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南宫市土地流转“转”出农业发展新活力

发布时间:2021-12-17 09:03:1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许庆常、朱凤博 | 责任编辑:赵茜

今年以来,南宫市高村镇焦旺村农民卢宝瑞每天都忙得脚不沾地。原来,他将自家9亩多地流转给了该市新合现代农业服务有限公司,自己又被该公司聘用管理土地种植。“以前,我费心费力种一年地也换不来多少钱,现如今光土地承包费每年每亩就有800块,公司还给发稳定的工资,‘两头获利’可比原来一年到头自己种地划算得多!”他喜滋滋地算起了“幸福账”。

“高租返聘”是该市探索的土地流转新模式之一。据了解,该新模式签订农户、企业和村委三方合同,合同保证每亩土地租金收益800元,村两委作为第三方负责统筹协调双方权益,理顺土地村民关系及相关事宜,企业优先聘用本村农民用工,每年企业拿出全部利润的40%给予全村用于管理,企业出资通过集采方式配备农资机械,科学指导种植结构和方式。“现在可好了,村民的土地高租流转给农业公司,不仅土地得到了最有效的利用,农民也有了稳定收入。”该市焦旺村村支书焦永兵介绍。据统计,仅该市大高村一个乡镇通过这种模式就流转土地6000余亩,惠及农户500多户。

激活乡村土地价值,把土地变“活”。聚焦做大做强“南宫黄韭”这一传统特色产业,该市大力引导经营主体通过流转扩大种植规模,开展标准化种植、多元化营销,共享发展红利。该市华盈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有关负责人关艳华看着长势喜人的黄韭说,“今年我们抓住销售黄金期,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模式开拓新市场。现在,基地的黄韭每天都供不应求,盆景线上销售也很火爆!”据悉,该黄韭种植基地1400余亩,实行“村委会+合作社+农户”运营模式,亩年产黄韭平均能达到2000多公斤。如今,南宫黄韭种植面积9000多亩,年产黄韭300万公斤,黄韭盆景二百万余盆,年产值近2亿元,有10亩以上规模经营主体37个,成为当地一大富民产业。

冬桃种植规模的迅速壮大是该市土地流转的又一成功案例。围绕打造我国北方优质冬桃示范基地,该市实行“村集体+农户+科技+订单”四位一体的种植营销模式,82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为示范区的经营主体,合作社负责土地流转、桃树品种的采购,种植技术的培训,订单的签约,分包的果农负责种植采摘。目前,该市已发展冬桃2.8万亩,盛果期亩年产优质桃6000余斤,亩年产值12000元以上。

随着土地流转的顺利推进,有力助推了农业种植结构优化,使“一村一品”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杜家庄村千亩麻山药种植基地、彭吴村300余亩的蜜薯种植基、夏家寨村320亩的紫薯种植基地……一批特色种植产业基地应运而生。据了解,目前该市黄韭、桃树、麻山药等高效农业种植面积已达11.5万亩,涉及果树、蔬菜、中药材、特色杂粮等。

“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一方面,有的农民可以外出务工经商,有的就地转移就业,实现“土地租金+工资”,从而拓宽了增收渠道。另一方面,加快了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该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说。据了解,该市已累计流转农村土地26.1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9.3%。其中50亩以上规模经营510户,100亩以上规模经营182户,500亩以上规模经营15户。(供稿:南宫市委宣传部   许庆常、朱凤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