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声鸟语无人动,一阵蝉鸣万木訇——甘做杏林“孺子牛”
发布时间:2021-10-12 10:56:0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张岩 | 责任编辑:李星岁月不居,春秋代序。2021年10月15日,山东大学将迎来120岁生日。江河万里,必有其源。120年来,一代又一代山大人前赴后继,砥砺前行,用行动书写了忠诚、践行了担当、铸就了辉煌。百廿华诞,共襄盛举。为庆祝山东大学百廿华诞,特策划推出“百廿山大学术报国”专题报道,全面展示山东大学作为“学术重镇”的强大实力,立体呈现山东大学在“双一流”建设中取得的丰硕成果,彰显山东大学“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名校担当。
“百年绿树历峥嵘,青瓦红檐世纪风。千声鸟语无人动,一阵蝉鸣万木訇。”盛夏时节,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校园内花光楼影,郁郁葱葱,古木成荫,蝉鸟合鸣,一派生机盎然,一栋栋斑驳的老建筑掩映其间,古朴典雅,中西合璧,肃穆百年,仿佛让时间静止一般,摈除了世俗的喧嚣,自成风流,传递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又生机无限,见证着一代代年轻学子的成长和青春,难怪会被老舍先生称为“非正式公园”。
【受访者:】
高成江: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山东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获得者。
于晓: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山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山东大学齐鲁青年学者。
孙金鹏:山东大学高等医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山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刘树伟: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山东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兼任亚洲临床解剖学会副主席、中国解剖学会副理事长。创建了断层解剖学课程和数字解剖学教学体系,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
专业教育篇:
高成江: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这里曾被成为‘华北第一学府’,和燕京大学并称‘南齐北燕’,因强大的医科实力,在上世纪30年代中期成为四大医学高地,赢得了‘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的声誉,一时风头无两。”说起曾经的辉煌,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高成江倍感兴奋,并不避讳面对未来的无形压力,“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起源于齐鲁大学医学院,是我国近代西医教育源头之一。世界一流大学的建成需要以一流学院作为基础,没有一流学院,就没有一流大学,基础医学院责无旁贷。”
倾全院之力打造“黄埔军校”
2019年9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高成江被委以重任,成为基础医学院院长,这位曾经的山大学子摇身一变成为学院的掌舵者,他深感责任重大,内心“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走马上任之初,他马不停蹄开始了艰苦的调研之旅,擘画学院做大做强的发展路径。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大量的医学生转向临床,基础医学教育人才面临青黄不接的危险。”这个发现让高成江惊出了一身冷汗。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只有最优秀的医学生才能选择基础医学,与现在不可同日而语。基础医学是研究人体生命现象和疾病发生、进展及其规律的科学,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基石,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保障。“基础医学是服务学科,形如掌心,而口腔、护理、神经等学科则如生发出去的手指,基础医学教育是医学教育的基石和核心,它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医学教育的总体质量,决定着国家优秀医学人才的素质和潜力。”
报国志: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
“人才”是学院发展的核心,是强院的关键和根本。为强化基础医学教育,高成江将目光对标国际医学最前沿,高瞻远瞩,大胆擘画,于2019年率先提出成立生物医学专业的申请。这让山东大学成为继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以来第三个教育部批准设立生物医学科学专业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一时领全国风气之先。
生物医学科学是综合医学、生命科学和生物学的前沿交叉学科,运用生物学及基础医学技术研究解决医学中的有关问题。生物医学经济已经成为科技经济转型的主要力量之一,是推动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当今世界仍面临着许多重大的公共卫生和健康问题,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带来了极其严峻的挑战。高成江表示,“基础医学的科技创新为国家应对重大健康和公共卫生问题提供应急研发能力的支撑和关键核心技术储备。如果现在不重视这个问题,将来就不仅仅是‘卡脖子’,而是‘卡脑子’,中华民族决不能失去这个赛道。山东大学秉承‘为国育贤’的初心,立志‘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我想这是流淌在每一位山大人身上的血液。”高成江温文尔雅,一派学人之风,但说到这里,仍然心情激动、言辞恳切,拳拳报国之心,殷殷为民之志,令人动容。“在全球化背景下,高素质的杰出人才培养成为提升我国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但健康领域具备医学、生物学、交叉学科背景和拔尖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短缺,人才队伍现状还不能很好适应新时代健康中国战略的需要。”
“生物医学专业是新形势下健康产业发展的需求,以培养创新性生物医学专业人才为目标。”说起生物医学专业,高成江难掩兴奋之情,“专业所招收的学生是从山东大学所有专业学生中进行二次选拔,优中选优,他们既要学习生物学知识,又要学习医学知识,既要搞好学习,还要搞好科研,我们将倾全院之力打造基础医学教育的‘黄埔军校’。”
“在食堂和世界顶尖青年学者担任的‘学术导师’同处一桌就餐,聊聊学习和生活,不亦快哉;‘生活导师’时时关注大家的心理状态与生活状况,无微不至,不亦快哉;面对出现的问题,‘学业导师’不厌其烦地解答,同学间互帮互助,不亦快哉……”2019级生物医学科学专业班长杨志帅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后,内心洋溢着无比的快乐,欣然提笔写下这份感慨。
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依靠创新体制机制,整合校内外、海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创造”,通过独特的科研轮转模式,通过邀请全国乃至世界顶级“大牛”,让学生体会不同学科的魅力,将他们培养成既具有深厚的数理化功底和生命科学知识,又融会贯通医学知识,具备优秀的科研创新能力、宽广的国际化视野、卓越的人文素质的拔尖创新人才。“强化‘医学+X’交叉融合,打破学科壁垒,加强医工、医理、医信、医文交叉,让学生一起探索基因片段在蓝色星球上不断演绎的无穷奥秘,成为未来的生物医学领袖、基因探索者。”
“做基础医学研究,国际视野非常重要。”曾在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杜克大学度过了博士、博士后研究时光的高成江回国后,眼光却从未离开国际学术前沿,他深知国际视野的重要性。近年来,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与美国哈佛大学、内布拉斯加医学中心、瑞典卡洛琳斯卡医学院、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等相互交流访学,与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曼彻斯特大学、谢菲尔德大学等百年名校开展人才培养合作,生物医学科学专业本科生可通过短期交流、暑期学校、科研实习等项目进行海外研修。“我们还将与齐鲁医学院探讨设立优秀生物医学科学本科生海外交流助学金及国际会议资金专项,提供资助,让学生‘走出去’‘看一看’。”
乘风破浪正当时,不用扬鞭自奋蹄。如今,这些年轻学生正以饱满的热情在生物医学领域孜孜不倦地吮吸营养,茁壮成长,“实验室每天五点就有人排队,一直到晚上十一二点。”说起学生们的努力,高成江颇为激动,大有“天下英才入吾彀中”的豪情。
科研心:板凳甘坐十年冷学术不写半句空
“给小黑鼠注入一种化学物质诱导出关节炎,它的关节就肿胀起来,再注入一种研究的药物成分,没多久,小黑鼠肿胀的关节就恢复正常,这就是在分子水平诠释抗病毒天然免疫信号转导及其调控机制的实验过程。”高成江说起自己的研究成果很是欣慰。2007年回国到山东大学执教,他从一间空房子开始自己的科研征程,如今已是硕果累累,在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研究中取得多项进展,连续在国际免疫学和病毒学的顶级学术期刊Nature Immunology、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和PLOS Pathogens等发表多篇重磅文章。“恶性肿瘤、感染性疾病、神经精神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一直是人类健康面临的巨大挑战,基础医学仍有许多重要的、关键的领域问题亟待取得重大突破。我们现在仍处于寻找靶点和阐明机制的阶段,还是希望能将理论成果转化,设计出药物,投入临床应用。从基础到临床,成功的几率非常低,能达到 0.1%就不错了。想要成功,没有10-20年的时间是不可能的,这是个在黑暗中摸索的过程,但我十分享受这份寂寞。”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在高成江的交谈中,能深切地体会到他对人才的渴望,在他的带领下,生物医学专业蓬勃发展,显露出了勃勃生机。“试看神州十年后,山大当惊世界殊。用不了几年,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专业将屹立学术高峰。”面对未来,高成江信心十足。
教学成果篇:
刘树伟:左手诗歌右手医笑谈已在千峰上
“在炽热的骄阳下攀登,如雨汗水湿透衣领。穿过荆棘密布的丛林,一任花刺扎进前胸。必乐以遍体鳞伤的身躯,去沐浴那叠嶂里幽香的清风……”读着这样激情澎湃、坚韧决绝的诗句,你很难相信,这首诗的作者居然是一位埋首于断层解剖学、整日与尸体打交道近四十载的医学教授。刘树伟,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断层影像解剖学研究中心主任,从1993年开始面向全国开设断层解剖学课程,累计培训多达3400余人次,成为该领域名副其实的“总教头”;率先在全国建成虚拟医学实验室,让山东大学的数字解剖学一骑绝尘,领跑全国,开启了解剖学“数字化革命”新征程,成为响当当的“先行者”;率先提出数字解剖实验室规范,为全国解剖实验室树立了行业规范和标准,堪称该领域的“第一人”……
改天换地:引领数字解剖学“革命”
走进刘树伟的办公室,偌大的空间里被“书山”所盘踞,书柜里整整齐齐摆满了“硬壳书”大部头,办公桌上更仿佛“崇山峻岭”一般,四处码放着“燕肥环瘦”、大小各异的常用书,既有随手翻阅的医学参考书、古诗词,又有印刷厂送来校验的“散装书”……刘树伟坐拥书山,批阅古今,神游中外,脸上洋溢着幸福之意。“这是《数字人连续横断生解剖学彩色图谱》,十三五规划的重点出版图书,八开本,一共6卷,其中5本已经交到出版社,手头这本整理完毕,我就可以‘交差’喽。”说起自己手头的工作,刘树伟一边比划着书本大小,一边发出爽朗的笑声。
由于数字医学的飞速发展,临床影像均已数字化,内窥镜、3D打印、机器人手术等已成外科手术常态。而作为医学影像学和外科学重要基础的人体解剖学却依然沉睡于传统之中。“上个世纪80年代,解剖学的数字化进程已在美国开启,而由于社会发展条件所限,我们迟迟未能跟上这一步伐。”说起当年的窘境,刘树伟依然心有不甘。
所谓数字人,就是将大量人体断面数据信息在计算机里整合重建成人体的三维立体结构图像,是医学与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成果。念念不忘必有回响。2003年,由于刘树伟的不断“鼓与呼”,几经波折的山东大学虚拟医学实验室终于建成,在此基础上,刘树伟成功开发了《中国数字人解剖系统》,是目前唯一以完整中国人断层为重建依据的数字人解剖教学软件。之后,他再接再厉,率先在山东大学建立高精度数字人研发基地,将断层数据精确到了0.1mm,“数据的精度是原来的10倍以上,图像可以任意放大,为高精度数字人解剖系统和临床数字人的研发奠定了基础。”说到这里,刘树伟很是自豪。
该系统可实现现实与虚拟的对比结合,配合多点触控操作实现对三维模型任意角度拖动、旋转、平移、缩放、透明度调节、结构隐藏、显示、分离及着色,能够实现仰视、俯视等观察效果,各结构都有中英文名称及标准发音,预置位存储、人体断层浏览。软件分为“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断层解剖学”“解剖学微课”和“自主学习”等模块,可方便快捷地调出数字人体解剖模型,通过磁贴、断层影像、微课视频、图片、动画等手段生动地还原人体结构。“三维结构由真实人体横断面数据三维重建得来,可显示5000多个解剖结构的三维形态。”
进入21世纪,数字化浪潮风起云涌,“电脑、手机不能只用来看新闻,打游戏,学习才是‘王道’。”如何最大程度利用学生的碎片化时间?刘树伟不断思索这个问题,没多久,“中国数字人云平台”横空出世。作为一款医学类互联网在线教育平台,云平台通过云在线的方式提供互联网教学、学习、互动与考核的服务,提供泛在式、混合式的学习、评估系统,提高学校对于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的水平,成为医学教学的优质工具。
不仅如此,以数字化、清洁化、临床化和开放化为目标,刘树伟制定了我国首部人体解剖学教学实验室建设标准《数字解剖学实验室建设规范(暂行)》,由中国解剖学会颁布、推广和评估验收。现已有100余所医学院校依该标准建成数字解剖学实验室,大大改善了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条件,真正实现了标本解剖(实)与数字解剖(虚)的深度融合。
老骥伏枥:剑指新解剖学
“历史上解剖学有三次重大变化,文艺复兴时期的比利时人维萨里在帕多瓦拉开了现代解剖学的大幕;以伦琴用X射线拍摄夫人的手为标志,影像解剖学正式登场现身;上世纪80年代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的可视人计划,标志着解剖学从此开启了数字化新征程。但这一革命风起云涌,远未结束,星光不问过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我们正迎头赶上,期待有朝一日能勇立潮头。”刘树伟虽然已届甲子,但老骥伏枥,壮心不已,时刻“咬定青山不放松”。
《数字解剖学实验室建设规范》即将推出第二版,所有标准进行全部升级,实验室教具要进行革新性换代,数字人云平台要更加易用,建立新医科下的“新解剖学”,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建立新的教学模式,推动用活体代替尸体……说起对未来的设想,刘树伟滔滔不绝,豪情满怀,而这些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014年底,山东大学于国内率先建设了数字解剖学实验室,每位学生端对应一个冷冻解剖台,并安装平衡臂式无影灯、空气净化系统和全程数字录播系统,焕然一新的解剖实验室让师生们纷纷点赞。不仅如此,刘树伟领衔的数字人科技还推出了触控方式操作的虚拟解剖台,采用无器质性病变和无缺失的中国人体连续断层数据重建而成,真实还原人体器官结构,触摸操控,可任意旋转、切割、放大缩小局部结构,可进行多方位观察,并且具有透视功能,能按层次显示解剖结构和任意添加剥离局部器官,很好地表现器官的毗邻关系,同时包含大量的视频微课。
“迄今为止,三维重建的数字人仍然‘躺’在电子屏幕里,如果让数字人走出屏幕,走到你们中间,岂不是更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增加真实感?”在刘树伟的奇思妙想下,数字人科技与美国教育领域VR/AR设备普及率第一的品牌ZSPACE合作开发,推出VR/AR数字解剖系统,其高清立体沉浸式显示器可通过传感器来跟踪用户的视角,学生的每只眼睛随时呈现全分辨率状态,也可通过触笔控制三维空间中的所有互动。“借助ZSPACE虚拟现实产品和数字人解剖系统的完美融合,医学解剖教学将可打造更为逼真、面向未来的教学场景。同时,现实中无法可见的教学模型,也可以在增强现实技术的帮助下,被讲师和学员360度看到,让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达到新的水平!”
回眸往事:肺断之难,难于上青天
“噫吁嚱,何其难哉!肺断之难,难于上青天。气管与血管,交织何茫然。气管动脉常伴行,静脉孤身在段间。君不见,右侧肺门最规范,前至后,静脉动脉支气管……”时间回到1985年,在刚参加工作第一年,刘树伟接到了开设一门断层解剖学课程的任务。初出茅庐的他毫无畏惧,虽然当时没有先例可借鉴,全凭求学时的经验积累,刘树伟从给研究生授课开始,一步步把课开了起来。1993年,断层解剖学课程影响力不断提升,开始面向全国开展课程培训。如今,这门课程的全国学习班已举办第29届,每届都吸引众多解剖、临床、影像方面的学者参加,累计培训3400余人次。“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如今我培训断层解剖学员多达3400余人次,门下博士研究生有八九十人,至少在断层解剖学领域,可以自比孔圣人了。”说到这里,刘树伟为自己的“扯虎皮”哈哈大笑,一副天真模样率真无比。
“在初露的晨曦中攀登,心中希望冉冉升腾。用尽腰膝最后的力量,双脚踏上巍巍巅峰。我要以无坚不催的气概,去点燃那天地间朝阳的火红。”年少时,刘树伟痴迷于诗词与书法,是个地道的“文艺青年”,“误打误撞”闯入杏林后,他笃心敏行终致远,左手诗歌右手医,一生埋首解剖室,如今已成断层解剖学领域的“先行者”,笑谈已在千峰上,回首过往,能否还忆起那个青涩无比的“文艺青年”?
科研成果篇:
于晓、孙金鹏:竟夸天下无双艳医学伉俪并蒂花
2009年底,于晓以齐鲁青年学者、博士生导师的身份来到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任教,坦言像回到了老家一样自在。“感谢山东大学以宽容的胸怀和无比的信任给了我这个平台,让我回国后能做自己想做的研究。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回到山东大学有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
于晓从事内分泌生理学的研究,关注内分泌、代谢、糖尿病等方向,但她从不给自己的研究划定界限,“科学是探索未知的事业,从来没有界限。”在国外读博士期间,她就从事电生理的研究,探究细胞与组织的电学特性,是生理学与物理学的交叉学科,在国际上方兴未艾。而到了博士后期间,她又将关注点聚焦在分子生物学,这让她的学术视野大大开阔。目前,她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糖尿病的分子机制研究,联合酶学、膜片钳电生理、细胞钙成像、蛋白结构等多种手段,尤其关注胰岛中细胞环路和转分化,以及膜受体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孙金鹏既是于晓生活中的伴侣,又是她科研道路上的同行者,二人相濡以沫,珠联璧合,携手探索生物世界的奥秘。“孙教授目前的研究主要是应用多种生物医学方法,包括分子生物学技术、化学生物学与结构生物学方法,结合细胞实验和动物模型,对占临床处方药约三分之一的重要靶点蛋白进行研究,并进一步进行药靶评估、药物筛选、疾病相关的基因突变的功能性鉴定。他的研究更偏重分子生物学、分子药理和药物靶点,而我的更偏重生理学,所以我们互补性非常大。”
斩获《Nature》,实现零的突破
2020年于晓领衔的实验室迎来十周年庆,收到了一份“梦想大礼包”:他们带领的团队,基础医学院博士后杨帆、副教授肖鹏及博士生郭璐璐、林婧宇、吴襄,经过长达一年零八个月的攻坚,和合作者一起揭示了胆汁酸受体对两性荷尔蒙特别的识别机制以及GPCR领域新机制,并首次在《Nature》发文,完成了实验室零的突破。“得知文章被接收后非常高兴,这不仅是对团队认真拼搏精神的褒奖,也代表了国际上对此次发现的新机制的认可。这次新发现在学术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成就巨大。这是实验室团队长年累月的奋斗与积淀,既是惊喜,也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科研成果令于晓兴奋异常,但更让她感觉欣慰的是团队里的年轻人不断成长,已经能独自“挑大梁”了。“十年的时间,杨帆从一名科研助理变为博士,如今又以博士后的身份在实验室里孜孜不倦地做科研,砥砺品质,不断蝶变,终成一棵‘参天大树’。”尤其是去年疫情期间,根据《Nature》编辑部的意见,文章需要补充相关实验数据,“对一篇科研论文来说,这是生死攸关的时刻,成败在此一举。”实验室团队所有成员放弃回家团聚的机会,从大年初二就走进冷冷清清的校园,在实验室里热火朝天地忙了起来。“奋斗是青春的底色。当时实验室的老师和同学们专门建了一个微信群,名字就叫青春奋斗团队。”
“为什么猪不会得糖尿病?因为猪的胆酸跟人的大相径庭。不同物种的胆汁酸受体都不一样,它与人体的糖脂代谢密切相关。体内的受体如何识别?如何传递信息?如何发挥生理功能?这就是我们探索的未知世界。”用通俗的语言解释科学,让一本正经的学术“八卦”一点儿,是于晓所追求的效果。
GPCR(G蛋白偶联受体)是重要的受体和药物靶点,临床上有近三分之一的药物都作用于它,胆汁酸既是可以检测的代谢组学的重要标志物,也是重要的体内信号分子。因此,这项研究对疾病诊断检测,以及理解胆汁酸如何调控生理功能,并针对胆汁酸受体来开发治疗糖尿病、抑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于晓和孙金鹏两位科研眷侣之间的资源共享和通力合作也为研究带来了许多优势。在研究中,于晓团队专注于生理学,会从生理角度提出一些生化和信号转导的专家所看不到的问题,而孙金鹏团队聚焦于生化和信号转导,能使研究更加深入,在相同的研究目标下探索多角度的思考。“科学研究如同‘盲人摸象’,每人摸一部分,最终就能组成对大象的整体认识。我和孙教授不仅各自‘摸象’,还能相互辩难,切磋交流,通常在散步时就能灵光乍现,那种感觉很奇妙。”说起两人的“合作”,于晓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2021年1月,孙金鹏在《Nature》上再有斩获,紧接着,2月份,两人作为共同通讯作者的学术文章“荣登”《Cell》。“这都是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要求文章必须solid and general,要能经得住全世界顶级科研人员最挑剔的目光审视,能否在NCS正刊发表考验的是团队的硬实力。”
解开快乐荷尔蒙的生物学秘密
“孩子喝了糖水为什么会感到快乐?这就是快乐荷尔蒙在起作用。”说起自己研究的课题,于晓变得滔滔不绝。“对于科研人员来说,课题的选择非常重要。我一直关注糖尿病等代谢类疾病,所以对快乐荷尔蒙的产生与糖脂代谢的关系非常着迷,对多巴胺受体非常感兴趣,因为它是临床上非常重要的药物靶点,一旦搞清楚运行机制,意义非常重大。”
多巴胺是一种能够给人带来愉悦感受的神经递质,也被称为快乐荷尔蒙,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多巴胺通过多巴胺受体调节多种生理过程,例如奖赏、成瘾、记忆和认知、新陈代谢和激素分泌、控制运动等。
为什么小小的多巴胺结合某一种类型的受体,就会让细胞抑制,结合另外一种类型的受体,就会让细胞呈现兴奋的状态?多巴胺如何与受体进行结合?于晓带领团队利用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解析了多巴胺受体DRD1与G蛋白的复合物结构,从而在原子层面上详细阐释了DRD1的配体识别、别构调节及与G蛋白偶联的机制,该项研究将为高血压、帕金森综合症、肾损伤等疾病的药物开发和治疗带来新的曙光。“这个发现的生理学意义,甚至比胆汁酸还要重要,因为它同时联系着精神类疾病和代谢类疾病。”
修正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结论
糖皮质激素(GC)是机体内极为重要的一类调节分子,它对机体的发育、生长、代谢以及免疫功能等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是机体应激反应最重要的调节激素,也是临床上使用最为广泛而有效的抗炎和免疫抑制剂。
孙金鹏专注研究G蛋白连受体和膜蛋白,在实验中意外发现了糖皮质激素和细胞膜受体存在着一种结合,这难道就是糖皮质激素存在的新的快速作用机制?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在出差火车上的灵光一现让他浑身打了个激灵,回到办公室就马不停蹄地跟团队交流这个想法。虽然聊完后已近凌晨,他还是一头扎进实验室做准备工作,恰巧看到实验室里居然还亮着灯,一个身材瘦削的女生正全心贯注地“刮”细胞。这种执着的精神让孙金鹏大为感动,这名女生也顺理成章地成为该项实验的中坚力量。
孙金鹏带领团队“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经过连续攻关和奋战,2021年1月,这一极具创新性的发现登上《Nature》杂志,该研究首次鉴定并解析了糖皮质激素与其膜受体GPR97结合的复合物电镜结构,这也是世界上首次解析的黏附类GPCR在配体激活情况下与G蛋白形成复合物的电镜结构。“这等于修正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结论,推开了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
从2015年提出磷酸化编码的笛子模型理论,到2017年发现多种GPCR与离子通道偶联的新机制以及介导心血管事件,紧接着2020年利用冷冻电镜技术揭示胆汁酸受体配体识别及激活的独特机制,孙金鹏带领团队在GPCR跨膜信号转导领域持续开疆拓土、攻城略地。“科学研究是不断爬坡的过程,能接连获得突破,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有所斩获,是多年积累摸索的结果,厚积薄发,水到渠成。”
说起过去的成绩,于晓多了一份平静和淡然,“成绩属于过去,当下才更重要。科研是对未知世界的不断探索,非常好玩。未来还是争取在这个研究领域里成为国际一流的实验室,比国外同时代同领域的人更强,培养出一批优秀的青年人才,并把我学到的知识以及科学概念传递下去。” (山东大学供稿 张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