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最严”打造“食安长子”——长子县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工作概述

发布时间:2021-11-19 15:38:0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郭敏、崔伟平 | 责任编辑:赵茜

长子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上党盆地西侧。全县国土面积1029平方公里,食用农产品种植面积69.66万亩,2017年被认定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省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2019年被认定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全县共有62个农产品获得农业农村部无公害认证,农资经营户180家;食品生产企业15户(其中粮食加工企业1户,饮用水企业3户,食用酒类企业2户,脱水蔬菜制品1户,调味品1户,肉制品企业1户,蛋制品1户,炒货1户,豆制品3户,方便食品1户),食品经营户1000余户(其中大型超市8家),保健食品销售单位33户,餐饮单位及学校食堂653个(大中型餐饮单位5个,小型餐饮单位420个,企事业单位食堂133个,学校食堂95个)。截至目前,长子县无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未发生引起广泛关注、造成严重不良社会影响的食品安全事件。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工作是践行初心使命的重大政治任务,是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是提升城市形象、助力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自2020年4月长子县被列入第三批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以来,凝心聚力、积极作为,严格按照食品安全工作“四个最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要求,以“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为抓手,在宣传、监管、执法等方面持续发力,全力推动食品安全各项工作扎实有序健康开展。

党政同责  责任到位

作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省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长子县拥有农业农村部无公害认证的农产品、农业相关经营单位及从业人员人数在全市各县区中首屈一指。同时,辖区内农产品市场、宾馆、饭店、超市、小经营店、小摊点众多,食品安全工作责任重大。

县委、县政府对食品安全工作高度重视,将食品安全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来抓,切实履行党政同责。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在全县经济工作暨三级干部大会等重要会议上安排部署食品安全工作,并纳入全国文明县城创建等重点考评体系和政府年度重点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实行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一票否决制。每年县政府与各乡镇、各成员单位签订《食品安全目标责任书》,层层压实属地责任。印发《长子县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推进措施》《长子县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工作责任清单》和《长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食品安全监管事权清单的通知》明确了各个食安委成员单位职责,成立以县长为组长的长子县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小组,印发《长子县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方案》并对创建工作、党政同责落实情况进行实时督查。

群众满意  百姓支持

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食安委成员单位努力下,近年来长子县没有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没有发生引发国内外广泛关注、造成严重不良社会影响的食品安全事件。

2020年9月、2021年10月,长子县邀请第三方评估公司对该县食品安全工作满意度及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工作的知晓率和支持率进行民意调查。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该县群众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达87.90%,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达84.58%,支持率达到94.79%。2021年满意度为89.90%,比上年度提高了2点;知晓率为90.51%,比上年度提高了5.93%;支持率为96.69%,比上年提高了1.9%。

应急体系  防控严密

长子县强化应急体系建设,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事故舆情事件防控措施,完善食品安全应急处置流程和重点环节,2021年修订并出台《长子县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2019年和2021年分别开展了大型应急演练活动。从事件的发生与报告、预警行动、应急响应、事件调查、舆情监测与信息发布到响应终止六个环节的应急处置工作,涵盖了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的全部内容,环环相扣,实战检验食安队伍综合协调作战能力,确保发生食品安全事故能够及时、有序处置,真正把危害和影响控制到最低;同时建立健全了舆情监测体系。

宽进严管  示范引领

长子县突出示范单位的引导示范作用,全力打造神农路食品安全示范街、诚信经营示范街等榜样标杆,以期发挥应有的食品安全引导作用。全街共有商铺131家,其中餐饮27家、大型超市3家、副食店29家、蛋糕店1家。今年,该县向10家经营主体授予“诚信经营、放心消费示范店”荣誉;结合县域小作坊多、小、散的状况,尤其是该县特色食品的生产制作现状,把猪头肉、豆腐作为重点加以集中整治,采取对猪头肉小作坊逐一指导帮扶的措施,取得了良好成效,现符合许可要求且获证的已达6家。豆腐制作主要以家庭式作坊为主,集中在本县丹朱镇南、北庄两个村,因规模和生产量较小,该县采取登记备案监管模式,逐一进行整治,切实做到“宽进严管”。

广泛宣传  营造氛围

为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把食品安全知识送到千家万户,实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工作目标,长子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印制了《食品安全进学校》《食品安全宣传手册》《食品安全进企业》等宣传资料,全方位、多角度地加强食品安全知识和示范县创建宣传。扩大宣传广度,持续开展食品安全知识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商场等活动,深入宣传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宣传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相关要求,提升宣传覆盖面,提高公众认知度和参与度。6月16日举办2021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暨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围绕“尚俭崇信,守护阳光下的盘中餐”活动主题,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食品安全科普宣传活动。现场发放宣传资料4000余份,为群众解疑释惑20余人次;出动宣传车5辆,各基层站所及大中型超市、食品生产企业等同步开展宣传活动。

聚餐风控  预案为先

长子县是传统农业大县,加强农村集体性聚餐食品安全管理势在必行。为规范农村流动厨师从业行为,保障该县农村集体性聚集食品安全,预防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发生,该县及时印发了《长子县农村集体性聚餐食品安全管理实施意见(试行)》,明确了农村集体性聚餐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相关规定、程序以及各乡镇政府和食安委相关成员单位的主要职责,为预防和处置农村集体性聚餐食品安全作出了指引。

智慧监管  全面覆盖

长子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以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为抓手,积极向县委、县政府及财政部门申请资金支持,在全市市场监管系统首家建立了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实施在线监管,运用数字化监控手段,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以及大中型餐饮单位、机关、学校食堂进行非现场视频实时监控。完善食品相关从业人员的管理制度,要求规模以上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设置食品安全管理机构,明确职责,配备食品安全专职管理人员。今年,该县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主要从业人员开展线上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科学知识、疫情防控和行业道德伦理的集中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40个小时。

在智慧监管平台的辅助下,该县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更加健全完善。在县级层面,建立健全了食品安全委员会综合协调、信息通报、应急管理、网格化管理、联席会议调度和督查考评等机制制度。在基层监管方面,加强了食品基层站(所)规范化建设,按照“五个一”建设标准对5个乡镇监管所进行全面修缮,确保了事有人做、责有人负。建立了村级食品信息员队伍,县、乡、村“三级”监管体系全面形成。

长子县2021年食品安全工作亮点

聚焦创建工作,推进食品安全治理提升

一是积极开展“你送我检、你点我检”食品快速检测服务活动。通过在人群聚集区开展食品快检活动,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二是扎实开展集体聚餐安全保障工作。对长子县召开的大型会议和高考、中考等活动进行监督,做好安全保障工作。三是继续推进“明厨亮灶”工作。目前长子县共有“明厨亮灶”餐饮单位135家,其中学校食堂95家、餐饮单位40家。四是强化抽检监测。坚持日常监测和监督抽检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落实年度抽样监测计划。

强化源头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一是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目前该县已初步建立了10支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队伍,重点实施了宋村乡西兰花绿色防控示范区和丹西龙鑫蔬菜大棚绿色防控示范区、小蚯蚓植保新技术展示片、鲍店西任玉米植保新技术展示片、王峪向阳峪小米植保新技术展示片等项目,助推农业绿色发展。今年3月30日,成功创建第二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百县”。二是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该县以荣获“山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先进集体”为契机,先后开展“春季、夏季农资打假专项行动”,与农资门店、企业签订农资安全承诺书,排查农资经营店累计200家。三是落实主体责任。将全县124家农产品生产种植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78家畜牧(水产)养殖企业、4家饲料生产企业、20余家饲料经营门店、8家兽药经营门市、1家屠宰企业、210余家农资经营门店、4家肥料企业全部纳入监管名录,对其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管。同时大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黑名单”制度实施。四是实施项目带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今年该县谋划实施的农业项目共有22个,总投资12.81亿元,涉及蔬菜种植、畜禽养殖、粪污无害化处理、农贸综合体、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仓储、高标准农田、饲料生产等方面。其中续建9个,总投资9.78亿元,2021年计划完成投资1.47亿元;新建项目13个,总投资3.03亿元,2021年计划完成投资1.64亿元。

狠抓专项整治,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一是开展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根据关于开展农村食品专项整治的通知要求,各基层所执法人员在辖区范围内认真开展了拉网式排查,共出动执法人员551人次,检查经营户 189户次,在全县范围内形成了良好的食品安全监管和食品安全消费舆论氛围。二是开展包装饮用水质量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重点检查3家已获得生产许可证的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和销售桶装饮用水经营企业。共出动执法人员85人次,共检查销售桶装饮用水经营企业21家,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2份,取缔13户。通过整治进一步促进了生产经营单位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规范了生产经营行为、提升了产品质量、净化了市场秩序,确保了长子县桶装饮用水质量安全。三是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整治。今年以来,开展春季餐饮单位、学校食堂、校园周边、小饭桌、企业单位食堂、夏季食品安全等各类专项整治30余次,发现安全隐患18条,并责令其在规定时间内全部整改完成。四是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行动。为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切实维护学生合法权益,该县重点对校外培训机构证照齐全公示、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场所环境卫生、原材料进货贮存加工、餐饮用具清洗消毒等方面进行了检查,对无证无照经营者予以依法取缔。

强化监督执法,提升食品安全保障能力

坚持违法严惩,强化行刑衔接,共同打击各类食品违法经营行为。各成员单位今年开展各类专项整治综合执法行动80余次,执法人员1850人次,查处农资违法案件20起,目前已立案20起,结案7起,查处假劣农药729.73公斤,罚没款金额2.2万元,有效保障了农民合法权益和经济利益。办理食品案件27起,收缴罚没款7.8万元,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食品安全事件底线。

突出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履职本领

一是组建专家团队。组建由省、市、县三级构成的专家团队,积极开展技术指导服务。截至目前,9名专家进行政策宣讲20余场,指导服务99户,培训人数351人,帮助解决技术问题10个。此外,从全县农技人员中遴选了75名技术指导员,对全县100个农业科技示范主体提供种植、畜牧等方面的技术服务。二是开展技术培训。农业农村局遴选了30名基层农技人员参加省、市组织的培训,组织19名基层农技人员参加了县级组织的能力提升培训班(太谷);遴选生贵、轩阳、职校等7家高素质农民培训机构,5月21日召开了高素质农民培训启动会。今年以来,高素质农民培训已完成培训315人,培训类型为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通过考核评价合格311人,并颁发了《山西省职业农民技能证书》,长子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采取自学与集中学相结合、“请进来”和“派出去”相结合的方法,组织干部职工实施线上线下知识培训、业务人员对口培训、监管人员交流学习,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加强监督抽检,食品及农产品检验量提升

加大食品检验检测力度,提高食品安全系数。多渠道、多形式、多手段开展食品安全检测,提高管理部门、食品生产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营造了全民关注、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良好氛围。同时,相关部门完善检测管理体制,落实食品安全检测监管责任。建立了监管高效、责任考核、基础监管和社会监督机制,明确责任,细化分工,切实把好食品安全源头关、生产关、流通关、入口关各环节检测工作。规范了生产经营行为,扎实抓好食品安全“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实现了食品安全监管无缝衔接,提高了整体食品安全水平,确保了全县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食品安全群众满意度连续提升。(图文供稿:长子县   郭敏、崔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