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江华:鱼古湾村的美丽蝶变——扶贫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21-11-02 11:23:5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付先强 | 责任编辑:张青

在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有一个美丽的小村庄——鱼古湾。走进鱼古湾,一条条水泥路四通八达,一幢幢新房子错落有致,一盏盏路灯整齐排列,一行行树木郁郁葱葱,村民过着富足甜蜜、幸福美满的生活。然而,4年前的鱼古湾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那时的鱼古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许多村民面朝黄土背朝天过着穷苦日子,荒山还是那光秃秃的荒山,老房子还是那祖传下来的老样子。谁能想到,短短几年,这样一个村庄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鱼古湾村的美丽蝶变,离不开永州江华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近4年来的倾情帮扶。

结对帮扶显真情

鱼古湾村位于江华瑶族自治县白芒营镇,全村1149人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2户334人,大多村民都靠种植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维持生计,2014年被纳入贫困村。2016年10月,江华县局(分公司)开始对口帮扶鱼古湾,选派扶贫工作队驻村扶贫,同时派出22名党员干部与72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用心用情,因户施策,有针对性地开展精准帮扶。

“如果没有烟草公司的帮助,我哪能过上今天这样的好日子!真是太感谢他们了!”谈起扶贫工作,鱼古湾村脱贫户黄长佑显得格外激动。10年前,黄长佑的父亲生了一场大病,耗尽家里积蓄全力救治也没有挽回生命,反而给家里留下一大笔债务。其母亲也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需要常年服药,干不了多少活。由于家里贫穷,年近40岁的黄长佑依然找不到对象,只能和母亲一起艰难度日。2016年江华烟草进村扶贫后,与其结对帮扶的扶贫队员陈昌迎根据黄长佑家的实际情况,结合政府的扶贫政策,开始帮其谋划脱贫路子。为黄长佑和其母亲缴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并办理了扶贫特惠保,减轻看病吃药负担;给黄长佑在白芒营镇上找到了工作,每月薪水2500元;为其申请了农村A类低保,每人每月345元;2019年还为其争取到4.5万元危房改造资金,建起了新房子。如今,黄长佑成功摘了贫困户的帽子,还从隔壁村娶回了媳妇,生了一个男娃。日子一天天变好,家里的欢声笑语也逐渐多了起来,陈昌迎每次到他家走访时,还没有进门,就能听到大人们在逗小孩的欢乐声。

产业扶持斩穷根

贫有百样,困有千种。贫困群众只有通过发展产业,才能实现永久脱贫,才能彻底斩断穷根。对口帮扶以来,江华县局(分公司)一方面利用烟草产业优势,鼓励鱼古湾村民利用村里土地面积大的优势发展烤烟种植;另一方面结合政府的扶贫政策,引导贫困户发展水稻、蔬菜、水果等产业,助力贫困户多元化增产增收。近几年,鱼古湾村常年种植烤烟450亩以上,每年可实现100多万元的烤烟经济收入,仅烤烟产业就直接和间接带动2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我去年种植了25亩烤烟,纯收入接近6万元,同时按照政府每人1500元的扶贫补贴标准,我获得了6000元的产业奖补资金!”鱼古湾脱贫户罗先军高兴地说道。罗先军早些年由于家里发生变故,家庭经济十分困难,2014年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那时家中有两个小孩在读书,家里开销大,外出务工又不能照顾到小孩。听说烤烟能赚钱,罗先军便在家承包了几亩田地种植烤烟。由于缺乏种植经验,加上自然灾害,前两年烤烟收成不大理想,这也让罗先军一度有放弃烤烟种植的想法。2016年对口帮扶开始后,江华县局(分公司)在村里召开烤烟种植动员会,鼓励烟农树立信心,并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帮助他们解决各种疑难杂症。从2016年开始,罗先军的烤烟一年比一年种得好,收入也一年比一年高。根据江华县政府出台的“贫困户发展水果、粮食、烤烟等任一产业5亩以上的,给予人均1500元的奖补资金”政策,扶贫队去年帮助罗先军申请到了6000元的补贴。如今,罗先军也已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并且还带领村里的其他贫困户一起发展烤烟种植,成为了村里的致富引路人。

基础建设补短板

要想富,先修路,贫困村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改善。与鱼古湾村对口帮扶以来,江华县局(分公司)先后筹资数万元帮助村里进行巷道改造,让水泥路通达每家每户;规划建设烟基水渠和机耕道,近500亩农田受益;向县水利局申报饮水工程项目,实现户户通自来水;筹措资金60余万元建设新村委活动中心和卫生服务站;通过亮化工程,在村里各条主干道树立起100多个太阳能路灯。如今的鱼古湾村,烂泥路变成了水泥路,挑水喝变成了自来水,夜晚抹黑走路变成了灯火通明,处处都发生了新的变化。

“以前,我们晚上吃完饭就只能在家看看电视,然后就睡觉了。现在,村委会的广场修好了,晚饭后,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来到这里娱乐玩耍,有聊天的,有打篮球的,有跳广场舞的……”夏天的晚上,村委会的广场上,热闹非凡。村民们白天忙碌了一天,晚上就到这里聚在一起娱乐,让疲惫的身体得到放松。

“烟草公司来我们村扶贫的这几年,村里发生的变化真是太大了,我儿子从东莞务工回来,看到村里发生的变化,他也不想出去打工了,今年在村里承包了20亩地,搞起了火龙果种植。”村民莫孝清说道。如今,随着村里水渠和机耕道的建设,像莫孝清儿子这样返乡搞种植产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回到家乡、建设家乡,为乡村发展注入更多的新活力。

江华县局(分公司)4年的倾情帮扶,带来的是鱼古湾村美丽蝶变,带来的是贫困村民脱贫致富,带来的是困难群众幸福生活。如今,鱼古湾村“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全部解决清零,72户334名贫困户全部实现稳定脱贫,昔日的贫困村已华丽变身为小康建设示范村。(供稿:永州江华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付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