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密档》:以历史能量扬起时代风帆

发布时间:2021-10-09 13:38:1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辛文 | 责任编辑:李星

回望百年,历史影像在岁月中筑起时代的大楼,留存着关于中国精神的故事与传奇。10月1日以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承制并联合中央档案馆制作的5集历史文献纪录片《红色密档》于CCTV-9播出。

其以一系列极具代表意义的档案为切入点,聚焦大时代背景下档案背后的真实故事,赋予历史档案以鲜活的生命力。在沿着历史的足迹,追问历史真相的过程中,《红色密档》用丰富多元的内容,串联历史的维度;以铿锵有力的声音,唱响时代的和声。

以档案为起点还原真实

相较于其他纪录片,《红色密档》对于历史的呈现逻辑更加缜密。不再是简单地宏观视角,而是以众多细节构建起历史世界。具体表现为《红色密档》从众多档案当中,挑选出五个主题进行内容呈现,分别是《守望光明》《抉择时刻》《制胜电波》《风雨同行》《字里行间》,从只言片语的留存文件中,找寻其背后的深层联系,通过寻访者、亲历者、见证者、知情者多个视角出发,最终呈现出完整的故事脉络。这种从细节出发,由分散视角聚焦形成宏观整体的纪录片,创作难度更大,构建的历史世界也更丰富和真实。

还原档案真实的基础上,《红色密档》善用悬念式的叙述方式,让档案故事的呈现更具吸引力。悬念式叙述拒绝简单的时间叙事,而是以问题切入,并在不同时间节点提出新的问题,使得整个剧情连贯且高潮迭起。《守望光明》中通过不同档案内容和人物叙述的组合,渐渐呈现出我党档案事业从建立到发展壮大的完整脉络,加之对“一号机密”中重大历史事件背后的故事抽丝剥茧。这样的时间切割和悬念分布,让50多分钟的纪录片显得节奏恰当、层层递进,从而引人深入。《红色密档》善于营造“沉浸式”历史体验感,让档案背后的故事更加生动。依托于纸张这一特殊物品,加以文图叙事的档案内容,《红色密档》的文化属性更加突出,代入感也更为强烈。在已播出的几集中这种立体感在每一帧画面中均有显现,档案管理员手戴白手套,将泛黄的页面和破损的纸张拼凑,翻阅纸张随即衔接故事画面,极具沉浸感和穿透力。当纸张背后的故事被详细地还原,其构建的历史世界显得生动立体起来。

以情感为纽扣串联古今

《红色密档》用真情作为纽扣,使得古今情感产生连接。《红色密档》中对于整体故事的把握有着聚合力量但辐射广泛的特色,通过不同人物之间的深层联系,串联起英雄故事与当代社会的价值体现。

与此同时,《红色密档》注重多元情感的表达,使得历史人物形象更加多元。

情感表达是历史纪录片薄弱的环节,度的把握尤为重要。《红色密档》表达情感清晰且克制,让历史有理性更有温度。历史不是冰冷的叙述,它是真实存在过的滚烫时代,也是传承和延续至今的生命记忆。《红色密档》中对于情感的呈现没有过多的煽情,不是眼泪和悲惨画面的呈现,而是通过第三视角客观描述,以及环境、史料的呈现,用理性的旁白和动人的解说结合,使历史有温度但不过度。

以历史为风帆引领时代

《红色密档》对于历史的深入挖掘,呈现了革命精神的丰富内涵。莲花一支枪的故事背后,是60支枪被缴去59支,剩下一支也能成为制胜的武器。《红色密档》以群像的方式挖掘时代大走向下,被较少提及的个人牺牲与付出,尽可能让观众看到革命精神不是一两个人组成,而是无数人共同的选择,以此建立起个人与历史的连接,这种连接让那些遥远的历史在此刻显得并不陌生,也不过时。

革命精神在不同时代以别样方式传承,《红色密档》将不同时期的革命精神以故事化表达,并结合时代特色将之落于实处,使得革命精神更加地可感、可习得。《守望光明》中对档案的建立、保管和转运过程中的不易进行呈现,建立起对档案的基本认识和尊重;《抉择时刻》中聚焦土地革命时期的重大抉择时期的关键档案,促进对于档案重要性和革命阶段重要精神的理解;《制胜电波》则以战争时期情报信息作为重要档案材料切入,围绕这一关键内容呈现丰富的历史故事,形成对于档案内容更为全面的认知。

历史由无数个人汇聚而成,纪录片应该有它的厚度,才能承担起时空赋予的使命。刚刚结束的FIRST青年影展,“最佳纪录片”奖项空缺让我们看到了优秀纪录片的缺席。须知,认识历史、走进历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立身根源与发展基石。《红色密档》提供了一种以真实、贴近的方法去呈现历史,强调跨越时空维度的交流,让历史迸发出能量,也期待更多纪录片能够扬起新时代的风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