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于城:打造矛盾化解“综合体” 筑牢基层治理“前沿阵地”
发布时间:2021-11-25 15:28:2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张慧佳 | 责任编辑:李媛为着力实现群众矛盾“一站式”化解,将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于城镇扎实推进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规范化建设,为基层治理提供新力量。
整合资源,一站式联合接待
于城镇矛调中心由受理区域、接待区域、综合信息指挥中心三大功能区块组成。镇信访办、人民调解、公共法律服务站、心理服务站、社会治理办等职能部门整体入驻,劳动保障、市场监管、综合执法等职能部门常驻,整合了矛盾纠纷和信访处理力量、资源、平台,进一步完善了中心功能,覆盖到了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减少群众跑腿次数,健全工作闭环,诉求反映实现了“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
配强力量,一揽子调处纠纷
法律援助、司法服务、劳动保障等力量进驻中心,强化了矛盾纠纷调解力量,切实发挥矛盾纠纷调处主阵地作用。窗口受理群众来访事项后,根据当事人意愿和事项内容进行导访和分流处理,实现一站式接待、一揽子调处、一条龙服务。对重大复杂疑难信访矛盾事项实行联合接访、联合调处,为群众提供全覆盖、全领域、全过程的优质服务,真正实现“一扇门进出,事情全办清”,问题解决做到“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完善机制,提高矛盾纠纷化解率
常态化开展领导干部接访制度,坚持每月15日镇领导干部信访接待日制度,每日有镇领导排班在矛调中心接待群众来访。同时,进一步优化矛盾纠纷调解的流程,根据矛盾纠纷情况视情采取相关单位会同接访、案件交办、跟踪督办、疑难复杂纠纷集体会商,确保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让来访群众心里更有着落、更加满意。建立上行和矛盾纠纷倒查分析制度,推动部门联合排查风险隐患,共同治理社会问题。
打造品牌,融入基层治理格局
镇级“青和力”治理志愿服务品牌、镇级“盐姐姐”最美守护工作室入驻镇矛调中心,推动镇级年轻干部、“盐姐姐”下沉,靠前服务。同时积极推进个人品牌室创建工作,坚持把打造个性化、专业化调解室作为扩大品牌创建效应的重要载体,提升了人民调解的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打造钱林祥人民调解工作室,在镇域群众中形成良好口碑。(图文供稿:张慧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