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泉城,奏响黄河战略发展交响曲|泉水IP赋能 托管模式加持 走出农业发展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1-12-21 10:14:3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济南市农业农村局 | 责任编辑:赵茜

编者按:“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业,作为黄河流域重要省份之一,又是黄河流域唯一的沿海省份——山东,身负重任,义不容辞。济南作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排头兵,更是不负所托,唯有担当,扬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龙头。

山东省委十一届十四次全会明确指出,山东省铆足干劲抓落实,汇聚起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强大合力。“奋进泉城,奏响黄河战略发展交响曲”主题系列报道,聚焦济南以黄河战略发展为纽带,串联各发展板块,构建发展新格局新亮点。展现济南各区县及职能部门在推进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中的新突破、新举措,着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农业,自古至今皆是国家建设发展最大的基石;农村,是国家建设发展最大的基础支撑;农民,是承载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重要群体。近年来,济南市农业农村局始终聚焦“三农”,统筹涉农整合资金,融合践行乡村振兴战略、黄河国家战略,创新工作思路,明确发展方向;在深度实践中,闯出一条展现农业农村发展新风貌,助力济南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之路。

以泉水赋魂

让济南农业品牌IP浸润全国

“泉水”是济南的灵魂,是最不可复制的宝贵资源,最为鲜明的泉城文化符号,最能彰显泉城地域特色的天然标签,坚持“好农品·泉水造”的品牌理念,近年来,济南市着力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泉水人家”,总领济南市“1+12+N”品牌农业发展体系,一大批当地名优农产品得以“借船出海”走向全国。

今年10月,在CCTV-1综合频道《新闻联播》和CCTV-13新闻频道《新闻30分》,双双推出“泉水人家”农业公共品牌形象,轰动全国。与央视触电后,为了让品牌势能全面发力,“泉水人家”继续高歌猛进,在11月走上第十九届全国农交会,引爆粤港澳大湾区,让济南农品的美名响彻珠江流域。籽大粒圆、性粘味香的龙山小米,个大皮薄、辣浓味美的莱芜生姜,脆嫩可口、微露清甜的章丘大葱……这些优质农品,甫一亮相便引发全国人民的广泛关注。以产品做支撑的“泉水人家”,品牌形象愈发深入人心,风靡全国。

“坚持政府主导、企业化运作,强化宣传推介,我们打造‘泉水人家’这块济南农业总IP,让它带着12个济南重点特色农业产业一起腾飞,不仅飞跃黄河流域,更挺进粤港澳大湾区,品牌影响力迅速提升。如今,在济南这片沃土,已经诞生了全球种植面积最大的药食同源玫瑰产区,江北规模最大的温泉花卉生产交易基地,江北日交易额最高的精品黄瓜产地批发市场,以及山东规模最大的设施草莓生产基地等多个业界‘第一’和隐形冠军”。”济南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许平提到济南特色农业产业,可谓如数家珍。

“今后我们将自觉做‘三个走在前’的奋勇实践者。锻长板、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充分利用好电商,会展等各个平台,积极接洽各类资源,让我们的12大产业,远销全球。”济南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市乡村振兴局局长曹军信心十足的说到。据他介绍:平阴玫瑰,已经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以会树牌,以会促产,在平阴举办中国玫瑰产品博览会暨中国(平阴)玫瑰文化节,让美丽经济在泉城盛放;同时,借势知名电商平台,运用新兴电商手段,让平阴玫瑰走向世界,带动区域全产业的飞跃式发展。

灵魂IP的成功打造,优势产业的着力振兴,多元的品牌传播载体,丰富了区域交流合作,实现了济南农业产业规模和品牌影响力叠加倍增。

实行托管+X

让种田更轻松,让多方可共赢

品牌的强大,产业的提升,离不开生产的力量,“N”个大小生产单元全面联动,构建了龙头企业+产业园+合作社+小农户的现代经营体系。在生产方式上,推行“托管+流转”“托管+合作”等多种组合方式。有效解决了农民“打工顾不上种地、种地耽误挣钱”和“新生代农民不愿意种地”的难题,诞生了一批“工作收入可观、工作方式灵活,考核方式科学”的新型职业农民。

济南市章丘区黄河街道唐王村村民张宝江,早在2018年就成了第一批“吃螃蟹”的农户,并实实在在尝到了社会化运作的甜头——平均一亩地能多收入400块钱。他悄悄算了一笔账,过去种粮食一亩地要花600元,托管给合作社只需要300元。为什么托管之后成本能降低这么多?因为合作社托管土地之后统一采购农资,统一机械化运作等能产生规模效应,大大节约了成本。以播种为例,以前一个人费用25元一亩,规模运作后只需要十几元。

商河花卉产业打造了“贾家洼村”模式:推行“六统一”模式,即统一产业规划,统一流转土地,统一农田配套,统一迁占清赔,统一劳务服务,统一扶持政策,实现小农户与大产业有机结合、抱团发展、互惠互利。“让农户‘零投放’‘零风险’成功创业,说白了就是:农民仅需出地,就可坐等分钱;如果出地出工,就可以赚更多的钱。只有充分尊重农民的需求,重视农民的利益,关心好每一个细小的生产单元;统筹资源,实现小农户与大产业有机结合、抱团发展、互惠互利;形成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产业发展格局,才能实现产业的壮大和可持续发展”曹军总结到。

以特色树牌

让济南经验推而广之

强化项目的培育推动,注重特色的挖掘发挥。无论是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的创建,全链条产销联盟的搭建,还是省会美丽乡村样板群的建设,济南都坚持以人为本、秉持情怀、持之以恒,树立极具济南特色的区域品牌,传递颇具代表性的济南经验。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地方都有经过历史沉淀的,最适合当地人文、气候、环境孕育而成的产品,它就是农产品中最有价值的宝藏,也是发展“一村一品”的初衷。说到济南创建的“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就不得不提历城唐王牛奶草莓,历城草莓产业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发展,现已成为全国草莓主产区之一,年接待游客超过200万人次,草莓育苗技术和立体栽培技术全国领先,“尤其是这唐王草莓汁多、肉厚、甜度高,并带有淡淡的奶香……”如今正是历城区唐王街道首批草莓上市的季节。大棚外,北风阵阵,万物萧条;大棚内,春意盎然,硕果丰收。红粉相间,红白相映,簇簇生辉,个个堪当草莓届的“颜王”,煞是喜人。放眼望去,不仅是一片丰收的景象,更是游客恣意采摘、绿色休闲的欢乐海洋。历城以唐王为旗帜,将 “天下泉城都市莓乡”的城市品牌形象高扬在齐鲁大地。

  产业的发展,依托于产销的联动发展。在搭建全链条产销联盟方面,以菜篮子工程的建设最为亮眼。菜篮子直通车保供项目,以市场为主导,由政府带头引领,并给予资金和政策上的全力支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优化直采环节,让济南蔬菜由“田头到餐桌”,用时更少,成本更低,给农民和市民带来切实利益。曹军补充道:“特别是疫情期间,田里的蔬菜出不去,市民上街买不到菜,两难之际,菜篮子直通车,化身‘爱心车、绿码车’,在做好充分的防疫准备下,畅行无阻,为惠及民生,贡献巨大力量。”此外,菜篮子直通车,让流通渠道更透明和简洁,对产地品质保障产生倒逼机制,从而促使进整个产销链条更规范、更完善。今后,济南将进一步完善全链产销联盟,将银座、大润发等更多大型商超请上“直通车”,让“菜篮子直通车”吹响济南农业现代化服务先锋的号角。

如果说产业的振兴和全链条产销联盟的搭建,强大的是农村的硬实力;那么建设美丽乡村样板,便是向内充实农村建设的软实力。自2013年以来,济南市扎实开展美丽乡村示范创建,以文化建设“铸魂”,以区域特色“绘形”,章丘区三涧溪村青年创业党支部书记王元虎是个有理想的“猪倌”,“让农村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让农民成为人人羡慕的行业”,是他初心不忘的梦想。兴建“猪猪乐园”项目,正是他兑现理想的重要一步。“现在劳动教育越来越受到学校和家长的重视。在‘猪猪乐园’里,开展第三课堂,孩子们既能抱抱小猪,在地里捡拾鸡蛋,又能在划分的一个个小农田体验劳动的快乐。自然,‘猪猪乐园’不改它身为‘专业畜牧场’的基本功能。”望着不远处正在进行骨架焊接的巨大猪形建筑,王元虎满怀希望,憧憬未来。“这样做,不仅是把一二三产串联起来,实现融合发展;还让三涧溪村化身休闲文旅度假村;同时让农田版游乐场,寓教于乐,给孩子上一场生动的劳动教育课,从小培养孩子热爱农村,重视农业,这不是对‘美丽乡村’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最好的建设方式吗?”曹军动情的说道。

黄河流域生态治理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贯彻落实黄河国家战略,是济南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带领济南“三农”抢抓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走品牌兴农、产业兴农、服务兴农之路,是济南市农业农村局今后工作的行动纲领和坚定路线。履迹不辍常出新,打好发展的“黄河牌”,持续输出有建设性的济南经验,济南市农业农村局义不容辞。(图片由济南市农业农村局授权发布)