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德阳医保这五年:情怀担当办好民生实事
发布时间:2021-09-27 10:42:0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德阳市医保局 | 责任编辑:李星医疗保障是守护人民健康、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制度安排,也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年来,德阳市医保局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致力强改革之基,聚力优改革之策,全力谋改革之功,先后被确定为全国医保智能监控建设示范点、按病种分值付费(DIP)试点市、“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实施联系点和全省医疗保障服务纳入网格化管理试点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保管理改革联系点,扎实推动德阳市医疗保障工作不断新成效,让更多老百姓能够实实在在享受到医保改革带来的政策红利。
基本医保实现应保尽保。稳步提升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由2015年人均380元提高至2020年人均550元、2021年人均580元,以医保精细化管理促进应保尽保,推进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统一缴费基数,进一步增强基金统筹共济能力。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从2015年的131.44万人,增长到2020年的356.14万人,年平均增幅达到22.06%。其中,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从66.54万人增长到84.93万人,年平均增幅达到4.99%,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从64.90万人增长到271.21万人,年平均增幅达到33.10%。
待遇保障实现应支尽支。顺应以“治病为中心”向“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新理念转变,统筹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商业健康保险等各类医疗保障政策制度有效衔接和融合发展。五年来,全市职工医保住院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到86.02%,提高了3.7个百分点;居民医保住院政策范围报销比例达75.24%,提高了8.6个百分点,报销比例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全市参保人员享受待遇人次从2015年42.83万人次,增长到2020年200.61万人次,年平均增幅达到36.16%。其中职工享受待遇人次从2015年25.42万人次,增长到2020年90.04万人次,年平均增幅达到28.76%;城乡居民医保享受待遇从2015年17.41万人次增长到2020年110.57万人次,年平均增幅达到44.73%。
疫情防控实现应付尽付。严格落实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项医疗保障政策,确保患者不因费用影响就医、医院不因支付政策影响救治,为疫情防治工作提供了坚强医保后盾。第一时间向定点救治医疗机构预拨医保基金4610万元,减征企业单位职工医保缴费3.3亿元,先后三次动态调减新冠核酸检测项目价格,单检价格降至60元、混检价格分别降至20元、15元,已拨付免费接种疫苗专项资金3.03亿元、接种服务费4304万元。
基金监管实现应管尽管。扎实开展“打击欺诈骗保维护基金安全”集中宣传月活动,深入开展医保基金监管专项治理行动,采取日常巡查、专项检查、专家审查相结合的多形式检查制度,高标准推进医保智能监控示范点建设,创新大数据智能监管,实现医保基金监管全程“一网通管”,监管对象“一屏通览",监管场景“一窗呈现",线上线下“一体联动”,健全完善打击欺诈骗保联席会议、社会监督、信用管理、行刑纪衔接等综合监管制度,畅通投诉举报渠道,积极宣传动员社会参与监督,从严从实核查投诉举报线索,进一步形成打击欺诈骗保行为的高压态势。自2019年德阳市医疗保障局组建以来,检查定点医药机构5267家次,拒付医保基金及追回违规金额6258.19万元,行政处罚和违约处理1057.85万元,移送司法机关涉嫌违法问题线索8件。
药械集采实现应采尽采。大力推进国家组织药械集中采购工作,在全省市州率先实现公立医疗机构购销合同签订率100%。自2019年底国家实施药械集采以来,德阳市已组织166家医疗机构落地使用7批次国家和省际联盟组织集中带量采购药械,其中集采药品品种158个、合同金额2925.86万元;集采耗材产品22个、合同金额187.17万元,价格平均降幅达53%、最高降幅达98.55%,医保基金累计减少支出约7500万元,进一步减轻参保患者看病就医负担,缓解医保基金支付压力,实现医院、医保、参保人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医保服务实现应便尽便。加强医疗保障公共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行综合柜员制,推进“1+N”医保服务体系和服务场景标准化、服务管理精细化、服务平台智慧化、集成服务一体化、服务下沉网格化、服务联动同城化等医保公共服务“六化”建设,实现市内医疗保障“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一单制结算”,为参保群众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医保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达90%,异地就医备案等4项服务事项实现掌上办,住院费用联网结算、特殊疾病认定等7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城通办。开通异地就医联网结算的定点医疗机构和药店2151家、开通率100%,异地就医年结算达8.04万人次、发生费用10.12亿元;先行取消成都、资阳与德阳市毗邻区(市、县)56家定点医院异地就医的备案登记,切实减轻异地就医购药参保患者费用垫付负担,全面推广应用医保电子凭证,看病购药结算实现“码上付”。(图文供稿:德阳市医保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