济园等陆续进驻。

四是突出放大平台功能。主要是发挥好三类平台的叠加效能。即用好口岸平台,发挥“三区一港四口岸”八大国家级开放平台优势,开通至香港直达航线和至重庆集装箱航线,松阳湖铁路专用线正式运

营,实现进出口贸易额579.5亿元;综保区进出口贸易额总量居全省海关特殊监管区第一;搭建金融平台,组建10亿元新兴产业投资基金,融资规模同比增长110%.同时优化服务平台,推进极简审批改革,

22项行政审批改革,实现“一件事一次办”。

好的营商环境与自贸优势叠加,吸引企业项目纷纷抢滩,均期望能搭上开放的“快车”。自去年9月以来,岳阳自贸片区引进项目107个,总投资705亿元。新引进市场主体1125家,该区优势自贸产业体系加速形成,也推动临港经济示范区和“五好园区”加速建设或形成。

岳阳自贸片区“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工作效应和改革红利正在逐渐释放。该区推动“三区一港四口岸”8大国家级开放平台,

与全市重点园区的互融互动,加快形成自贸试验区一体化改革叠加区、协同改革先行区、改革辐射区,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和对外开放水平。重点加强与经开区开展水港空港“双港”联动合作,做好与岳阳楼区、云溪区邻近区域国土空间规划、土地开发建设的整体统筹,建成并运营中非经贸产业园,开展对非进口木材加工仓储交易、农产品展示交易、服装展示交易等业务。推进与临湘市、岳阳县、湘阴县等地沿江沿湖岸线资源整合,对接“七大千亿产业集群”的石化、食品、物流三大产业启动多业态融合发展行动。同时,积极连接云南、贵州、四川等西部八省陆海大通道,进一步拓展开放经济腹地,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后段,岳阳自贸片区将坚持扛牢"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的重大使命,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为手段,实现"数字化"管理、“揭榜式"推进,进一步做好"水"文章,致力打造长江中游综合性航运物流中心、内陆临港经济示范区,力争为湖南对外贸易出湖入江对接世界多出经验,多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