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小镇羊流镇:摘朵百合做翅膀,乡村振兴梦飞翔

发布时间:2021-11-08 10:39:1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夏忆 | 责任编辑:赵茜

“谁把香囊挂天上,撒下遍地百合香,百合为媒情为径,千里飞来金凤凰。谁剪彩霞披山岗,姹紫嫣红竞春光,花香跟着脚步走,歌声随着溪水淌……”

国庆期间,由张金豹作词、栾凯作曲、青年歌唱家褚海辰主唱的《百合香》在全网推出,歌声嘹亮,唱出了百合花香,唱响了乡村振兴主旋律,展现了新泰乡村新风貌。

歌里唱的百合来自羊流镇,一个以百合为名的小镇。

近年来,乘借乡村振兴的强劲东风,新泰市羊流镇以百合产业为主导,大力发展百合产业,从种质资源保护、组培育种、规模种植到产品精深加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成功打造“山东省百合小镇”,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支撑、三产融合发展、群众增收致富的乡村振兴共赢发展之路。

以花为媒,山里飞来金凤凰

初冬走在羊流镇蟠龙山下的泰山百合和园,山地绵延起伏,到处是一片百合丰收的景象,一条条柏油路如丝带向着山的深处延申,一栋栋木屋式的百合加工厂,藜麦加工厂,酒店,点缀其中,让人恍如走在一个度假小镇,身心放松。

作为蟠龙山下官桥村的老副书记,王玉果在这里已经生活了半辈子,他熟知这一片土地的每一次变迁,“也不过几年,这里就成了这么漂亮的百合园,发展的真快啊。”

那么在过去,这里是什么样子的呢,他说:“过去这里只是丘陵薄地,一片光秃秃的,土地多是沙石成分,种不出什么粮食,村民在耕地上种上一季花生,种些地瓜。只能靠天吃饭。年轻人出去打工,留下来的多是些留守老人。”

现状的打破是在2014年,当地政府引入了农业龙头企业惠美农牧,流转周边村庄土地,走规模化发展道路。“在过去80年代一家一户包干的模式让我们填饱了肚子。现在吃饭不愁了,要想进一步发展,提高农业生产附加值,增收致富,就必须要引入资本的力量,走规模化现代化发展道路。”羊流镇党委书记李希刚说道。

在几经尝试后,惠美农牧将目光投在了百合上。“羊流镇的土地适合百合花种植,百合是世界四大切花之一,寓意美好,大家都喜欢,可以用来观赏发展旅游业,而且百合的种球可以食用,还可以药用,经济价值也高,拥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惠美农牧百合和园副总经理王利珍说道。

为助力百合产业的发展,当地政府还专门成立专班,协助企业流转土地,调解纠纷,对接国家最新惠农政策,引进专家,提供资金扶持,至今累计已提供4000万资金。

不久,几百亩的百合在这里开始种了起来,到了夏天一朵朵洁白的百合花迎风飘扬,诉说着这一片土地的改变。接着,这些百合花的果实被直接售卖或者进一步简单加工成百合干,变成产品销售出去,实现了一二产的融合。

后来,随着百合产业的健康发展,百合和园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到如今已经流转蟠龙山下周边16个村的1.2万亩土地,总占地2.6万亩,总投资5亿元,其中种植百合10000余亩,是亚洲单体种植面积最大的园区。在百合产品加工层面,“羊流镇鲜百合产品成为2018年青岛上合峰会指定果蔬食材,公司已配套建成百合干及百合粉生产线各一条,年加工能力一万吨鲜百合,全负荷运转后实现产值三亿余元,市场前景广阔。”王利珍介绍说。

源头突破,建设百合繁育基地

在百合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种球退化是主要瓶颈。据海关统计,2019年我国百合种球进口数量居种球品类首位,达到3.4亿粒。我国90%以上种球依赖进口;食药用百合方面,目前栽培品种单一,仅限于兰州百合、宜兴百合和龙牙百合,由于长期靠鳞瓣或小茎片无性繁殖种球,致使病毒积累,产量和品质下降,品种退化严重。在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羊流镇的百合产业也同样面临着这个产业内的普遍性问题。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谁掌握了种子,谁就有了话语权。要想突破百合种球退化瓶颈关键是进行百合新品种创制。我们要用链式思维去发展百合产业,从源头上解决种子卡脖子问题。”镇党委书记李希刚说道。

为解决这一源头问题,2021年,园区建成国家级区域性蔬菜百合良种繁育基地,配套2万平米10万净化级别组培室、2万平米智能玻璃炼苗温室,5000亩优质百合种苗繁育基地,年生产优质百合种苗11亿株(约占国内百合良种市场20%),示范推广种植面积4.2万亩,累计增收2.4亿元。

为进一步提高核心技术创新力,政府牵头引进山东农业大学、北京农科院、齐鲁工业大学的多位专家教授,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智慧锦囊。其中,泰山百合和园与北京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百合团队合作,选育赏食兼用百合“惠美”系列高抗优质百合良种11个,年产良种百合种苗能力达10亿株,示范推广面积4.2万亩,占国内百合良种市场15%。累计增收2.4亿元。

王利珍说,通过建设国家良种百合繁育基地,从源头上解决了土地、种源、生产管理、种养闭环、产品深加工、农产品仓储物流供应链问题,保证了园区可持续发展。接下来我们将围绕百合育种产业,大力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打造国际国内有重大影响力的种业原始创新中心,争当世界级球茎类育种先锋,全力打造“种业硅谷”。

延伸文旅,四方游客聚花海

在泰山百合和园里,一年四季皆有好风景,春日绿意盎然,夏日花开满地,秋日百合丰收,冬日大雪覆盖孕育着来年的希望。若说到最美丽的时节,还是夏天花开遍野的时候,那时候漫山遍野都开满了百合,五彩斑斓,自带吸引力。附近的人们总会循着花香来到这里,拍照打卡,分享抖音朋友圈。

随着自发而来的游人越来越多,羊流镇政府因势利导,在一二产业的基础上自然延伸,以温馨高雅、视觉冲击力强的百合花海作引爆点,从2018年起连续四年举办“新泰市花为媒体·百合文化艺术节”,吸引接待游客一百万人次,旅游效益初现。

今年五月6月17日,“百合花开·缘聚羊流”2021中国.新泰百合节在羊流镇泰山·百合和园拉开帷幕,以花为媒,扩大开放,近万名游客和当地村民齐聚一堂,赏花赏景,共享别样的夏日风情。

泰山百合和园副总经理王利珍还记得那天的盛况,平日里寂静的山谷在那天成为了人们欢乐的海洋,欢快的歌曲,优美的舞蹈,让人称绝的才艺,热情的观众,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在现场还有12对新人在游客们的见证和祝福下体验花海婚礼,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此外还有来自各地的游客徜徉在百合花田里,赏花赏景,笑声阵阵。

镇党委书记李希刚说:“百合节的举办,进一步扩大了羊流镇百合花产业的影响力;提高了经济效益,增加了园区门票住宿餐饮的收入;还带来了社会效益,带动附近100多位村民到活动现场维持秩序,增加收入”。

这几年,借由百合花节的聚集效应,泰山百合和园挖掘现有茶园、泰山百合和园、散养黑猪等农业产业的潜力以及园区森林资源的优势,同时带动园区餐饮、住宿、购物、体验、康养、游乐、拓展、研学全方位发展。王利珍说:“随着园区旅游项目的不断丰富和完善,旅游业服务业将逐步发展成为园区的支柱产业”。

带动致富,村民的脸上笑开了花

当下,百合园里正在进行着百合的丰收,工人们正熟练有序地刨百合种球,有人拿着锄头刨地,有人忙着把百合种球装进框里,劳作间隙,还不时唠嗑,谈谈家长里短。这些劳作的工人都是来自附近村庄的村民,多是些上了年纪的中老年妇女。58岁的王明梅是其中一员,来自附近的官桥村。“来这里太好了,太开心了,靠着种地就能挣钱,给孩子们减轻负担。”

58岁的王明梅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上了年纪还能在村里靠耕地增收。她说:“过去在家里种了四五亩地,只够自己吃的,基本没有其他收入来源。”

2016年,泰山百合和园流转官桥村土地,王明梅耕种的四亩地参与了流转,一亩地一年租金700元,一年下来靠土地租金收入就有2800元。去年11月,她又通过泰山百合和园的招聘,成为了一名“领薪金”的工作人员。虽然和过去一样面对土地,同样做些除草,浇水,种植,刨地的活儿,每个月却有了固定的工资,“一个月2000多的工资,一年下来2万多元,还能给自己攒多点养老金呢!”,而且和过去不一样的是,过去她都是自己种自己的地,很难和其他村里的妇女交流。到了这里,她和同样来自其他村的200名妇女“在一起干活儿,一起唠嗑,甭提多开心了!”

不仅是王明梅这样的村民个人,她所在的官桥村村集体也通过土地流转增加了收益。官桥村副书记王玉果介绍说,2016年,村里流转1700亩土地给泰山百合和园,其中1200亩地是村民的,500亩是属于村集体所有,一年下来村集体就依靠土地流转租金增收了35万元。

王明梅是泰山百合和园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小小缩影。通过土地规模化流转,泰山百合和园提高村集体和村民的收入,实现“双赢”,此外充分发挥园区龙头带动作用,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劳务输出公司等形式,辐射带动周边16个村20000多农民成为“领租金、挣薪金”的产业工人,人均年收入2.4万元,还通过辐射带动周边20个村新发展樱桃采摘园、猕猴桃采摘园、榛子园、黄草鸵鸟园等四千亩示范园,实现村集体年均增收5万元。

官桥村副书记王玉果高兴地说:“百合和园不仅仅让我们村民村集体增收致富,还成了我们羊流镇的大花园,太美了,如今我们村民都养成了新习惯,每天劳作一天后吃完晚饭,我们村民总喜欢到泰山百合和园里散步休闲。”

如今,泰山百合和园已经成为了集农产品大宗贸易、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生态旅游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党委书记李希刚说:“村民有租金,村集体有增收,企业有效益,党委政府就放心了!”

历经八载春秋,羊流镇从前端的土地整治、土壤修复、种质资源保护、品种研发、组培育种、种植植保、到后端的产品深加工、物流配送、观赏旅游,已形成了完整的百合全产业链,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真正做到了“产业兴、农民富、村庄美”,切实助力乡村振兴。

羊流镇还因此陆续荣获“国家区域性蔬菜(百合)良种繁育基地”、“国家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区”、“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国家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山东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

百合,已然成为羊流镇最靓丽的一张农业名片。

摘朵百合做翅膀,乡村振兴梦飞扬。在党委书记李希刚的心里,羊流镇的百合产业正迎来好时候,希望未来可以打造一个更美好的百合小镇,产业规模更加集中,产业集聚效应更强,百合产品类型更加多样化,旅游度假的人们越来越多。

若说到最大的梦想,他笑了笑说:“让羊流的泰山百合开满世界,让百合成为羊流的代名词”。(文:夏忆   图:羊流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