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富阳:搭起代表联系群众“联民桥”,畅通意见处理反馈“高速路”

发布时间:2021-11-09 16:31:1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陆一萍 | 责任编辑:赵茜

“现在用手机扫扫二维码,不仅可以直接给人大代表留言,还能对我们身边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方便得很。”

今年6月,家住富阳区富春街道盘龙山社区的俞师傅通过扫“代表码”向人大代表徐晓华反映——位于桂花路上的宏伟矿产场地内破败不堪,严重影响市容市貌,建议整改。

徐晓华第一时间就从手机端收到了这条建议,经现场核实后她将该建议一键移交给富阳区“民呼必应”平台。位于平台上的富阳区城投集团立即接单,通过现场勘察后计划把该地块改造成一个便民停车场。

经过一个月的抓紧施工,废置的矿产场地已顺利改建成了停车场,周边环境面貌得到了极大提升,新增加的停车位也为附近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为积极响应杭州市委“民呼我为”主题实践活动部署要求,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作用,富阳区人大常委会依托杭州数字人大一体化平台设计开发了这一“联民桥”应用场景。群众通过手机扫码就能实现民意“一键直达”并快速办理。目前,该应用场景已入驻“浙政钉”平台,以“有事找代表”为渠道入驻“浙里办”平台,并与“富阳人大”微信公众号同步打通。

群众遇到的难事、烦心事,对民生热点问题的意见和建议,都可以通过“联民桥”应用场景或“有事找代表”渠道反映给人大代表;人大代表通过该应用场景可以第一时间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方便“对症下药”,将具体意见建议交办至相关部门及时解决,回应民生关切。

今年9月,“联民桥”应用场景已在全区24个镇街全面推广。目前已收到群众反映事项481件,其中已办结323件,单件办理平均用时3天左右,平均满意度为98%,真正架起了代表联系群众的“联民桥”,畅通了意见处理反馈的“高速路”。

为了进一步密切代表同群众的联系,富阳区人大常委会运用智能技术,对全区各级人大代表的职业特点、工作经验进行收集分析,给每一位人大代表标注了专长标签。当群众扫描二维码后,可以根据需要反映的问题类型,找到对应的人大代表,提出意见建议。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联系还是“双向”的——人大代表在倾听民意的同时,还可以广泛汇集民智。对此,“联民桥”应用场景特别设置了“主题意见征集”板块,人大组织和人大代表均可发起主题意见征集,邀请群众直接在线提出意见建议。

“年底的人代会上,我想关于茶叶品牌建设方面提个建议,首先想听听老百姓有什么好的想法。”富阳区人大代表、银湖街道坑西村党委书记赵明灿在“联民桥”系统内发起了“关于推进银湖街道茶叶品牌建设的意见征集”,并转发到朋友圈、微信群,很快就收到了18条来自群众的意见建议。

架起桥梁纽带倾听民声,更要监督落地回应期待。在多跨协同方面,“联民桥”应用场景与富阳区“民呼必应”平台成功实现对接。人大代表在收到意见建议并核实情况后,可一键移交至富阳区“民呼必应”平台,由相关部门进行办理。在办理完结后,部门在线反馈办理情况,人大代表和群众在线进行评价,形成“反映—交办—反馈—评价”的闭环。

对于一些无法及时办理的问题,富阳区人大常委会也增设了两个渠道,一个是可列入闭会期间建议进行交办,另一个是通过人大政府统筹协调机制办理,最大程度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通过“联民桥”建设,富阳区人大常委会将深化运用数字治理的方式,把“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理念和方法延伸到代表管理服务,用“数据跑路”“信息跑路”来代替“代表跑腿”“群众跑腿”,让人大代表有更多精力想民事、察民情、议民事。(图文供稿:陆一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