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有为,一飞冲天——空间科学面向国家战略需求 奋进正当时
发布时间:2021-10-11 13:18:5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张岩 | 责任编辑:李星岁月不居,春秋代序。2021年10月15日,山东大学将迎来120岁生日。江河万里,必有其源。120年来,一代又一代山大人前赴后继,砥砺前行,用行动书写了忠诚、践行了担当、铸就了辉煌。百廿华诞,共襄盛举。为庆祝山东大学百廿华诞,特策划推出“百廿山大学术报国”专题报道,全面展示山东大学作为“学术重镇”的强大实力,立体呈现山东大学在“双一流”建设中取得的丰硕成果,彰显山东大学“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名校担当。
2003年,山东大学(威海)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正式成为山大的院系之一;2008年,山东大学空间科学研究院成立。不到20年的建院时间,学院(研究院)就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一跃成为山大“双一流”学科高峰计划特色学科、山东大学攀登计划创新团队第一层次团队,羡煞旁人!
在山大百余年的发展岁月中,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与空间科学研究院不可谓不年轻,而年轻同样无畏。因为在这里,青春是最好的注脚,年轻有为是院系的标签,与天际的“亲密接触”更是独享的荣光。
【受访者:】
陈耀: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空间科学研究院执行院长,山东大学(威海)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山东天文学会理事长、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空间天气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曾获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奖、空间天气科学青年创新奖等。
王守宇: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威海)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核物理学会理事,山东省物理学会常务理事,曾获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胡济民教育科学奖,2016中国十大新锐科技人物等;
科学前沿,国家战略
“空间科学”在很多人眼里是遥远的,是陌生的。而对于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空间科学研究院的师生们来说,“空间科学”是亲切的,因为这是他们探索与发现的领域。“空间科学”存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更是战略性的,因为与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为什么这样说呢?陈耀娓娓道来。
“空间科学或者太空科学是自然科学的前沿部分,我们现在所说的空间科学主要是指探索和研究太空,以满足人类的好奇心;其次,空间科学和空间技术的研究也关乎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我们的北斗导航系统应用,每年可以实现几千亿元的产业规模,助力国家的发展。国家战略的需要是学科发展的强劲动力,现在国家正在开展系列深空探测技术、各类空间应用技术包括空间互联网的建设等。大家所熟悉的‘天问’、嫦娥计划等,都需要空间科学相关知识和技术以及国家综合实力的强力支撑,这些都是国之重器。”
如果说“空间科学”领域在国家战略发展层次上是国之重器,“上天入地”。那么,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的又一特色研究领域核物理专业就是细致入微,精工发展。
王守宇2007年结束北京大学博士后工作后,第一时间,进入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任教,继续深耕核物理研究领域,是较早一批进入学院的人才之一。如今,14年过去了,他在核物理研究领域取得了多项重要的研究进展。
“核物理研究微观世界的结构和变化规律,近百年来一直处于科学研究的最前沿,是一门既有深刻理论意义,又有重大实践意义的学科。我主要研究原子核的对称性,对称性是最重要的科学问题。经过十几年的研究,首次发现原子核手征对称性和空间反射对称性的联立自发破缺,打开了原子核多重对称性联立自发破缺研究的大门,我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是核物理领域中国学者在该刊上发表的首篇封面文章,我还发现并命名了原子核运动的‘订书机’和‘雨伞’模式,这些工作都扩大了我国原子核物理研究的国际影响。我还创建了原子核物理研究团队,夯实了我国原子核物理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基地。”
自力更生,闯字为先
每当提到核物理研究,我们不禁会联想起“两弹一星”,那些震撼人心的记忆,激励着科研人员不断前行。
“由于核物理研究的复杂性和长期性,非常锻炼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要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找到事物的本质。由于核物理实验研究通常要在大型加速器上进行,并且实验周期也比较长,这使得核物理人养成了能够耐得住寂寞的优秀品质,敢于坐冷板凳,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和勇气。”王守宇谈及自己的研究经历时,有这样的感悟。
王守宇在山大工作以来,率先发起并筹建从事核物理研究的课题组,建设了粒子探测实验室和辐射监测实验室,着手相关课题研究,将“原子核对称性”研究向更深入的方向发展。现成的技术是没有的,需要自己去实验,去公关,去突破,按照王守宇的话来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传家宝不能丢。“学校一体化战略实施以来,一校三地物理学科互相支撑、错位发展,核物理学科成为威海校区重点建设的学科之一,并于2019年成立了山东大学(威海)核物理交叉科学研究中心。原子核的对称性与原子核具有形状是密切相关的,对其进行精确的实验测量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奇特核现象和完善核结构理论,因而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意义。我们正在规划在大科学装置上,建立可以进行原子核库仑激发实验的探测系统,进行原子核形状的精确测量,研究原子核对称性的自发破缺等重要科学问题,进一步丰富我国核谱学研究的测量手段,推动核技术的应用和开发。”
“理工融合发展、学科任务互促”概括了空间科学研究院发展建设的总体思路。研究院成立于2008年,并于2013年作为学科建设主体和学校首批科研和人事聘用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开始实体化运行。身为土生土长的山东人,陈耀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完成本硕博学业后,2007年义无反顾地返回山大,参与山大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报效家乡。
“我们研究院是08年成立的,07年我就回来了,因为我是山东人,山大在我心里有着不一样的分量。作为学科的领路人,开辟新的研究领域,要面临的首先就是团队的建设、关键技术的攻关,其次就是寻找机会突破和创新引领。”
俗话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长期以来,我国在空间科学领域的研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着不小的差距,当我国在航空航天事业取得举世瞩目成绩的时候,空间科学领域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由于之前技术上和设备上的差距,我们在研究很多空间科学问题时,只能根据国外的数据进行分析,在科学问题的提出和后续的分析研究严重受制于这些‘现成’的数据,往往处于被引领的状态;要想实现引领,必须要根据自己的科研问题研制高水平的科学装备、产出一流的科学数据。这也是这些年研究院发展建设的核心思路,为此需要将学校中的理科和工科团队团结凝聚在一起,通过承接科研任务带动学科汇聚融合和跨越发展。通过我们的努力,在相关探测技术领域已经实现了一定突破,整个研究院科学团队的思路也随之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我们要提出自己的科学问题、发展自己的科研装备,从而闯出自己的科研之路。目前,我们研制成功了全球首台套毫米波宽带太阳射电频谱系统;除此之外,研究院团队实质性参与了‘夸父计划’‘嫦娥工程’‘火星探测’‘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专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国家重大空间计划的研究工作,使山东大学成为国内少数参与相关研究的高校之一。”陈耀自豪地说。
科教融合,跨越发展
山东大学(威海)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山东大学空间科学研究院自建立以来,依托“一校三地”的办学模式,学科从无到有,形成了良好的学科架构,国内外影响力在短期内得到快速提高,已成为我国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高水平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并与济南校区、青岛校区物理学科形成了互相支撑、错位发展、齐头并进的格局。
陈耀作为空间科学研究院执行院长,从研究院的筹建到发展,一路走来,倾注自己全部的心血,看到研究院如今的成绩,他感慨良多。
“2013年,我承接了空间科学学科建设和研究院体制机制改革的任务。当时国内的空间科学研究对于国外科学数据的依赖性很强,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必须要改变常规,还要学会借力发展、逆风飞翔。为了实现研究院发展目标,只能打破传统,打破原有的学院体系内的科研组织建构,组建和支持团队的发展;其次,以‘学术引领+任务带动+项目牵引’等多种方式,吸引工科其他学院的老师步上研究院平台,通过跨学院共赢合作,汇聚工科与理科团队,从而开始解决一手自主科学数据获取难的发展瓶颈,破除学科界限,打破学院和校区壁垒。现在,我们理工交叉学科发展的优势非常明显,研究院主导的学科汇聚融合大平台的建设,让学科步入了发展快车道!”
王守宇作为学院主持工作的常务副院长,更深知学科建设责任之重。2019年10月,通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研讨和先发改革经验总结,学院确立了与山大“强院兴校”政策相契合的发展思路。
“在全院师生中开展‘强院兴校’大讨论,激发学院办学活力、内生动力、创新潜力;坚持‘教授治院’,健全体制机制,出台了系列制度文件,打通人才发展渠道,实施了青年导师制,以形成最佳人才生态;深化改革,建立‘一事一组’工作模式,形成‘首接负责’‘内部沟通协调’‘跟踪抓落实’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设立‘书记直通车’‘院长信箱’等平台,多管齐下不断提升学院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以科学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既鼓励原始创新的基础研究,也积极推进面向国家重大科技需求的应用研究,同时大力倡导学科交叉融合,加速推进学科建设。”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下,百廿山大奏响“强校兴国”新篇章,深入实施“人才强校、学术兴校、服务山东、文化引领、国际化、一体发展、融合发展”七大战略,努力实现“由大到强”的历史性转变。作为山大的一份子,王守宇、陈耀两位教授分别由衷地表达对莘莘学子的期望和对山大的祝福。
“我定将赓续百廿荣光,弘扬优良传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当好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望全院山大学子以山大精神为引领,恪守‘学无止境,气有浩然’的校训,弘扬‘崇实求新’的校风,以山大为荣,与山大共进,为实现山大‘由大到强’历史转变做出自己的贡献!”
“空间科学研究院将继续坚持‘理工融合发展、学科任务互促’的发展路线,在杰出人才引进和培养、实验室建设与仪器研发、重大科研项目争取、国际影响力的科研工作等方面均取得突破,基于国家战略需要和社会需求,为山大的发展贡献空间科学攀登团队的力量。”(山东大学供稿 张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