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最大综合性单体港口 信阳淮滨港即将鸣笛启航

发布时间:2021-10-08 09:31:5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韩浩、张沙沙 | 责任编辑:张青

金秋十月是举国同庆的时刻,更是项目建设的“黄金期”。10月1日,在信阳港·淮滨中心港区建设工地,只见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工人们正抢天夺时安装、调试设备,场面十分壮观。

“目前,港口和物流园区主体工程已经完成,现在正在做配套设施建设和工程收尾工作。预计10月底之前全部安装调试完毕,11月份开始试运营。”信阳淮滨港务中心副主任任学斌介绍。

这意味着河南省最大综合性单体港口即将鸣笛启航,也标志着该省交通运输发展迎来里程碑式的时刻。

北有郑州航空港,南有信阳淮滨港。近年来,淮滨县牢牢把握对外开放这一关键,立足千里淮河第一港优势,抢抓淮河生态经济带国家级战略机遇,超前谋划打造了信阳淮滨临港经济区,立足信阳,辐射中原,发展临港经济,对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淮滨因淮而兴,饮马港自古通航,自古以来沿淮居民就具备下河能驾舟、上岸会造船的本领,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素有“中原出海大通道”美誉,货物自此可通江达海。

“龙”伏而“马”兴。2014年运营的饮马港,濒临淮河主航道,是整个淮河航运的起点,被誉为“千里淮河第一港”。长246米、宽24米的港口,设置了4个500吨级的泊位,年吞吐量达到125万吨。

黄沙、水泥、煤矸石、粮食、钢材,源源不断的大宗散装货物,从这里出发,向下通江达海,向上逆流而来,千里航道上闪耀着“淮滨光芒”。

进入新时代,“饮马港”已经满足不了日益发展的经济现状。基于此,淮滨县委、县政府研判周边形势,深挖淮滨航运优势,提出建设“滨淮福地·临港强县”的奋斗目标,启动公铁水一体化信阳港·淮滨中心港区建设。

信阳(淮滨)临港经济区概念规划面积106.9平方公里,规划建设了20个千吨级泊位,设计年吞吐能力可达2080万吨,基本空间构架为“一港六区一廊道”。一港即公铁水一体化物流港;六区即临港现代物流区、临港配套服务区、临港高端制造区、临港科研教育区、临港能源储备区、临港精深加工区;一廊道即淮河生态廊道。

坚持“港产城”融合发展理念,确立了“以港铸城、以港育产、以产兴城、产城平衡”的港产城融合联动发展思路,按照“二年建港口、三年试运营、五年成产业、十年立港城”的发展策略,立足位于“一带三核多节点”核心区域优势,充分发挥港口“大中转、大集聚”“对内辐射带动、对外开放互联”的特性,以“公铁水空”四个通道入手,以“八大项目”为支撑,搭建淮滨立体物流的“四梁八柱”,打造“港、产、城、商、文、旅”融合发展的临港经济新样板,从而将信阳(淮滨)临港经济区打造成为“千里长淮第一港,内陆物流新枢纽”。

据悉,即将“鸣笛启航”的信阳港·淮滨中心港区集海关、商检、保税物流为一体,是信阳淮滨临港经济区的核心工程,是淮河生态经济带国家战略重点支持的综合交通枢纽项目,也是河南省最大的综合性单体港口。项目占地1500余亩,采用“前港后园”的设计理念,既是粮食、建材、轻纺等综合输入港区,又是工业产业集聚物流配套园区。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11.5亿元,港池及物流园区主体工程均已完工。

“河南航运看信阳淮河航运的起点在淮滨”、“打造河南省开放经济桥头堡”、“五百里水路一座城生态体验在淮滨”……

在信阳港·淮滨中心港区施工现场,一幅幅靶向精准、振奋人心的宣传标语扑面而来,展示了淮滨县委、县政府对这座港城的新定位,透露了82万淮河儿女的新期待。

“投资一个港,兴起一座城。”淮滨县委书记梁超表示,近年来,淮滨县深入践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依托信阳港·淮滨中心港区,大力发展临港产业,全力打造淮河生态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和豫货出海集散地,基本形成了“一港六区一廊道”战略布局,构建了“流通贸易型”县域经济发展新模式,得到省市的充分肯定和鼎力支持,淮滨被确定为全省18个区域物流枢纽之一。下一步,淮滨县将认真贯彻落实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自觉躬身入局,坚持履责于行,持续深化“港产城”融合发展模式,全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信阳绿色崛起贡献“港城淮滨”力量。(图片及供稿:淮滨县委宣传部 韩浩、张沙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