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良柳溪乡:万亩方竹产业践行绿水青山 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发布时间:2021-11-26 10:01:4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吴昌鹏、陈良波 | 责任编辑:赵茜

近年来,昭通市彝良县柳溪乡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方竹产业,逐步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现场集中培训会_conew1.jpg

柳溪乡地形狭长,南高北低,白水江由东向西横穿乡境,将全乡划为南北两片,地形地貌复杂,沟壑纵横,属于深切割侵蚀地貌。全乡最高海拔1745米,最低海拔600米,立体气候特别突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18°,年降雨量780mm-110mm,特别适宜方竹种植。该乡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依托原有的山林资源,根据垂直气候差异,在低海拔地区发展适宜低海拔生长的合江方竹,高海拔地区发展高海拔方竹,以优化产业布局,规模化、规范化狠抓种植基地建设为抓手,大力推动柳溪万亩方竹笋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技术人员现场授课_conew1.jpg

2021年,全乡规划方竹种植面积1万亩,其中白虾村1231亩,茶坊村2782亩,坪上村3631.5亩,上寨村1039亩,桐林社区1316.5亩。目前,已全部完成目标任务。

连日来,冬日暖阳温暖着白水江两岸。走进种植基地,呈现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各村(社区)群众种植积极性高,有的领秧苗、有的打塘,有的栽种……个个精神抖擞,细心培育着自己的一片金山银山。

技术人员现场示范_conew1.jpg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方竹产业发展,邀请县林业草原局技术人员定期到5个村(社区)开展种植技术现场培训,充分利用村民小组会议、应急广播等方式向群众宣传政策及种植技术,紧扣“围绕目标抓产业、抓好产业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秧苗分发_conew1.jpg

上寨村冷竹组村民陈宗腔说:“这几年我家前前后后种了50多亩,乡村干部都要下来教我们怎么种植、怎么管护。的确,这些年来我们也感受到,种植方竹比种包谷洋芋强多了,真的太感谢党和政府帮助我们把竹子发展起来,遍山的林子绿油油的,我们老百姓还能靠竹笋富起来,党的政策好啊!今年,笋子价格比往年都要贵,4块多一斤,我家打了3吨左右,卖了2万多块钱。我们这个社笋子打了三四吨的,还有五六家。以后,我都还想多种点……”

截至目前,柳溪乡原有方竹、刺竹和筇竹等品种2万余亩,投产8500余亩。2021年,全乡方竹鲜笋总产量达1900余吨,产值1600余万元。(图文供稿:吴昌鹏、陈良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